新文科视域下中文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28 08:46杨运庚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原典文科育人

杨运庚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新文科是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性探索。新文科从酝酿、提出到正式发布实施,经过了充分的讨论、研究,形成了基本共识。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自此,一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正式开始谋划。2018年5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出‘卓越拔尖计划’2.0版”,新文科建设正式提出。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陈宝生部长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文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握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话》明确了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新文科建设正式落地,产生了系列理论成果,形成了基本共识。2020年11月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吴岩作了“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新文科建设的任务是“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新文科建设的抓手是“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在会上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对新文科建设做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正式在全国实施。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培养适应时代与国家发展新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新举措,必将引发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教育者的新思考与新实践。

一、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新文科建设是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之际由教育部倡导的自上而下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倒逼驱动的结果,是高等教育文科教育提质增效的内在觉醒。

(一)新科技发展助推新文科教育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科技的普及运用,经济也由工业经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新科技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运行管理模式和产业业态。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教育业态加速改变。科技的日新月异,给高等学校文科教育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文科教育孕育出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科必须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主动适应新科技带来的发展变革,积极改革创新,同时为新科技发展提供支撑。李凤林说:“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面对世界新变革、时代新发展、产业新业态,高等教育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1]新科技的变革发展,也不断催生相应的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积极介入和破解。新科技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如人工智能带来新的伦理问题,核科技有失控风险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不仅要积极介入新科技发展、主动适应新科技发展,还要以更积极的姿态,以自身的新发展引导、规范新科技发展,引导新科技真正造福人类、服务人类。宁琦说:“新文科建设不可能承载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重担,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但其倡导的融合中外智慧、融合学科内外的理念有利于‘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和品格塑造,无疑对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二)国家新发展阶段亟须发展新文科教育

中国发展从第一个百年走向第二个百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发展期,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引领发展的高等教育也必须跟进发展新阶段。发展新文科教育就是为了培养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形成中国话语权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好中国方案、塑造好中国形象、创新好中国理论的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当下,中国已经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一带一路”方案的设定、“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都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已成为世界和平的缔造者和世界发展的贡献者、领航者,文科教育要发挥好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引擎作用,发挥好支撑科技发展硬实力、锐实力的战略支撑作用,培养能够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区域发展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新文科建设必须对传统文科与时俱进地调整、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回应时代要求。

(三)文科专业改革创新驱动新文科教育

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实用价值,而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程上在短期内很难显示出直观的效应,加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自娱自乐”性,在强调工具价值理性的工业经济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传统专业教育是在学科知识体系条块化前提下借鉴苏联模式,针对岗位需求精准对应设置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之间界限明晰,鸿沟深筑,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确定,导致的人才培养结果是隔行如隔山,适应岗位能力单一,缺乏综合思维创新和复合应用能力。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工业经济时代,人文社科科学工作者不重视学术原典、学术经典现象普遍存在,忽视学术根基的夯筑,造成人文社会科学表面一片繁荣,实则人云亦云,缺乏原创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缺乏原创思维能力,缺乏关照复杂社会现实能力,难以激发创新智慧,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逐渐失语。在中国进入内涵协调发展的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系统复杂的新问题,要在批判扬弃的基础上,对传统文科进行纠偏、完善、升级。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关照现实,注重学术积累、原始创新,注重科技素养、综合运用。实现传统文科的提质升级,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走出文科自身的发展困境,走进经济社会发展场域的中心。

二、新文科赋予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新要求

新文科建设要求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以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为起点,以培养具备基本数据科技素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基本目标。

(一)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上注重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新文科“新”的特质之一,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新文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从目前中文本硕博人才培养实践看,人才培养层次越高,专业学科方向越细。在专业知识理论发展上类似于钻井,往往在某个点上打得很深,做得很专,人才适应领域却变得越来越狭窄,出现中文人才在文学、语言、文艺理论之间的阻隔,更有甚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之间的隔阂。这种人才培养现状不利于培养解决复杂社会问题能力的人,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中文复合人才的需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具有融合理念。首先,中文领域内部各专业之间要做到融通,使语言、文学、理论融合。其次,在中文专业领域内部融合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发展需求要进行文学、史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使中文人才具备必要的史学、哲学等知识、视野和思维。再次,在知识数字经济时代,还要做到文旅、文创、文媒的交叉融合,做到中文与现代传媒、创意结合,使中文人才具备必要的传媒、创意视野。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交叉融合的前提下,新时代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还应有文理、文工交叉融合的理念,使中文人才具备必要的理、工学科视野,具有介入解决理、工学科发展带来的新社会问题的基本素养。在融合的时间、空间维度上,要进行古今融合、中外贯通。在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中,交叉融合是基本理念,交叉融合是多向度的,根据专业特色发展需要,突破中文限阈,进行文史哲融合,在文理、文工等大范围、跨古今中外交叉贯通,培养具备复合创新思维、视野、素质的大中文人才,将是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具备基本数据科技素养

数据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交融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变革,大数据正改变着全球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改变着经济运行、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模式,发展数据科技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数据科技素养必将成为人的基本生活素养和工作素养,缺乏基本的数据科技素养,必将给生活、工作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或极大不便。数据科技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模式,互联网、5G技术的普及应用,线上、移动、即时学习成为可能和常态,每天面临海量的学习数据,缺乏基本的数据筛选、数据分析能力,可能使学习变得盲目或失去方向。数据科技也改变着传统文科的学术研究范式、文科学术研究越来越技术化、数字化,拿着问题寻找材料、寻找证据支撑进行学术论证的学术研究范式已不再是主流。现代学术研究者要善于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测事物发展演变的趋势。缺乏基本的数据科技素养,缺乏数据使用、数据挖掘、搜索引擎使用能力的文科学者,很难走在未来学术研究的前列,引领学术研究的话题和学术研究风向。因此,数据科技也必将成为未来中文人才的必备能力和社会活动核心竞争力,数据科技素养教育已成为中文等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根据专业特色发展需要,科学开发数据科技类课程模块,做到人文与数据科技融合,培养善于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数据搜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用的大数据科技人才,已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新文科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2020年11月3日,吴岩在新文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除了创新,教育无路可走”。新文科建设的关键词就是“创新发展”,新文科的“新”是“创新”的新,而非简单的“新旧”的“新”、“新老”的“新”,建设“新文科”就是要建设“创新的文科”,通过创新的文科建设培养文科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服务创新型中国发展。2019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副在第二届高校文科发展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新文科的核心是创新的新,而不是新旧的新、新老的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文科的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科的优化升级,激发民族的原创意识和原创能力。陈跃红说:“眼下提倡的新文科,不是新旧之新,而是创新之新,是立足于新科技时代,为了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文科提出的新要求。”[3]葛红兵说:“我们召唤的‘新文科’是以创意革命为标志的,未来的新文科将以知识传承和文化传续为基础,但更以知识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教育教学目标的新文科。”[4]通过新文科建设实现中国文科由知识传承转向知识创新创意,激发民族的原创思维和原创动力。新文科就是针对传统文科的创新、创意力不足提出的。2005年7月29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坦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时至今日,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仍然显得不足,培养的学生不爱思考、不会思考、不善于思考仍然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中文属于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科,对中华民族的思维禀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中文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中文人才,必须优化中文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中文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激发作为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和中文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

三、新文科视域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

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文科人才。

(一)立德树人

如何建设新文科的关键词是“育人育才”,立德树人是首要遵循,遵循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突出树立理想信念、涵养人文精神、滋养家国情怀。新文科教育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牢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宗旨,新文科教育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首先要以立德为先。青年学子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较高的道德素养,体现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不负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在专业教育中要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深挖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中文专业的课程在课程思政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代传承下来的文学经典都是语言文学的典范性、思想性高度统一的珍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中文专业的教育者要善于发掘、利用这种优势,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牢牢把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实现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合格人才目标的根本保障,是新文科专业教育的基本遵循。新时代新文科视域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传统教育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把以教师“教得好”为标准转向以学生“学得好”为标准,在教学评价上从“评教”向“评学”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致力于每一名学生得到主动充分的发展,致力于开启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和学习动力,满足学生个性、多元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发展。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在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中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的模式,吸引学生全过程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把课堂由知识传授的平台变成知识探索、思想交锋的舞台。“大学文科课堂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愿望的激发、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以及他们对既有知识的理性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应源自他们对纷繁复杂社会发展图景的‘惊诧’以及与社会问题的对话。”[5]新文科专业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堂革命,转变教育运行管理模式,达成创新人才培养预期。

(三)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

新文科是在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文化强国和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是新文科专业建设的基本遵循。新文科专业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和增强服务能力。“经世致用”是中国的学术传统。进入新时代,中文科学应该进一步发扬“经世致用”传统,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急需中提升建设水平。林文勋说:“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责与使命。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咨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为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贡献度与美誉度。”[6]新文科教育向上要服务文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及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要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承好中华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文科人才;向下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急需,聚焦培养乡村文化振兴、政府决策咨询、地域文化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品牌塑造、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中文专业教育者要聚焦中国现实问题搞研究、聚焦中国社会发展办教育,提升关照现实问题的意识,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的实践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四、新文科视域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一)倡导原典阅读,筑牢专业根基

人文社会各学科都有构建起其学科根基的基础原典,原典阅读是人文社会科学学习者的基本任务,也是夯实专业基础、筑牢学术根基的基础。经典原典也是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源头活水。自20世纪以来,原典阅读逐渐被忽视、被边缘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原典阅读量与日递减。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式、大众化、碎片式阅读取代了传统纸质阅读,对原典阅读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中文专业学生不阅读“四书五经”原典、不了解“十三经”原典的现象不在少数。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文学科教育如果不能填补这个经典文化“断层”、弥补经典的缺位,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姜宗强认为:“只有建立和延续被西化中断了的中华传统文明和古典学术的神圣香火,才可以谈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也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立足几千年本土文明深厚古典学基础上的‘中国概念’‘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7]新时代中文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回归传统、回归原典,重视原典阅读和原典教育,夯实专业根基。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开设原典导读、原典精读等系列课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研读经典原典。同时通过第二课堂专业社团活动,设计原典诵读、原典抄写等专业训练项目,把原典教育纳入第一、第二课堂考核体系。在原有课程教学方式上也要加大原典文本的阅读教学比例:如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适当淡化文学史论的教育,通过广泛阅读积累提升学生原典理解力;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加大“文选”阅读与教学,减少“通论”讲授,让学生在阅读原典的过程中认识、提炼、总结古代语言的规律。王永认为:“直面经典……以经典为核心,辐射到经典背后作家和人物的精神生态、阅读视野、时事刺激和表达形式,重建经典与当下的关联,保持方法论上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寻找到学科自我超越的广阔道路。”[8]

(二)打造一流课程及课程群,支撑一流人才培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流的人才培养需要一流的课程支撑,课程提质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之一。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抓手,持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重构课程考核方式,真正使课程质量优起来,课程学习忙起来,课程管理严起来。首先,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两性一度)为标准,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中文专业8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建设成有内涵、有质量、有温度的一流课程,保障专业的基本属性、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基本构架、保障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其次,根据中文专业学生知识能力构成,以8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中心构建8个相应的一流知识理论课程群,确保学生各版块专业知识理论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如:以“古代汉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中心,构建“文字学”“训诂学”“古代汉语词汇”“音韵学”“古籍阅读与整理”等课程组成古代语言类课程群,全面夯实学生的古代语言知识理论基础,确保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理论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理论强起来。再次,在专业知识理论课程群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流实践课程群,对专业知识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应用训练,确保各版块知识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一定的熟练度。如在“古代汉语”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及“文字学”“训诂学”“古代汉语词汇”“音韵学”“古籍阅读与整理”等知识理论课程群的基础上,构建“古籍诵读”“原典文献抄写”“古籍阅读与整理训练”“古诗词写作实训”“实用古文写作实训”等课程组成实训课程群,扎实训练古文阅读能力和古代语言应用能力。以每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中心建构具有层级的一流课程群,能够有效夯实各版块专业知识理论基础。

(三)推进智能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科技的普及应用,快速改变了教育理念和教育组织运行方式,教育空间也由实体迈向虚拟,传统教育的时空一致性被打破。新科技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给传统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中文专业教师应该积极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改变一套教材、一套讲稿、几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拥抱新科技,运用新科技手段为中文专业教育教学服务,构建智能教学管理体系。从学校角度而言,要加大科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仿真实训室等现代智能教学硬件设备,为师生创造智能化教学环境。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利用现代科技教学软件,打造同步、异步远程课堂教学空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时空模式,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反复多次学习交流的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推广混合式翻转课堂,实现线上自学和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延展学习的时空场域。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教学管理监控角度而言,利用大数据,全面收集教学数据,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观察、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找准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学习难点,掌握学生学习时间、精力的投入度,做到教学管理监控时空上的全覆盖,为教学指导、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充分发挥教学监控管理的效能。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文专业+”人才培养

应用型、复合型是新时代、新文科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复合型的,单一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期望。新时代学生的成长、发展、兴趣特长也是多元的,单一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很难适应学生多元成长发展的学习需求。为了适应社会多元复合型人才需求和学生多元成长发展学习需求,传统中文专业应该积极借助新文科建设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中有“特”、专中有“长”的复合型的人才。在做强中文主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复合需求和学生多元成长发展的学习需要,探索设置辅修专业、微专业,或者为了解决某些行业问题设置课程群,施行“加餐式”培养。如可以探索在汉语言文学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人工智能、数字科技、文旅产业管理、会展管理与会展经济、文创设计与策划、新媒体与舆情管理、创意写作等辅修专业、微专业或者课程群。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微专业及旨在解决某些行业问题的课程群,可以有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五)做实实践育人环节,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培养服务社会、关照现实的实践应用型人才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导向。然而实习、见习等实践育人环节难以落实、难见实效成了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法夯实学校和行业单位在实践协同育人中的共同责任,缺乏协同育人运行保障机制,学校与行业在实践育人中形成“两张皮”,导致学生的实习、见习等实践训练活动。新文科视域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做实实践育人环节,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提升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的实践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完善:首先要构建学校与行业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夯实双方的育人责任。打破学校“围墙”和行业“壁垒”,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行业单位成为学生的第二“学校”。其次要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共同体,建立高校教师赴行业兼职、行业从业人员进高校兼实践课的激励机制,形成校内外“双师”融合育人格局。双方共同制定实践育人项目和育人目标,做到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满足行业需求和解决行业问题,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再次要建立由政府主导、高校与行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考核管理机制,把协同育人成效纳入双方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夯实责任单位与责任人的协同育人责任。只有真正构建起协同育人平台、协同育人“双师”队伍和协同育人管理运行机制,才能做实中文专业实践育人环节。

新文科建设的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育人育才能力。中文专业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设最普遍的专业,要准确理解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新文科赋予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遵循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在原典阅读、一流课程及课程群建设、智能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及实践育人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形成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原典文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从“教材”到“原典”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