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及优化措施

2021-11-28 03:40:50穆涌武汉华宙斯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财政行政

文/穆涌(武汉华宙斯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也开始大力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而对自身财政资金以及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进行强化,促使财政项目支出的执行效果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借助部门整体支出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对单位权属的各项财政资产和国有资产资源进行考核和分配,积极将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融入财政项目支出方案的编制和财政项目支出执行中,进而为后期的财政项目支出监督控制工作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全过程的财政项目绩效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项目绩效管理能力得以充分提升。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要点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能够严格参照财政效率原则,从项目决策(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等方面,借助绩效指标对部门财政项目支出作出绩效评价(自评)和决策,并充分保障项目绩效评价(自评)与决策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为了进一步保障更为有效地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应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充分明确。首先,财政部门、中介机构以及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主体,公共资金的委托人就是财政部门,其负责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进行监督,并负责组织和引导各个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是部门单位,其负责检查、指导和组织本部门和所属单位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而中介机构则是第三方的评价主体。其次,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公共资金,而公共资金又是纳税人所缴纳税款的汇集,因此应当确保能够合理地使用好纳税资金,将每一分钱的作用都发挥出来。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流程分析

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 号)和湖北省财政厅发布的《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鄂财绩发〔2020〕3号)、《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基本规范》(DB42T1600-2020FDIS)的要求,湖北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事前绩效评估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和结果应用管理四个环节组成。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包括评估对象、评估要求、结果报送;绩效目标管理包括绩效目标设置、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目标批复、调整、应用;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包括监控方式、监控内容、上报时间和结果应用;绩效评价管理包括评价范围、内部牵头单位、业务单位部门自评职责、评价指标、方案审核、评价结果和评价时间;结果应用管理包括结果签阅、结果应用和结果公开。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源头是绩效目标,更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和重点,能够为后续的绩效跟踪以及评价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随后,需要参照合理可测的绩效指标对单位整体的支出绩效水平进行明确,采用量化的数值和标准或者是比率来表示使用财政资金达到的产出和效果。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的目标描述需要通过绩效指标、绩效内容以及标准来进行,进而与监督和评价形成一个绩效管理循环。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绩效目标的设置应当合理,同时还应保障可测性和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拟新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并出具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后报送省财政厅,配合完成省财政厅组织的事前绩效评估,同时做好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绩效评价。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一)绩效指标设定和预算编制不科学

对绩效评价基本内容的细化和分设就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主要包含:项目立项充分性和规范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及明确性、预算编制科学性、资金分配合理性、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合规性、项目组织管理的水平、绩效目标设定的完成度、项目开展能够得到的关键产出指标和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效益指标。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种指标,对于所有财政项目支出的评价指标中共性指标较为适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共性指标,个性指标需要参照不同的对象而进行设置,可由中介机构以及财政部门进行设置。在个性指标的设计中,依然存在项目预算文本中已设定的长期目标、绩效指标,但未设年度目标,年度目标仅对社会效益作了简要说明,没有指定相应的指标值与预期标准,项目绩效指标缺乏可测性等相关问题。

(二)项目经费核算和使用不规范

首先,自2009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始实施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每年要对2个以上的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基于早期行政事业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很多的财政支出项目,因此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新项目以供核算和绩效评价,重复地对项目进行评价就会直接产生资源的浪费。其次,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实施主体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工作态度存在偏差,绩效评价的作用难以充分体现。最后,项目经费核算不够规范,部分项目经费未进行专账或辅助核算,项目经费未在本单位行政账务账簿中统计,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工作经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资金管理要求,预算安排财政资金与实际到达财政资金还存在差异。

(三)各部门财政项目支出预算信息掌握不全面

预算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对预算信息的掌握,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考核不够重视,对于执行没有落实,对于编制相对重视,对于预算信息的掌握也不准确。在开展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分析、监督与控制工作十分匮乏,对于预算执行的结果并不能及时地进行反馈,因此导致各项管理工作难以与实践相结合。事业行政单位应当充分意识到,管理工作需要与工作全过程进行结合,切实保障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但是实践过程中很多业务流程、岗位以及部门的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单位运行过程中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不能进行合理配置。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优化措施

(一)制定合理、明确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在进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编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财政项目支出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应当对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明确,确保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得到充分细化[2]。作为财政项目支出管理工作的源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编制阶段起着作用。在传统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编制工作的过程中,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明确的项目绩效指标,项目绩效指标设定要保证可量化、具体、有可测性。

(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资金专项核算和使用

财政项目执行阶段应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采集,并针对这些信息作充分整理、汇总与分类,针对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采取相对应措施进行管理,确保整体工作目标能够顺利实现[3]。规范项目资金专项核算,应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项目专项或辅助核算,对于资金的划分更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编制进行分配。对于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时间与资金而言,在进行财政项目支出编制的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其合理性,随着项目的变化而变化,严格避免因为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动而出现偏差。因此,相关部门应对监督与检查机制进行充分强化,积极为项目的开展设立目标,并对所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经费进行预算审核,经费预算的申报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监控

各地方政府资金管理部门,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核算要求、项目资金使用范围、限制性使用范围,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供指导。财政部门应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一下年度资金安排和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将项目绩效管理和预算执行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对于财政重点专项资金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绩效评价,实现第三方机构实施重点资金项目评价常态化,项目库项目绩效目标指标审核常态化。指导项目实施单位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根据年初批复的预算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监督项目资金预算执行,对项目绩效进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加强业务学习,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和具体指标,细化项目预算,项目预算应与具体经济业务相结合。规范执行项目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当年度未执行完的项目资金建议纳入下一年度该项目预算,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管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效率进行评价作为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应当将其看作是一种规范且科学的管理方式。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强化工作力度,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得以充分提升。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需要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相关部门应当切实明确绩效管理的工作要点,把握绩效管理工作流程,针对预算绩效评价的难点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一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我国的公立学校就是最典型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一、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因为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常是行政和事业单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门如房管局、规划局等,有的地区是行政单位,但有的地区是事业单位,所以老百姓统称政府部门为行政事业单位,很多地方政府发文也以此为统称,如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县属行政事业单位等。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财政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1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