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对小学教师家校沟通的现状研究

2021-11-28 01:20孙艺宁
山西青年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微信

孙艺宁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一、基于微信群下家校沟通产生的问题

现如今,随着信息化飞速发展,一个微信群就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消息的传递效率和相互沟通的次数日趋增加,但随着教师与家长沟通次数的增加也带来一些问题。

(一)反馈学生信息的时效性

在微信沟通中,教师会时不时在群里晒学生们的作业和成绩点名表扬一些同学,还会罗列出没通过测试的学生名单。被表扬的学生家长还好,可孩子没考好的家长收到消息的当下既生孩子的气,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而这时还需要家长做出回应,有时一些教师忘记了自己教师的身份只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把家长当作自己的学生随意指责质问,让很多家长感觉犯错误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家长本身。认为这样做会刺伤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成绩麻木,甚至不重视的心态。对比传统的家长会,教师会在家长会上汇总并通报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这种偶尔一次的小尴尬更有可能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二)训诫学生任务的持续性

正因微信群这种家校沟通方式的盛行,有些学生在犯错误的当下就将信息公布在微信家长群中点名批评,这也使得学生平时一点一滴的小错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很多家长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认真且没有顾虑的专心学习吗?而自己的孩子却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还在犯错误,家长带着这样的情绪也无法认真地投入工作极有可能产生一些连锁反应,回到家看到孩子后开始将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这也激化了家庭矛盾。还有一部分家长则认为这种小错误没有必要告诉家长,这些小事只要教师纠正就可以了,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为学生制定的培养计划。

(三)教师责任边界的偏差性

微信群的设立原本是为了便于家校沟通,也给了很多因工作关系无法过多关注孩子的家长们一个了解自己孩子学习状态的机会。可如今微信群存在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这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变得不再是纯粹。很多教师开始通过这个平台随时随地布置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更有甚者开始要求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刚开始家长们还觉得新奇认为这是陪伴孩子的新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开始疑惑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知识自己的孩子就是不会?这不应该是学校教师的工作吗?为什么现在由家长完成?那家长检查作业是否意味着教师无法确定学生的薄弱项以至于无法精确地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渐渐地家长开始质疑教师的能力和学校的制度。

当家庭氛围完全集中在孩子的错误、作业完成度、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上时,家庭教育本应该教会孩子的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塑造、做人的基本准则以及父母对孩子文化素养、志趣爱好的熏陶,还有亲情的互动都被抛弃。家长开始无暇顾及除辅导批改作业以外的事物,在这些过程中无法避免相互的摩擦,这也严重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渐渐地,家长微信群的聊天内容变得攀比、奉承,被异化为“助教群”,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家长的心理负担。

二、微信群沟通出现问题的成因分析

在当今时代,社会参与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许多国家采取了诸多方式作为沟通社会与学校的联系,而在诸多社会参与中,家庭参与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不能产生分歧。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一部分父母因在工作中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认为只需给孩子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这种背景下,教师再要求本不了解孩子的家长去陪伴辅导孩子就变成了对双方的桎梏。而现在这种微信平台的便捷沟通模式所带来的麻烦焦虑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引发了一些思考,即对出现问题成因的分析。

(一)教师层面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微信家长群提供给了教师一个发布即时信息,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但也仅仅是为了在后疫情时期教师无法面对面与家长沟通时能和家长建立联系。这种新兴的家校沟通方式教师无法实施监督有效管理一些群内的消息,这种联系方式便捷到教师无需将学生长期的表现情况进行汇总并用语言去阐述给孩子父母,教师可以发现问题的同时就拍照留存在微信家长群发布学生学习状态等,甚至把批改作业和训诫学生的工作丢给了家长,抑或通过微信群以各种理由要求家长填写各类学校评价和满意度调查问卷等。教师没有界定清楚家庭教育中什么是家长该做的和学校教育中什么是教师应做的,只有更好的界定清楚才可以收获家校沟通的好方式。

(二)家庭层面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当微信家长群的规定模糊时,家长开始在群里聊一些和教师工作、学生学习无关的事,有些家长为了讨好老师,无论老师在群里说了什么都各种迎合点赞、奉承讨好,结果既让老师难为情又引起一些无法准确接收老师信息的家长不满,这些家长认为和老师搞好关系,老师就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些。在面对现今教育高消费的大环境下,父母将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放在比陪伴了解更重要的位置,与孩子长期缺少沟通无法全面地了解孩子的一切之前没有与孩子合作一起完成任务的经历,也没有陪伴孩子一同学习的经验,针对教师在群里反映的一些情况,回家后家长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而是批评指责,孩子也会产生逆反情绪,激发家庭矛盾。

三、家校沟通凸显问题的解决方案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两个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长和教师是对孩子成长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只有当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都各自肩负起应承担的责任,扮演应扮演的关键角色,且双方的责任和角色都统一于以“孩子的幸福成长”为追求中,教育的深刻作用就得以展现了[1]。

(一)教师不应过度依赖微信平台进行家校沟通

1.家访

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双向家校合作模式,而家访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师到学生家中通过直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更真切地体会学生的生活环境,并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改进建议。同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以使家长的教育模式更具有配合性。一般情况下,家访通常是由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主动进行,教师应先确定此次家访的目的,接着与家长进行沟通,选择双方都适合的时间,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记住,多从孩子进步的方面开启话题,适当的带过需要学生家长尽力配合的方面。这种方式在疫情防控时期被暂停了但不可放弃,是最直接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这是在家校合作承担最重要的任务。班级家长会也是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召开的,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需要发布的内容等设计一些环节。

2.家长会

家长会也是家校沟通中最传统的形式,在会上会涉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基本能力和成长经历等方面。而今我们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的群语音等功能进行分批式的线上家长会,既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又不会因人多错过与教师单独探讨学生教育的机会。

将这些线下沟通方式于微信平台的线上沟通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并且教师时刻谨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应用学生一时的错误在家长面前定义这些学生。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对学生的认识不可以碎片化,家校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事件的整体性上来进行。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是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建立起的互动关系,所以学校与家庭具有平等性,教师不应以下达任务命令的口吻与家长进行沟通。

(二)家庭成员不需过度参与学校的任务和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相关规定指出,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而在这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则是指在思想上、品德上对子女关心和培养。父母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这也确立了家庭教育是需要印象、培养和教育,家庭对孩子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彼此意识不到的影响。家庭教育不像学校这种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它必须确保孩子心灵上的安定和精神上的富足。而培养则更着重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这类层面的滋养则需要家庭教育来承担。父母为孩子制定目标会考虑到家庭自身的条件和孩子的兴趣能力等,而学校的培养目标并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是一个普遍的必须达到的要求。培养目标的不一致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就像之前提到的本来一件小事家长认为没什么可在老师眼中这种行为就很过分的现象。在这时家长需要和教师进行一次培养目标上的统一,尽可能确定一致的方向,教师与家长彼此也可以多些体谅的理解,对孩子的成长机制起决定性作用。

四、总结

雅克•德洛尔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家庭与教育系统的关系有时被认为是对立的关系,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由学校传授的知识可能与家庭的传统价值观相对立;同样,处境很差的家庭往往把学校看作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它们既不了解学校的规约,也不了解学校的用途。因此,家长与教师之间必须进行真正的对话,儿童的协调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补充。”而家校沟通的语言艺术更是达成有效家校结合的重中之重,本文中也根据一些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解释并提出了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案[2]。

但本文依旧存在不足之处,作为针对一些常见现象的分析报告,在此过程中较为主观的分析较多,有深挖到事件背后的其他影响因素,这仅代表个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忽略了事件之间的联系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因此,以后的分析研究中应加入对当事人的深入调查作为基础,尝试从复杂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微信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微信
恋练有词
微信
微信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