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焱鑫
体育课程思政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基于宏观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从而发挥双向教育的综合体育教育理念,體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可以说是一体双面,二者相辅相成,思政元素的融入为体育课程铸魂。因此,各大高校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德育俱佳,遵循高校学生成长轨迹,全面提倡和推行体育与思政教育并行的教育建设方略,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教育战略目的,在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与继承新时代体育价值观念的同时,传授体育知识,锻炼和培养体育能力与素质,促使高校学生从品德、知识和能力等三位一体全方面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锤炼体格,升华品格,养成积极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体育思政课程的基本在于立德树人
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育人,良好的课程教育应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以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学生保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其通过教师传授知识,掌握知识,形成应有的能力,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用这股能力,这便是思政教育中最重要的“立德树人”,因此在开展体育思政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价值观的引导。开展体育思政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为高校体育选拔优秀的人才,树立好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为培养德行高尚知行合一的体育人才铺好路径,更为深度挖掘校园内的德艺双馨的潜在人才资源做好准备。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体育思政课程的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去挖掘体育教育领域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全面实现思政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使得体育思政教育成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甘泉和泥土。
2 体育课程思政的理念在于协同育人
建设体育思政课程,必须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理念,全面育人也就是说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自己的育人职能,每个人在教育期间必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播育人理念;全程育人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结合大学生成长周期,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全过程中,尽可能地组织到无时无刻不在育人;全方位育人指的是,在体育课前课后、网络上下和校内校外全方位的展开树德育人的教学,无处不可树德,无处不可育人。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切身地了解当代高校学生的想法和理念,通过接地气的方式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体育思政课程的结构为立体多元形式
要想证明一种价值观是否有用,那就让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让人们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了解这种价值观是否具有价值和作用,而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正是如此,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的时候,必须通过日常实践来了解当代高校学生的真正想法和生活方式,通过对高校学生在学习、活动、交际和实践中产生的迷茫和困扰,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剖,并将体育教育作为解除困境的钥匙,通过体育思政教育的开展,触及高校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传授体育知识、塑造体育价值和培养体育能力等三位一体的立体多元化的方式,带动体育教育结构变化,扩充高校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范围,通过赋能教育对其产生积极影响。体育思政教育的形式多样,意义深邃,通过传授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帮助高校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自我修养,激发奋斗精神,强化综合素质,推行勇敢、担当、负责、合作和上进等价值观念,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与理解,可在师生之间架构沟通交流的桥梁,实现身心状态的蜕变与成长。
4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应保持科学创新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重视科学思维的应用,在开展课程的全过程中,充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面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潮观念时,应充分发挥体育思政观念,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为当代高校学生树立坚固的思想防线,避免受到各种激进思潮和理念的冲击,在构建思政课程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创新思维,避免因循守旧,积极容纳创新思维,以创新思维谋求新发展。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和生活资源,将与体育知识有关的内容全部融入教学中,例如可将中国乒乓球勇敢拼搏、艰苦耐劳、勇争第一的顽强精神彰显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通过不断地挖掘体育资源中的历史资源、精神品质等思政资源,紧跟时事新闻,灵活运用体育资源,充分发掘出体育健儿们在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中追求卓越、顽强拼搏、健全人格、考验毅力等思政元素。
5 小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的本质在于强身健体,锤炼校园学生的耐久力和抵抗力,而随着教学的日益深入和发展,我们发现单单锤炼学生们的外在和身体是没有用的,因此体育教育必须加入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育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苦难,有汗水,也有艰辛,而能够忍受住这些困苦的,便是强大的内心和精神,唯有养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体育活动中,在未来的人生赛场上,赛出自己的活力和风采。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