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平
本文的主旨为深入探究新课程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小学体育中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应从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应在体育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中融入德育教育等几方面入手,有助于促进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体育中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对于提高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新课程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度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使其能够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进而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团结友爱、遵纪爱国、勇于拼搏的良好思想品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小学体育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除了要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将德育教育有效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积极引导,以达到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应该时刻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以期言传身教为学生们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其次,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体育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有助于推动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进而迎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以及运动技能,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最后,小学体育教育的根本教学目标除了要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应该塑造小学生的思想品质。也就是说,在小学教育中开设体育学科,并不单单是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还应该重视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既涵盖了勇于拼搏的竞技精神,也包含着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等各种各样的良好品德,都是德育教育良好的切入点。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很多家庭由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容易造成孩子形成叛逆、自私、冷漠等不良性格。而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孩子这些不良性格进行纠正,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新課程下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措施
2.1 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首先,小学生正处于爱模仿的年龄段,且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因此可塑性极强。体育教师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不好的言行示范。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通过自身的言谈行为来为学生们起好榜样作用,并将自身对学生的爱倾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关爱,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回馈教师的爱,以及如何去关爱身边的同学与朋友。
例如,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耐心的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在学生们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们的游戏中,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团队合作,给予学生们成就感与自信心;在进行运动场的卫生清理工作时,教师应积极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劳动,使学生们明白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劳动者都是值得尊敬的人等。
其次,小学生对于教师具有天然的依赖性,会习惯于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并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这种品质融入到教学行为中。如教师应不吝表达对学生的热爱,并将这种情感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中,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也能够发自内心的产生对教师的热爱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避免将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以免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堆水平的体育运动技能,能够将体育教学项目中的各种动作规范的展示出来,从而能够得到学生发自肺腑的敬佩,有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师风形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能够对体育文化的发展历史与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
2.2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首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们足够的尊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严,反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如,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前几分钟候课,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如果教师因故迟到的话,也应该诚恳的对学生们进行检讨表达歉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守时间约定、勇于面对错误等良好品德。
其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如在参加体育课时应穿着校服或便于活动的运动服;在进行队列或队形的教学时,应遵守纪律、听从教师的指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在校自觉遵守校风校纪、在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好习惯。
最后,教师应对体育教材进行充分挖掘,从而找出合理融入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例如,通过讲解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使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体育教育,进而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强壮体魄,让学生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应充分利用各项体育运动的特点来开展德育教育,如通过体操类或跳跃类的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勇敢进取的精神、多人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中长跑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2.3 教师应在体育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
首先,在关于耐力的体育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忍耐力与韧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中,有关于1000米长跑的训练。很多小学生对于这种长跑锻炼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女孩子通常难以将训练坚持下来。很多小学生由于总是无法完整的完成训练,久而久之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对长跑训练产生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疏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忍耐与坚持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其次,在关于集体性的体育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成就感。例如,在进行跳大绳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們进行合理分组,再根据不同小组之间的差异性,为其布置不同的训练任务。各小组成员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逐渐培养出默契,并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协作精神,且利用这种集体活动,可以通过性格外向的学生带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逐渐融入到集体中来,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最后,在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塑造学生勇敢、坚强等良好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中,有关于篮球、足球、排球等竞技性较强的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对抗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与参与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失败等挫折,教师应引导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冷静的态度去面对攻守的失利,并通过与团队伙伴的良好沟通、培养默契来共同面对困难、突破困境,从而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4 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中融入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并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教学评价中,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与赞赏,从而使学生能够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使优等生更加强化要提升自身的决心,也能够使学困生产生努力进步的勇气。特别是在学校举办运动会之类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与赞美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进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努力的驱动力。而有些教师在面对学困生或学生出现错误时,过于严厉的批评不仅不会使学生进步,反而容易导致学生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这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容易造成孩子一生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总希望能够突显自身的技巧,通过自身的力量去进球得分,结果反而会导致团队合作的不顺利,进而错失得分机会,甚至导致比赛的失败。基于此,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点评时,应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足球运动不是一个人的运动,仅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取胜的,应与自己的团队形成良好的配合,通过集体的力量才有更多的胜利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比赛后的战术讨论,使每个人都能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短板,进而在日后的训练中,努力弥补自身的短板,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以期能够在下一次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应在体育训练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中融入德育教育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推动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者单位:常州市龙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