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贵
高校排球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为核心,通过合理安排和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论等课程内容对其目标式原则性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整体对该项运动重要性意义的认识水平以及调动起全体参与主体积极性从而有效开展排球活动,以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体育素质为最终宗旨和出发点来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体系。
对高校排球运动目标式教学法、多媒体技术辅助训练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不满,且大部分教师认为传统化,教学手段固化陈旧;部分学校虽然采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方法来改变现状却难以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大学生排球学习中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和建议并对未来高校排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高校排球目标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高校排球运动是一项以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具有一定技巧性的体育项目,其教学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为主导”式不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和主动思考。从概念可以看出:高校排球目标教学法即一种新形势下所形成的新型课堂管理体系,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育活动;而不是把老师视为知识灌输者或者机械训练师等直接参与者、组织者以及裁判员并为其服务对象;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关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促进彼此间的共同发展。高校排球运动是一项具有较高实践性、较强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素质教育的体育运动。通过对我国目前各级别学校排球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中小学仍以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终身体育”理念时下仍然没有摆脱应试化模式为基础内容。因此,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设定符合其专业特点与学生兴趣需要的教学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
2 高校排球目标式教学的意义
高校排球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提高他们参加比赛积极性。同时也要重视师生间、同学之间沟通与交流。通过目标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去并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让老师把繁重而沉重的学业负担减轻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以及在专业排球方面有较高造诣,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3 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理论知识支撑不足
理论知识是保证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也是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基本保障。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对排球课程相关理论理解不够透彻、缺乏扎实掌握实践经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从学生角度分析:一方面很多年轻骨干老师不愿意从事专业学习或者只是一味追求新技术而忽略自己所学知识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课就是走走过场和玩游戏而已,对于排球的教学目标与定位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基于此背景下对高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本校特色、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实施改革;但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选择了自学与自主练习结合教学法来实现目标式教学方法。但由于时间以及学生自身水平等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
3.2 学生运动能力参差不齐
排球运动作为一项隔网式的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开展得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参与课余时间少。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去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大学生对现代教育模式缺乏了解和必要的认识与接收能力有限以及学习任务繁重等因素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同学对于排球教学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另外部分同学认为排球运动只是一项休闲娱乐活动或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因此在上课时没有足够多时间参与到该项目的课堂当中来,导致部分同学对排球运动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了该项目的开展。
3.3 教学手段固化不新
目前,我国高校排球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模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不能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就是老师无法根据每个人不同个性、爱好以及特长设置符合个人需求与特点课程内容,这就限制了高校排球教学目标式教学体系建设进程;最后的是传统“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示范法来进行球类知识点传授,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对于理论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其运用能力;教师组织一些简单枯燥乏味、重复性练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的方式以达到训练效果而忽略了战术意识与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学习,这样不利于提高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沟通水平,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兴趣爱好参与排球运动。
3.4 排球教学操作性不强
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整个课堂氛围里,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和运动员之间是一种平等交流关系。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对师生关系还不够重视。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其主导性角色;忽视了其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参与者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也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排球运动热情和动力,进而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3.5 學生对于排球的恐惧心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排球运动中,学生对于排球项目存在一定程度上恐惧心理。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不喜欢学习。这种现象在教师队伍中普遍出现;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自身性格比较外向等原因而不愿参与到班级当中来从而导致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有更多压力和焦虑感产生;还有些人将排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但是又碍于学校对于该项运动缺乏相应程度上的重视,所以也就没有积极性去参加这项活动。
4 高校排球目标式教学架构设计
4.1 总体规划设置目标
高校排球运动的目标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活动设计成一个个单方向、宽泛的学习空间,让其自由发挥。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合作完成对整个班级进行整体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同时老师也要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双重角色来带领其他同学开展更多项目的训练工作;学生作为主体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了解排球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内容,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练习。
4.2 立足阶段分解目标
以“高校排球运动”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地分解目标。首先对各个部分设定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师生互动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业指标要求;其次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设置一些难度较小或不经常练习且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发球和垫球)来提高同学们排球技术水平,使其达到“内化”并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去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4.3 着眼课堂完善目标
着眼课堂完善目标,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指导,让其在排球运动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教学特点与班级人数来确定相应合理有效地教案。同时也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向上、团结协作以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質。其次是根据着眼课堂完善目标进行相应内容安排,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擅长且有针对性的排球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最后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相应的教案,使每个同学在排球学习中都能感受到自己优势,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性,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4.4 有机结合实现目标
高校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项目,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将目标式教学法作为一个有效手段与传统课堂相结合。首先要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排球带来的乐趣。其次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和引导学习者对排球文化、排球规则等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掌握其中所蕴含知识点及比赛战术特点;最后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出各种球技,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到排球运动所包含内容,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来加深对排球的理解。
4.5 培养学生兴趣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所谓的“最佳学习动机”。对于排球运动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挑战性、实践性以及合作式教学等特点。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该项目时需要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后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这项体育项目之中去;同时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类型课程供同学们进行自主参与练习和交流,而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了解排球运动、掌握相应技术战术。
4.6 建立相应的考核目标
考核目标是教师对学生排球教学的最终要求,也是衡量学校排球训练成果优劣、师资水平高低等重要依据。因此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标准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一方面通过量化评价可以让班主任了解每个班级同学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并及时反馈给老师,同时还能在平时多角度观察问题出现原因及解决办法;另一方面考核指标能够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是否达到了期望水平进行有效监控,从而督促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做出调整与规划。
5 总结
高校排球运动未来发展方向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式上,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现有条件和环境调整教学方法。首先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来适应现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爱好等方面要求。其次在课堂管理中增加实践环节也很有必要。通过设置合理有效且科学规范化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排球运动热情,提高学生排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校排球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排球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QN-202023。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