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養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地理社团实地考察螺湾渡口、三晋乡祠、牛行街等为案例,开展“行走家乡——漯河的发展演变”的主题探究活动,探索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活动课例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乡土资源;地理实践力;活动课例
为贯彻文化自信,文化育人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新课标,结合漯河的乡土知识以及学科教学需求我们开展了以“行走家乡——漯河的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并设计了表1所示的课程内容。
一、学习目标
1.开展人文地理社会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螺湾渡口、三晋乡祠、牛行街等,学会选择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案和路线,运用基本的调查方法开展调查活动,并尝试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获取地理知识,解释漯河的发展演变史。
2.通过实地考察澧河橡胶坝,运用相关的调查方法,分析橡胶坝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通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并运用地理实践活动中技能和方法如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调查,走访等形式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户外观察、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户外考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即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以及“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安全自护、团队合作、健康环保、文明公德、自我超越”等意识及关注生活、关注家乡的家国情怀。
二、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行前准备:1.分组确定组织机构;2.行前查阅并记录目的地的相关资料。
(二)行中课程实施:依据表1 “行走家乡”课程内容设计开展活动。
(三)行后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以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个人、教师、学校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观察法、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学生等从多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通过班会宣讲、专题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
评价内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即地理实践能力和实践品质、课程实施过程的活动情况,具体见表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董辉,王世梅,狄丽颖.乡土资源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1(30):125-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121110)阶段性研究成果。
漯河实验高级中学,河南,漯河,狄丽颖 王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