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要素 学详略 促读写

2021-11-27 22:05陆静
教育界·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陆静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内容的详略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文本学习中能否抓住文章中心,更关系到学生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要素意识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详略安排

详略安排得当,是优秀文章的基础。详写指的是写得充分详细,略写指的是概括性的叙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效果,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给学生处理文本内容的方法,这对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此展开了具体分析。

一、基于学生学情,确定详略学习落脚点

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深入分析是高效教学的基础,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把握语文要素的落脚点,为学生设计更恰当的学习活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语文要素为“能分清楚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为了把握学生学情,笔者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如何判断文章中的内容是详写还是略写?详略得当描写有哪些好处?作者在文章写作中是基于哪些考虑展开详略安排的?

笔者对学生回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读是判断详略描写的主要方式,这种判断方法整体上来说是正确的,但要想进一步把握课文详略安排,需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分析描写过程中的重点;对于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无法说清楚详略得当安排有哪些好处,而少部分学生认为详略得当的好处在于能够突出重点表达内容;对于第三个问题,部分学生认为重点内容需要详细描写,但是自己无法确定文本中哪些内容为重点内容,这就意味着学生还没有将详略安排和中心思想联系起来。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再结合教材编排目的,将单元语文要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明确文章详略,根据篇幅长短、结合文章中心思想辨别详略描写;第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作者安排详略的方式;第三,深入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详写的,体会详略安排最终产生的效果;第四,结合家乡习俗,运用详略得当的安排对其加以介绍。

二、利用梯度学习,拓展详略学习新途径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基于语文要素展开单元的编排,且教材内容以序列的方式呈现出来[1]。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为《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其中三篇现代文都是详略安排得当的代表作,特别是在课后练习中,更是直接總结了详略的意义和目的。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基于单元整体安排,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详略学习流程。

阶段一:向学生输入详略概念,引导学生对详写和略写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梳理,借助表格或者比较的方式学习文章的详略安排,并体会其效果,并结合课后“交流平台”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重点节目的。

阶段二:进一步感受详略得当安排在文章中的作用,从而抓住人物详写的方法,如在教学课文《腊八粥》时,引导学生使用小标题梳理事件,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学习作者详写的方法。

阶段三:把握作者详略安排文章内容的思路,如教学课文《藏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梳理课文对藏戏的介绍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的,并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了解表述效果。

阶段四:介绍家乡习俗,让学生了解家乡习俗的重点和特点,并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习作练习。

以上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感知—理解—运用”为流程,在此基础之上提取课文中与详略相关的学习要素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几个阶段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详略安排得当能够产生的文学效果,进而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能合理运用这种方法,逐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三、展开深读细品,把握详略更深层内涵

略则举大,详则举小,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基于这一思想实现对课文中心思想的表达和内容的详略安排的[2]。在详略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逐步分析和梳理,把握课文的编排思想,并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逻辑内涵和表达的情感,进而实现对课文内容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抓住详略描写特点,学会辨别。学生通常是根据篇幅长短来分辨课文的详略内容,但是在更进一步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无论对中心思想的体会还是语言表达层面,都要注重对详略安排的分析。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时间顺序来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时间长、习俗多,篇幅长短和详略安排并不对等,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时间作为切入点。教师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标出描写时间的词语或语句,梳理课文时间顺序;之后找到与各个时间对应的习俗,并将这些信息整理成表格;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文章内容的详略安排;最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课文重点和难点。腊八到春节是除夕的准备阶段,除夕是整个春节的高潮部分,因此,作者对除夕这一习俗进行了详细描写。这样,学生对文章详略安排的理解就逐步深化到了中心思想,进而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自身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通过对课文事件的梳理,剖析课文详略安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三学段的习作编排,要将重点落在内容层面,确保内容的编排有顺序、有重点。在教学文章详略安排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进行梳理,掌握描述重点和难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写作素材,突出写作重点[3]。以《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例,学生以时间为节点整理了各个习俗后,就可以梳理文章的详略。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作者对其他节日没有详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于能够表现春节热闹的日子要详写,反之则略写。

第三,品味人物,体会详略效果。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对人物进行了重点描写,尤其是在《腊八粥》这篇课文中,作者对八儿这个角色进行了传神而具体的描写,而且课后练习也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对人物的品析中体会课文详略安排得当的效果,如引导学生在阅读后总结出八儿在等粥、分粥、看粥这三个阶段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相关描写,从而分析八儿当时的心情,通过这种方式体会课文详略安排得当的效果及作用。

四、借助评价内容,学习应用详略新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主要是“基于重点,写出特点”,是为了训练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总结出阅读要素,并将其进行实践应用。

第一,评价单前置下的练笔。笔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设计了两个习作练习,一是让学生模仿《北京的春节》写一篇自己印象中的春节,将家乡春节的各种习俗和活动一一记录下来,并从中心思想的表达和体验的角度确定详略描写的内容;二是教学完《腊八粥》这篇课文后借鉴课后习题,让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对腊八粥进行描写的,并模仿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第二,评价单引领下的习作。本单元布置的习作内容为描写家乡习俗,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与家乡习俗有关的资料是十分重要的。结合资料和过春节的体验,分析如何进行详略安排,不仅是教师布置习作的目的,更是习作练习的难点,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撑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各小组成员共同收集家乡春节习俗的资料,并分享自己过春节的体验,进而加深对家乡春节习俗的理解,并完成写作提纲。此外,教师要通过分析《北京的春节》中描写元宵节和除夕的片段,让学生得到启发,确立自己习作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下筆。

第三,评价单对应下的展评。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和完善。习作评价单能够将学生的写作目标更加清晰地整理出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从而帮助学生筛选课文信息,了解中心思想,习得文本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马会芳,马小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93-294.

王滨娜,周春玲.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悦读的嬗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 品位·经典,2021(05):165-168.

杜海英.关注语文要素发展,精准确立教学目标: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为例[J].华夏教师,2020(14):46-47.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