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玲 程晓静 张连文
1.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北京 100039;2.北京肿瘤医院肿瘤转化实验室,北京 100142;3.解放军总医院京西医疗区,北京 100091
脑梗死是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闭塞,进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1]。急性期一般指发病后2 周内[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急性期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目前rt-PA 仍是美国FDA 批准的唯一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静脉溶栓的时间窗窄,仅在发病后3~4.5 h 内有效[3-4],且出血风险和治疗费用高[5]。中医将脑梗死称为中风[6]。急性脑梗死的主要证型是风痰阻络证,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血行瘀滞,肝风夹痰,上扰清窍,导致脑脉痹阻,当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则[7-8]。中医治疗的优点是副作用小,经济实用,为此本研究中采用自拟化痰通络方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8 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 例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9]制订:①急性发病;②多数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伴有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④排除非血管性脑部损害;⑤脑部影像学检查(CT 或MRI)可见责任病灶,且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疾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0]中关于风痰阻络证的诊断标准: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吞咽困难,口舌歪斜,头晕目眩,胸胁胀闷,心烦、急躁易怒,痰多而黏,舌暗,苔白腻,脉弦。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发病2 周内。排除标准:经过溶栓或介入治疗;伴有意识障碍。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J40278),每次100 mg,每日1 次,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X77355),每晚20 mg,进行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通络方颗粒剂(清半夏15 g、胆南星15 g、天麻15 g、茯苓30 g、炒白术15 g、丹参30 g、枳实15 g、酒大黄10 g),每日2 次,用100 ml 温开水冲泡后服用。14 d 为1 个疗程,连服2 个疗程。中药材为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冲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 周。
①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0]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包括神识、语言、面瘫、眼征、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及其他体征,各项最高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为52 分。其中1~13 分为轻型,14~26 分为普通型,27~39 分为重型,40 分及以上为极重型。②疾病病情评价: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项目为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和忽视共11 项,每项分3~5 个等级,评分范围0~42 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11]。③通过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吃饭、穿衣、大便、小便、梳洗、如厕、床椅转移、上楼、洗浴和行走共10 项。评分标准:大便、小便,失禁记0 分,偶尔失禁记5 分,能控制记10 分;吃饭、穿衣、用厕、上楼,完全依赖记0 分,需部分辅助记5 分,自理记10 分;梳洗、洗浴,需要帮助记0 分,自理记5 分;床椅转移、行走,完全依赖记0 分,需2 人以上辅助记5 分,需1 人辅助记10 分,自理记15 分。评分范围为0~100 分,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能力受损越严重[1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制订:以疗效百分数为评定标准,疗效百分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各症状消失,90%≤疗效百分数≤100%,为痊愈;中医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6%≤疗效百分数<90%,为显效;中医症状较治疗前减轻,18%≤疗效百分数<46%,为有效;中医症状无减轻或加重,疗效百分数<18%,为无效。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I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B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BI 评分比较(分,)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I:巴氏指数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在我国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脑卒中的69.6%~70.8%[14],其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有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型最常见[15],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法进行治疗。本研究使用的自拟化痰通络方来自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由清半夏、胆南星、天麻、茯苓、炒白术、丹参、枳实、酒大黄组成。方中清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16],天麻平肝息风,合为君药;胆南星清热化痰,茯苓、白术健脾燥湿,共为臣药;丹参、枳实、酒大黄活血通络,同为佐药。诸药相伍,痰浊化,瘀血散,脉络通则诸症除。生半夏炮制后为清半夏,可降低其本身的毒性[17],增强化痰作用。胆南星具有抗氧化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治疗神经障碍[18]。天麻含有天麻素,具有镇痛、益智、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和全身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19]。丹参含有丹参酮Ⅰ/ⅡA 等,可缩小脑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0],抗血小板聚集[21]。有研究表明天麻素、丹参酮对脑缺血大鼠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22-23],减轻缺血脑组织损伤。茯苓含有茯苓酸,有实验表明茯苓酸可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 信号通道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再灌注损伤可诱导大脑产生氧化应激反应[25],加重脑细胞坏死。诸药合用,共奏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之效。
自拟化痰通络方以息风化痰为主,加以活血通络,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自拟化痰通络方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自拟化痰通络方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缓解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不足之处是缺少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的收集,以及未进行详细的量化观察。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相关资料,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