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红娟 陈军航 朱春山 张 雷 王 涵 刘文举 申艳敏 张艳丽
(河南工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基于“大思政”理念,落实“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政教育贯穿“化工原理”课程全过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到合适的思政切入点,明确教学目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评模式,打造化工类专业“金课”,推动化工原理课程改革与发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3]。因此,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探索实施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根据笔者及其教学团队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化工原理”为研究对象,提出本科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传质单元操作的原理、设备构造、过程计算、操作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与化工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容易实施。
依托工程教育认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推行OBE 教育理念,落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更好地培育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与应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根据国家需要、社会需求以及具体的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4]如下:
目标1.理解并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目标2.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元操作过程的工艺计算,分析其操作特性、影响因素和强化途径等;能对各单元操作过程进行设计和优化;并能熟练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目标3.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精神、思维方式及人文精神等),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专业伦理和道德法治,培养学生责任担当、贡献社会的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能开展自主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成为主动高效的学习者。
经过教学团队的长期教研实践,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内涵总结、归纳如表1 所示。
表1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内涵
比如:在绪论中讲到“化工原理”的发展史以及对化工工业的贡献时,选择性的切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或杰出成就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5-7]。在传热中讲到换热器时,介绍青藏铁路工程中用到的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低温热管技术。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讲到相应的单元操作发展史时,我们会以短视频的方式穿插科学家曲折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在科学道路上的奋斗历程,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发学生对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的思考。在介绍吸收、蒸馏等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除了结合典型环保事件外,辅以相应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环保、健康和安全理念教育,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职业素养以及绿色化工的理念。化工原理中的计算方法极其丰富,试差计算是单元操作过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试差计算过程是不断趋于真值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及工匠精神,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化工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哲学的观点剖析所学的知识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抓住课程内容的脉络要领,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每堂课设置一明一暗两条教学线索,让思政教育无痕迹地贯穿在知识点的教学中。明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及其合理拓展(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以及该知识点解决的工程问题;暗线是课本上未提及的与相关知识点关联的科学思维和课程思政元素。本课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活动流程如表2 所示。
_表2 课程活动流程
本课程的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各个环节,且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课程活动流程相适应,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课前:教师精选与章节内容相关的思政素材发布到学习通平台,将典型榜样、思政故事或问题探究融入知识点,让学生在预习知识点的过程中进行思政熏染。
课中:教师将设计的思政内容以画龙点睛、隐性渗透、正面教育会纪律约束等方式融入到知识点的讲解中,在言传身教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课后:课后作业布置开放性作业题,联系科研、思政、生活等,与已有知识相互关联,形成新的知识构建,并从中贯穿德育教育。
为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课程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法,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标。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采用翻转课堂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团结合作、友善互助的精神;采用师生研讨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责任担当;采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价值引领(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实施过程性考核,采用课堂表现、调研报告、单元测验及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增加思政教育考核要素比例:如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热点问题等案例分析题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代入感和社会责任感。着重考核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价值取向、团队协作”等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课程考核方法及成绩构成见表3。
表3 本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手段如下:
(1)思政调研报告作业评价:通过布置蕴含有思政元素的调研报告,进行思政作业评价;
(2)单元测试思政附加题:单元测试时,增加思政附加题进行考核;
(3)思政翻转课堂评价:教学团队设计了PPT演讲评分表,师生之间进行思政翻转课堂评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
(4)QQ 及微信教学平台反馈及思政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教学平台反馈,思政调查统计情况等,衡量思政教学效果,搜集教学评价意见,分析、归纳和总结,探索和优化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契机,充分挖掘了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