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高校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2021-11-27 13:33王孟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奖学金留学生一带一路

王孟

(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实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对保持同沿线国家友好、开放和合作的关系,以及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方面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民族高校应肩负起历史使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本文将立足于民族高校的使命和办学特色,从生源输入-人才培养-成才输出这三个维度,对照分析目前民族高校再来华留学生培养现状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寻找差距,并提出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民族高校来华留学生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生源输入: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1.民族高校留学生生源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中国越来越受到海外留学生的青睐。尽管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国,但在愈发激烈的国际留学生市场竞争中,民族高校的留学生招生规模与学生层次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同在高等教育大省湖北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前者为双一流重点大学,2021 年在籍的学历教育留学生为300 余人,其中硕博研究生150 余人,本科50 余人;而后者在籍留学生人数仅为 50 余 人,其中硕士生8 人,本科生40 余人。两校仅相隔一条马路,可排除学校所在城市的区位因素对于留学生择校的影响,普通民族类高校与双一流高校对于来华留学生吸引力的巨大区别由此可见一斑。

招生工作作为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2]由于我国民族高校在行政管理政策和办学方向的特殊性,招生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招生渠道有限

除了通过政府渠道来华留学,海外学生主要通留学中介机构和学校官方网站来了解中国高校情况及其国际化办学项目信息。中介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因此绝大部分民族高校为了保证招生工作的严肃性,并未选择与中介机构合作,主要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发布相关信息。而与一流大学相比,民族高校在海外的知名度并不高,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来主动获取学校信息的可能性较为渺茫。而大部分民族高校的网站的上展示的资讯较为有限,没有提供多语言界面,网站的更新频率和活跃程度不高,不利于对海外学生全面获取信息。

(2)招生审核标准不严

过少的入学申请人数也给民族高校的留学生招生审核工作带来了挑战。生源不足致使挑选范围有限,很多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学校相关要求,部分学校为了增加留学生人数、拓宽国际化办学经费来源,不得不放宽审核标准。这是造成留学生生源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不仅增加了留学生培养的难度,最终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二)人才培养: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留学生学科基础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本科理论教学

民族高校的留学生多来自于中亚、非洲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基础理论和学科常识的储备较为缺乏。尤其是在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对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的专业课程中,教师往往要做大量的解释或删减较难的内容,从而造成课堂进度延后,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各国外语教育水平的差异,留学生在英语的实际应用方面也表现的参差不齐。母语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即使在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部分学生的英语通常带有浓重的口音,也增加了师生双方沟通的难度。随着授课内容的不断深入,留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大。原先基础就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愈发丧失信心,逃课、逃考、考试不过关现象时有发生。留学生成绩不理想难以毕业,最终影响到学校整体的留学生培养质量。

2.校企合作渠道有限,实习实践活动难以落实

实习实践是高校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有限途径,但目前很多民族院的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占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于留学生的特殊身份,很多企业以信息安全、交流协调工作复杂和审批流程繁琐等理由拒绝接待。另一方面,代理民族地区实践活动安排的旅行社对留学生的保险、门票和服务收费均高于正常水平,再加上留学生中文水平较低,需额外安排翻译全程讲解,且留学生人数太少,人均实习费用会远超正常本科生的实习标准。因此在安排留学生实习实践课程时有很大的难度和局限性。

有限的留学生实践渠道使得学校也仅能提供较为单一和粗浅的实现形式。实践活动多为师生参观企业办公或生产区域、听取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汇报讲座等,留学生无法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和锻炼实践。然而,留学生的中文水平普遍不高,在企业参观、工艺流程的讲解和民族地区文化介绍时,若不配备专业的翻译人员,留学生难以听懂和理解,更遑论观而有感后能写出专业的实习实践报告,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留学生汉语水平较低,难以融入校园

有限的中文水平也使得留学生难以融入正常的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即使大部分民族高校专门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专业课程多为全英文教学,同时出于关爱留学生的考虑,也配备了英语水平较高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部分留学生的依赖思想,使得他们学习中文的意愿反而不那么强烈。他们通常只关注学校发布的全英文通知信息,而看不懂校园内大部分活动和讲座通知,也不愿主动借助翻译工具解读,依赖老师和同学的逐句翻译。

4.留学生资助制度尚不完善,缺乏激励作用

目前来华留学生的资助以奖学金为主,且以政府奖学金和高校奖学金为主,种类和形式较为单一。部分高校的留学生奖学金主要以资助留学生在华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缓解其经济压力为主要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奖学金应有的激励功能。而有的院校对留学生奖学金的评审不严,直接影响了留学政策效果和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3]

(三)成才输出:来华留学生就业出路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毕业后的能力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的需求。调查表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最关注的人才主要分布在国际贸易、计算机、金融、语言、工业设计、法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新闻、机械制造等专业。而留学生由于沟通不畅,信息了解不全,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扎堆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对外汉语等专业上。留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专业知和技术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用人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就业适配性不强。

二、提高民族高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生源输入:增量提质,优化生源结构

1.积极拓展招生渠道

民族高校应积极拓展招生渠道,确保稳定的来华留学生生源。一方面充分运用各种国内外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招生宣传;一方面主动与国际教育组织联系,定期发布招生信息。[2]同时还应做好海外招生推广计划,逐步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招生展览会、招收留学生说明会,提高民族高校的知名度,扩大招生规模。

2.注重招生宣传的基础工作

大部分民族高校在海外的知名不高,因此更要做好对外招生宣传的基础工作。比如精心制作反映学校教学成果、专业课程设置、留学生教育现状和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对外宣传资料和招生简章。注意实时更新学校的官方网站,配以制作精良的视频和图片,并用多国语言全面展示学校的风貌和优势,以便海外的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到学校的信息。

3.严格落实选拔标准和流程

为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民族高校需要对申请者进行严格把关。要认真执行落实《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政策,不可为扩大招生规模而故意降低放松要求,降低来华留学生入学门槛低。[2]招生部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察流程,明确对留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中成绩、入学考试成绩的要求,通过优化考试内容、改进面试环节、加大原有成绩备查、电话问询原就学单位等方式,全方位了解申请者的知识水平、学习潜能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招考到具有潜力的优秀生源。

(二)人才培养:建立有民族特色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

1.设置预科课程,夯实语言和学科基础

针对留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开设英语补习班,要求部分学生在低年级选修相应的基础英语课,为高年级用英语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同时鼓励学生课下寻找语言学习小伙伴,互帮互助。

而针对部分学生数学、统计学等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薄弱的问题,留学生的培养单位要主动联系相关学院,开设高等数学预科班。留学生先经过预科阶段的集中学习,通过相关考核后再进入正式课堂中学习,有助于学生尽快跟上班级进度,找回自信。

2.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和考核方式

基于留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性,任课教师应既考虑到留学生个人的特殊情况,又结合不同专业教学大纲各章节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优化课程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团队竞技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放弃任何一个基础薄弱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去。同时,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重视过程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3.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提高对留学生的中文能力要求

中文水平的不足将极大限制留学生在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在低年级时就督促留学生尽早参加汉语等级考试,将考级成绩纳入毕业要求。同时,部分实验课程可要求学生使用中文软件,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熟悉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另一方面强化中文的应用训练,帮助他们尽快的融入中文的语言环境和业务情境中。

民族高校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过程中,应树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意识,注重文化熏陶通,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融入到汉语课程中。同时,应充分利用民族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开设种类丰富的文化类选修课程,多维度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风俗,例如“少数民族茶酒文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等[4]。而趣味性与参与性更强的实践课程,如书法、国画、剪纸、中国武术、简易太极拳等,则更容易让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更直观的理解和兴趣。

民族高校招生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能歌善舞著称,可以通过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吸引来华留学生主动探寻、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定期组织开展留学生文化节等活动,让来华留学生也有机会展示自己国家和民族独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和音乐舞蹈。通过中外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外国民族青年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纽带,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4.优化实践实训课程安排,突出民族特色

民族高校在设置实践课程的培养方案时,可以积极邀请有涉外业务的企业参与其中,根据其将要展开的跨国业务,从语言能力、专业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企业对国际人才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课程。同时,通过聘用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建立更加密切的校企联系,开发更多适合留学生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

针对留学生外出考察费用较高的问题,可将来华留学生混编在普通学生的实习实训之中。这样既可以摊薄留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本,又可以增加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在相对陌生的实习单位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增强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同。

而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接触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之一。民族高校应充分利用在自身各民族地区的师资和校友资源优势,组织留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参加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5.完善奖学金激励制度,多维度考察留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留学生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其评定指标必须要能激发出留学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思想动力。奖学金评价指标应同时兼顾学术科研表现、德行、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将留学生的道德品行考核放在奖学金评定的首要位置,尤其留意其对我国大政方针和国际外交理念认同度等方面的态度。对于发表不当言论、做出不当行为的留学生,要坚决挡在奖学金门外,确保获奖对象观念正、品德优、素质高。同时,奖学金评定也应注重过程导向,对在某段时间内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也应予以奖励激励。[3]

6.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留学生远离家乡在我国留学,本身面临离家远、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较大、经济压力等许多问题。因此教师们在授课中,应对国际学生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教师要主动了解留学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学习特点,及时把握留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和提问讨论。多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情绪,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全英文教学模式与留学生活。

(三)成才输出:提升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

1.积极推进留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解决来华留学生就业问题是提升留学生学历教育服务满意度、吸引来华留学生的重要路径。“高校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过程中,把学术教育和就业服务结合起来,既符合国际化人才建设的需要,又符合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所在”。[5]高校要为来华留学生尽可能提供全面的就业咨询服务。就业指导老师要主动帮助留学生发掘自己的特长和职业兴趣,引导他们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学校还应适时提供就业指导课程,帮助留学生从撰写中英文简历、提升面试技能等方面做好相关求职准备,提升留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2.拓展留学生就业信息渠道

民族高校应该主动考察周边企事业单位,特别关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相关业务的企业,了解对方人力资源信息和对外籍毕业生的需求,与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同时,要掌握历届留学生的毕业去向,了解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并与之双方保持联系,逐渐搭建起活跃的校友资源和企业资源网络,进一步为应届留学生提供广泛、及时有限的就业信息渠。

结语

民族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建立的,其创建目的有两个:一是服务于民族工作,二是服务于教育工作。民族高校应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肩负起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输送优秀国际化人才的光荣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奖学金留学生一带一路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