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心理素质的优化

2021-11-27 09:36:52王锐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奖惩教务心理素质

王锐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地方,是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主要基地,与科研机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开展教学活动,也开展科研活动,高校培养的人才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速,人们对人才的质量也越发重视,这就必须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心理素质良好,高校教务物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才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对高校管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管理的质量、管理的执行效率,心理素质好,管理能力就高,管理效果就突出,心理素质对工作成效具有显著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决定成败,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容易接受外界事物的变化,容易平衡好客观和主观的矛盾,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顾全大局,善于解决人事矛盾,能够协调好人际关系,能够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能够发扬民主作风,注重平等,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善于学习,善于自我激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些都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才能够适应变化,胜任工作,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思想认识高度,具体来说,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可以分为若干个大的方面。

首先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热爱本职工作,对高等教育事业有高度责任感,有愿意为之奋斗的勇气,这是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价值、了解其特点,能够爱岗敬业,能够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效率,能够合理看待别人和自己的差距,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与一般教师不同,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一般不进行职称评定。每天工作时间固定,晋级难,工资提升速度缓慢,很容易导致高校教务管理的人员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影响工作积极性,不认真工作,经常犯错误,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淡泊名利,不爱慕虚荣,心态良好,甘于奉献,不进行没有价值的攀比。

其次,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能够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锐意进取,能够把新思想新方法用于教务管理工作中,否则会由于因循守旧影响高工作,破坏教育的改革,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善于创新、善于接纳新事物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备的优良品质。

最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需要与各个教师、教学部门、行政部门进行沟通、进行合作,具有显著的社会工作的特点,必须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良好的心态,能够解决好复杂的人际矛盾,要多角度、全方位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以便于能够很好与其他人员和部门进行沟通。

二、高校管理人员心理素质优化途径

优秀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变各种突发事件,能够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优化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积极迎接挑战,做好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取得师生和职工的信任,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进行,要愿意付出,能够尊重老师,理解职工的需求,同时能够被其他人理解和尊重,能够合理评价别人的工作成绩,也能够使自己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有专业性,有技术性,还具备科学性,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体现责任心,具有事业心,需要不断钻研业务,需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不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在奖金、福利等方面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不能够公正对待一些事物的变化,最终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优化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有多个途径,每一个途径都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

(一)建立信任,充分理解和支持

信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必须充分理解和支持,信任他们的工作能力,信任他们的工作态度,使他们能够在心理上消除自卑的状态,能够满足他们希望获得尊重和信任的要求,能够理解他们工作的难度。高校领导者要在政治上、生活上、业务上做好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关心,积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促进其进步与成长,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其爱岗敬业的水平,通过吸收入党、送出去深造、选为干部等方法,对其进行鼓励,引导他们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尽量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为他们排忧解难,避免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使他们的工作条件得到优化,工作环境良好,遇有合适的机会,鼓励并支持他们进行进修,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提高包容度,广大师生应该支持、配合他们的工作,使他们能更加乐于奉献,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断产生新的工作成果。

(二)加强培养,实现预期的目标

由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没有教师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多,参加培训的机会少,进修的途径狭窄,容易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作为高校的领导者,要注意改善这方面的条件,通过设置合适的目标来指导他们的工作,促进其进行自我提升,要把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与高校的管理目标进行挂钩,通过实际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按照个人担任的职务和应该具备的工作条件,对其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实行聘任制,优胜劣汰,使其工作能力得到中肯的评价,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要把工资、奖金与其职务和工作业绩进行挂钩,要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知识储备水平,提高其实际工作技能,也可以为高校管理人员设立技术职称评定方法,使他们工作有愿景,要把其政治品德、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作为重点的培训目标,使其认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三)适时奖惩,提高工作积极性

奖励和惩罚对于修正工作人员的错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的作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要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奖惩,使其能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工作上能够主动修正错误,提高工作成效,不会因心理素质发生显著的变化导致教育工作受到影响,在教师节等特殊的节日,要对工作有成绩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委以重任,提升级别,选送出国或其他优秀高校进行深造,进行挂职锻炼,使其获得足够的荣誉感,激发起奋斗的意志,使其愿意提高自己,愿意修整错误,愿意积极学习,心态越来越良好。当然,奖励要注意时效性。同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够奖励太多,奖励太频繁,也不能够惩罚太严厉,总而言之,要以适度为原则,奖赏是为了提升工作效能,而不是为了其他目标,奖惩是为了提升其工作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是为了起到鞭策作用,奖惩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包括物质奖励,更要运用多元化的精神奖惩措施,使其心理素质能够稳定,不会因为某种不满而导致心态发生变化,奖惩可以使用警告、扣发奖金、降级降薪、破格提拔等多种方法,当然如果造成严重的损失、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时候,也绝不能放之任之。

结束语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对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才能够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教务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必须良好,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够接受新事物,能够协调好人际关系,能够不断加强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通过适当的奖惩措施,对其工作产生促进作用,对其心理素质产生平衡作用,社会各界都要重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问题,不断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其心理素质优化,为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奖惩教务心理素质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6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播力研究(2019年8期)2019-03-20 10:58:14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长江丛刊(2017年10期)2017-11-24 21:42:52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