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效应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应用

2021-11-27 21:20郑加利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效应中职

郑加利

(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山东 日照 276800)

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常会抱怨中职生问题太多:“太难管了”、“上课没几个听讲的”、“费心费力也不见效”……这些教师在对中职生的教育教学中常有无力感与匮乏感,甚至产生职业倦怠,以至于有些教师放弃了班主任工作,甚至不愿意在教学一线任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教师没有深刻认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更不用说主动运用心理学效应助力中职生的教育和成长了。下面,我就从中职生存在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在中职生教育中应用这些心理学效应进行阐述。

一、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在心理上已经产生了很多不好的自我意象,在学习动力和自控力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心理压力也很大。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同缺位,自卑感强

中职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由于家庭环境、成长因素的原因导致学习能力较弱,再加上部分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缺失对此类学生的教育辅导不足,缺少适时的激励与肯定,学生这才无奈之下才进入职业学校。同时,由于社会当前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使得中职生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影响自我认知。

(二)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不是遵循自身的意愿选择的专业。因此,入校后很多中职生觉得所学专业自己并不感兴趣,也没有相应的学习动力。甚至一些学生本身就对中职教育没有明确的认知,认为自己来就是混日子,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在未来也不一定派上用场。最后一类学生,由于对课程没有仔细的分析,所学课程中恰好是自己弱项的专业,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学习兴趣,也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心理活动频繁,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中考的失利,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产生了怀疑,此时学校与家庭要给予充分的关爱与帮助。倘若一味去责备,就会使得学生陷入长期的自卑、彷徨,甚至导致他们情绪反常。还有一部分中职生来自单亲家庭,没得到正常的父爱或母爱,敏感多疑,不能良好的去接纳老师与同学,长此以来就会恶性循环,对学习活动充满抵触心理。

(四)就业缺乏优势,心理压力突出

当今社会,公司企业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甚至出现大学生遍地走的情况,中职生迫于求职压力,于是就选择参加春考、单招、成考等以取得更高学历,但在社会的生活压力下,不少学生往往中途放弃,更感到前途渺茫,内心焦虑。

二、心理学效应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应用

面对中职生的现状,特别是心理问题突出的情况,中职生教育管理并不能单单将教育活动刻板地停留在单向教育管理上,应该充分基于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实际的心理活动情况展开教育管理。笔者尝试将相关的心理学效应融入到中职生教育管理中,以此来帮助存在心里问题的中职生勇敢面对学习生活,并在中职学校的管理中开拓一条中职教育新方向。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暗示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曾进行一种心理测试,首先先向学校获取一份学生名单,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告知学校,此份名单中存在几个天才学生,但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展现出来他们的天分。但实际上这几名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测试方随意在名单中抽取出来的。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这几名被抽取出来的“天才”,学习成绩竟然有了明显的提升。

中职生本来就是在初中时缺爱的,作为职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运用好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上课时给予更多的同学以关注,单独交流时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发挥教师期望的影响,寄予每个同学更大的期望,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通过对学生表示肯定以及鼓励等行为,会使得学生产生被重视的感觉,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刻苦,进而取得好的成绩。

(二)从众效应:环境育人

我国有一个有趣的成语,叫作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称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中很容易受到大众舆论的干扰,进而被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所左右,这种心理倾向就是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带给笔者的启示是:中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群中从众效应的积极方面,可以首先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渗透这种思想,紧接着就要对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进行教育,以点带面,组成坚强的堡垒,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对症下药,讲这种风气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免学生在这种不良风气形成错误的从众效应。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打造风清气正的班级环境,学生们在班级中就会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责任分散效应:分工明确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家住纽约郊外的一名黑人女子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遇到亡命之徒。当她绝望地喊“救命!”时,周围有住户听到外面的喊叫声,于是开窗查看,凶手吓跑了。但当该女子庆幸自己幸免遇难的时候,凶手又返回作案。黑人女子再次惊恐的呼喊周围的其他居民又打开了灯,亡命之徒再次逃跑。当她觉得自己终于安全时,在马上步入家门时,凶手再次出现将其杀害。从始至终,周围的居民有很多听到了外面的异常在室内查看,但是却没有向这名女子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没有人报警请求帮助,到了当代,人们将这种原理近似的现象称之为责任分散效应。当责任分摊给多人时,人们往往认为这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去救,不一定就是自己,最终却造成了这种现象发生。

在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需要学生集体去做某一项事情时,往往只有在最后关头才能办好,这同样也是因为责任分散效应所造成的,中职生认为自己不去做,总会有人去做,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班主任可以将任务落实到个人,有效解决问题。

(四)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法国历史上有一个典故,说失了一颗铁钉,遗失一个马蹄铁,折戟一匹战马,战亡一位将军,打输一场战争,灭亡一个帝国。一个帝国的灭亡原因竟然是一位将军的马的马蹄铁的一颗钉子造成的,这就是人们所长提及的蝴蝶效应。但这确实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并具有存在的理论基础。

负责任的中职教师需要在学生管理中防微杜渐,时时注意微小的变化,及时修补,因为意见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不及时制止,就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最终造成班集体出现一些大问题。

(五)结伴效应:提高效率

结伴效应的含义是由两人及以上人数都在进行一项活动内容时,他们之间是会出现刺激性作用,提高活动效率的。例如:学生在一起打游戏时,获得的快乐是成倍增加的。

中职生本来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初中的时候是比较孤独的,他们因为学习成绩欠佳,很难在班里受到重视,进入不了班级的核心圈子。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多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利用结伴效应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形成。

(六)禁果效应:变堵为疏

禁果效应,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人性就是越不让触碰的东西,人们的好奇心就会趋势人们去触碰,不管结果是好是坏。

针对中职生的教育管理,学校和教师往往把不好的东西统统当作禁果。但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激发了技校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好的东西"的吸引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适当的放大"禁果",变堵为疏,以柔克刚,能对学生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针对中职生“早恋”问题就可以运用禁果效应:一味地禁止会激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反而使两个人走得更近。要是像“大禹治水”那样,重视对中职生青春期教育,正面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恋爱、早孕的庐山真面目,则可以减少他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进而减少早孕等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最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论

总之,作为一名称职的、甚至是成功的中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运用好心理学效应,助力每位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巧妙地解决新时期学生心理特点引发的“教育难”、“管理难”的难题,使得教育教学工作更高效且实效。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效应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死海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