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研究

2021-11-27 21:40苏晓轶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常态共同体

苏晓轶

(1.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2.山东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 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且将其写入党章,2019 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和现实命题,高校是广大有志青年成长的摇篮,探索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

“常态化机制”,顾名思义,就是经常开展某项工作的机制,通过制定制度、执行制度保障监督,使之成为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达到预期效果。常态化教育就是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是教育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下功夫,在“化”字上做文章,将教育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教育,处处有教育,事事见教育,时时都教育。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是指通过预定的程序、规则和方式,确保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正常开展,并且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常态化教育机制具有持久性、规范性、系统性等特点,能够保证教育具有一种持久的有效性。

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具有时代的必要性。首先,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是立德树人、防范国际国内分裂势力的需要。高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常态化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激发他们维护团结稳定、传播正能量的内生动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自觉捍卫国家统一,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并愿意为维护国家完整统一作出贡献。其次,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不可动摇的主线,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民族情感的交融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2]。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提高中华民族各成员的团结互助意识,在互嵌式学习环境中消除陌生感,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大学生意识到民族团结是新时代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再次,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网络时代大潮中,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错误思想不断渗透意识形态领域,混淆视听,干扰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在校园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既是新时代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知网检索平台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从2018年至今,共有33 篇与主题直接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其中22 篇是以民族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文献大多出自民族高校的学者,研究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例如,以思政课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3][4],或探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联系[5][6]。民族院校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科研投入不断加大,跨校合作层出不穷。在课程创新方面,北方民族大学将思政课搬上舞台,运用鲜活的表演方式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场景[7]。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近10 年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文章数居全国高校之首[8]。这些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民族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践行中,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笔者发现,普通高校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少,有些人甚至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只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民族院校的工作,这反映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学者曾对东部地区4所大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利用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识不够;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平衡;大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9]。

三、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的路径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核心工作来抓,将有关要求具体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教材建设上、教学方法上、教育生态上、教育政策上,真正肩负起研究阐释、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使教师成为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力军、示范者,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0]。构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内涵。

(一)组织引领教育常态化设计

1.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必须由党委把握方向,统筹谋划。高校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关键在党委的领导。党委要对上级文件精神传达清晰到位,组织各部门认真学习,每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将常态化教育机制的建设作为党委年度党建和行政工作的要点,对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体系。

2.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合力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多方发力,多部门协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写进责任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进教师培训和各级干部培训中,提升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对全体教职工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进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方面,写入培养目标,并且配套进行相关课程改革;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引导和支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选题列表,加大科研资金的支持;联合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有效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引领。

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主线,形成党员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家庭、进网络,带教风、带学风、带团建的“五进三带”全过程引领。大学生党员是活跃在高校中的青年先锋力量,让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青年投身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之中。充分利用高校理论学习、教学和研究的综合优势,提升党课团课培训和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的内涵;创新党课团课形式,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自觉,推动实践自信。

(二)思政引导教育常态化理念

1.思政课守正创新。从课程设计来看,需要建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思政课程体系,营造乐学、真学、勤学的学习氛围,采用“滴灌式”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教学方式方法来看,应丰富课堂形式,借助模拟实景VR 平台展示我国历史、地理、文化特点,突出展现各民族共同奋斗的伟大历程。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基地、特色实践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开展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2.课程思政激发共情。专业课具有激发共情的三个因素,即授课主体的可信赖、授课内容的吸引力和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可信赖表现为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导师,是大学生最交心和信赖的人。大学新生入学后有专业导学课,这是专业课教师利用课程思政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课”的绝好时机。吸引力是指专业课的知识是大学生产生创造力的源泉,相对于通识课程,专业课的出勤率高,学生注意力集中。实践性是指专业课程是大学生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领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方向。基于以上三个因素,专业课教师要积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选取各民族的实例丰富课堂内容。倡导授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与学生的共情。

3.“铁三角”协同育人。高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机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铁三角”,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是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需要教师拥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及学术素养,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文化水平的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熏陶、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引领,辅之以辅导员的生活关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大循环。

(三)团学熏陶教育常态化效果

1.关注团学组织选人用人机制。大学的团学组织是大学生锻炼社交能力和拓展交往视野的平台,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民主、公开、公平的学生干部选拔体系是团结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高校团学组织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点和特殊性,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比例,这将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学生在实践中切实理解“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2.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依托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提供鲜活的佐证,深化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进而产生反哺社会的热情,达到教学共情,使之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可以参照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的模式,组织开展形式灵活的“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教育知识竞赛”,并将其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

3.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多维宣传平台。高校可以打造适合大学生的多维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浸润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推送国家政策大事、重要会议精神,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事迹,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开展活动,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媒体技术,使用H5、短视频、Vlog等当下流行的技术和大数据支持平台,与广大青年学生加强技术互动。

(四)社会践行教育常态化实践

1.通过党团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修养。党团教育实践主要是从思想引领方面展开的,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民族节日图片、民族交往图片和民族人物图片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及风貌宣讲,民族博物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都生动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深受同学们喜爱。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在规划设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新方向、新主题写入社会实践指南,鼓励大学生以探索民族团结路径与方式、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选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深入的田野调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切感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3.通过实际工作,激励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实践。当大学生步入具体岗位,这是他们将思维意识、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反哺社会的时候,也是良好的大学教育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学校接受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大学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发挥建设者作用的同时,也会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意识外化为行为,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作用也将得到发挥。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重要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会使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基本的文化认知上升为自觉的行为准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教育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常态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民族团结教育融于数学教学的思考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5+2”“白+黑”是否应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