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加强“学理性”社会思潮教育的思考

2021-11-27 18:52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政

孙 杨

(1.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公民道德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重庆 401331)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如何切实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并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引领广大青年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政课“入脑”、“入心”实效的关键。因此,需要强化高校思政课社会思潮教育——尤其是“学理性”社会思潮教育——为学生们解疑释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一、高校已成为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中国的社会思潮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社会思潮的主要载体是知识分子,高校既有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又有知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的年轻大学生,高校作为知识分子聚集的主要场所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自然成为多元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酝酿、发酵、传播的集散地,所以高校历来是社会思潮最活跃的地区。大学生置身其中也容易接触并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互联网、手机通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也给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大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和方式趋于多样化,表达内容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这无疑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激发学生对现实的关切。便利的网络环境和新媒体、自媒体的爆发也促使舆论信息发布扩散更迅速,社会思潮交锋碰撞更激烈,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表达权滥用、谣言横行等问题。不可否认,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的非主流思潮和极端思想较易影响青年学生们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增大了他们对真伪信息和善恶现象的辨别难度,不仅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不利影响,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事实上,高校已成为多元文化和各种网络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

一些错误思潮在我国高校中的渗透、演化,已经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反映,甚至出现了某些以所谓“学术自由”为名诋毁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行为。当代社会思潮内容和视角的丰富多样,无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多向度思考。但其中消极的方面,如淡化理想、价值虚无、个人至上,以及对党和国家、社会的偏差认识,这些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良莠不齐甚至各种异质性社会思潮甚嚣尘上,不免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会进一步危害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化、异质性的现实,准确判断各种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立场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及影响,辨正误、识良莠,进而有效抵御及消除错误思潮的危害,已成为关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任务。

与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异质性社会思潮,其实质是就当代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悖的主张,否定、解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意图争夺有关中国发展和未来的话语权。异质性社会思潮的相悖理念与价值取向很可能通过影响青年的价值取向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指出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1]“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这就需要强化学理化社会思潮教育,引导帮助广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对于异质性社会思潮而言,更需要“明辨”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2]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思潮教育,必须对异质性社会思潮予以足够重视,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本质进行深刻辨析,对社会热点、难点及敏感问题进行透彻理论分析,直面各种异质化社会思潮的挑战,进而引领社会思潮。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以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思政课程是影响和感染青年学子的重要思想平台,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思想阵地,更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今社会思潮争论的学理基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严峻挑战——引导大学生从知识与学理、理论与现实层面认清不良社会思潮的本质,揭示其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其负面影响。

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尤为关键的是抓好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不可否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表面化——理论讲授局限在常识性或经验性的思维层面而照本宣科,或是片面追求课程内容的“通俗易懂”而放弃对理论的深入探究,人为增加故事性的内容;教学过程形式化——为了抬头率、认可率而过分注重教学的形式创新,过多使用娱乐元素的教学活动,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弱化和理论短视现象,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放弃意义追问等这些问题都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在理论素养、思想定力与鉴别力上表现出不足,进而在面对某些错误思潮难以辨别甚至会产生一种温情主义的立场和态度,例如已经被多次“点名”批判的所谓“普世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发表的一系列辨析和批驳“普世价值”思潮的文章,致力揭示所谓“普世价值”的政治指向,厘清“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本质性区别,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但是部分青年学生仍对“普世价值”存在模糊认识以及一种非政治立场的温情主义倾向,甚至认为“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并无区别,所谓“区别”不过是一种政治性的意识形态说教,这样的观点和认识无疑会再一定程度上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是可能对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带来颠覆性的危险,这也并不是危言耸听。

应对异质性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强烈冲击,尤其需要展开并强化“学理性”社会思潮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这也是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重中之重。

三、强化“学理性”社会思潮教育落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力求达到的教学效果。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新情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入脑、入心、入行”的教学实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能力,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以“真懂”即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作为“真信、真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解答现实问题中使学生从理论本质和逻辑上“真懂”马克思主义,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进而掌握理论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并提升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理论素养首先就要求强化课程内容的“学理性”。笔者认为,“学理性”中的“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其继承者们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积累、创造,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所谓强化理想的“学理性”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一方面应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注重经典著作的阅读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课程内容加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与文献解析环节,实事求是地传播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切身感悟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既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情感和科学信仰,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另一方面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置评析社会思潮的切合点,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理论剖析,围绕认识与评价社会思潮开展社会思潮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思政课应当自觉弘扬的教风,是思政课能够“解真惑、真解惑”的前提。思政课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提高理论深度,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整体的眼光、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态度认识中国的历史与基本国情,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来之不易,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客观、公正、全面地对社会思潮展开评析,直面现实、以理服人,以此来应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教学设计上要增强解惑之实,充分聚焦学生普遍关注且一时难以解开的思想“疙瘩”和理论“扣子”,为广大青年学生排除“理论之忧”,解除“思想之难”。任何思想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得以更鲜活地表达、更生动地阐述,才能更有力地“铸魂”。我们应当基于扎实的学术探索和深切的现实关怀,以知启德、以学弘道,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说服、启迪学生,实现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的深层融合,在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求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关于提高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的教学探索颇多,比如翻转课堂、手机互动、影视赏析、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经典研读交流等创新手段被应用于教学。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课堂“动”起来,对于“学理化”社会思潮教育同样适用。强化“学理性”内容与创新性教学并不冲突,恰恰相反,创新性教学以是内容为基础和核心的,要使思政课入脑入心,必须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紧密联系实际的思潮评析,以及更具针对性且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提升课程亲和力,更有助于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去“真学、真信、真用”,更是避免了过分重视形式创新而导致的思政课“去学理性”的隐忧。

通过经典文献解析、思潮评析等内容强化课程内容的学理性,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学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这绝非仅仅是一个教学技法问题,它是教师理想信念、知识素养、教学能力的综合展现。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的领导的坚定信任,没有厚实的思想理论、知识储备和家国情怀,再好的教学技法也不可能得到良好运用进而激发出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专门阐述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意义也在于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性、不可替代性作用。

思政课要实现政治引导作用,必须在思想深度和理论透彻上下功夫。如果仅仅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抑或是表面化、形式化的所谓“创新”,是无法适应与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的主要功能的。“内容为王”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经典文本有准确而深入的把握,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切实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才能站好三尺讲台,以理服人,真正地为广大青年学生排除“理论之忧”、“思想之难”,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

更好地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这种思想体系鉴别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这种斗争的核心是思想理论的斗争,它总要以学术争鸣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在知识分子群体传播,然后再逐渐蔓延渗透到社会大众中。就社会思潮的传播途径来说,作为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以此来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也势在必行,社会思潮教育也应在高校教师(并不限于思政课教师)中进一步推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承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最大的人生际遇。如何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书写出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和民族重托的人生答卷,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3]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直面异质性思潮加强“学理性”社会思潮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对错误思潮鞭辟入里的评析并深入揭露错误思潮的本质,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澄清是非界限,旗帜鲜明坚持真理,更充分地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政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