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悦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战略布局,也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第一次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首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关于“科技”的论述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为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前,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第三阶段为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断。
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1956年,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同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实施。1963年,毛泽东在听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他指出:“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2]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里将科学技术现代化提升到了“四个现代化”层面。1975年,邓小平等人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自力更生阶段。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指出,在十二年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在国际合作中按照力求自力更生的原则进行,虚心地学习外国长处,使国家在科学技术事业方面建立起自力更生的基础,在某些重要的和急需的部门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特别是在国防尖端科技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例如: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
这一阶段,理论界主要围绕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例如龚育之(1961)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生产之间,既存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生产的依赖关系”[3],又存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3],即自然科学能动地作用于生产。19世纪70年代中期,理论界围绕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龚育之经过系统研究,认为1975年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但学界仍有不少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甚至有学者指出,生产力就是科学的观点是修正主义的谬论。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4]1988年,邓小平将科学技术提升为第一生产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从两方面进一步阐释:第一,科学技术的革新能创造新兴产业。邓小平指出:“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5]这就要求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家。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5]这要求提高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以调动积极性,让他们作出更多贡献。
江泽民与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革命性推动力量,发展问题的解决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胡锦涛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学技术推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自主创新阶段。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方针,要求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国防、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例如:大亚湾核电站、“天河一号”计算机、航空母舰“辽宁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卫星等。
这一阶段,理论界主要围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学界基本持一致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对生产力起重要作用。于光远(1991)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现代命题,它并不适用于社会发展的一切历史时期,它适用于二十世纪下半期新一轮产业革命后的现实世界;并且科学技术不是和生产力三要素并列的要素,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或者结合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就成为生产力。”[6]因此,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刘国光(1991)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强调了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或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相比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与原来生产力学说中只讲科学技术是渗透在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个实体要素中的生产力‘因素’相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7]龚育之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生产力发展而作出的新概括。龚育之(1991)进一步指出:“生产力三要素说的公式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不是作为第四项加到这个公式中去,而是作为乘数乘到这三项上头。……因为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这个乘数增大越来越快,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成为‘第一’。”[8]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作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重要指示。这一指示的提出与系统阐述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习近平首次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全面创新的核心。2014年8月,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9]2014年10月,习近平在致浦东创新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10]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比喻为“历史的有力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科技焕发出更强大的推动作用之际,习近平要求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科技创新置于全面创新的核心位置。
其次,习近平首次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升到理念层次,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入21世纪,创新成为党和国家使用得最频繁的词语之一,但多数使用语境为实际工作层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将创新提升到理念层次,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引着具体行动。发展理念是国家总体发展的指导思想,对问题的解决与制度的建设起先导作用,在整体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宏观指导作用。因此,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念先行,率先提出创新发展理念。2015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1]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推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的问题。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创新动力论开始受到关注。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首次提出了“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重要论断。习近平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2]2015年11月,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自立自强阶段。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3]。这是我国首次将“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科技发展水平从“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领跑者”。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知识产出大国,量子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和5G加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全面创新的核心。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开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其二,习近平首次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加快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创新,全面创新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尚未能与我国的发展形势相匹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因此,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马克思关于创新的论述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展开,属于经济领域。溯源“创新”可知,马克思没有直接定义或使用过“创新”一词,但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创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马克思可谓创新理论的先驱和开山鼻祖。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4]这里,马克思将科学技术作为决定劳动力的因素之一,说明了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
习近平开拓了创新涉及的领域,要求推进全面创新。新发展理念不仅对经济发展起理念引领作用,而且引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居于新发展理念首位的创新必然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因此,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科技创新居于全面创新的核心位置。习近平突破了马克思将创新主要理解为科技创新的观点,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但习近平没有弱化科技创新的地位,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他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1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11]。
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全面创新的核心,这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开拓。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起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给经济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逐渐起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定位也从“属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变为“全面创新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定位的每一次变化都源于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革命。19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爆发,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0世纪,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习近平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全面创新的核心。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对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回应,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突破与开拓。
科技自立,要求创新基础科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基础技术、非对称技术和前沿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纳米科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但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进入21世纪,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成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补齐基础科学研究短板成为迫切需求。
改革开放前,我国独立完成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基本上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和产品出口国之一,形成了国际大循环为主的“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发展格局。在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对外依赖过渡的问题,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就是我国是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但并未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发展受制于人。进入新时代,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力,必须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针对产业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实现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科技自强,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技领跑。举国体制是中央凭借完善的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地统一动员和调配资源,快速发起行动。改革开放前,我国将举国体制应用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工程上,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保障了国家安全。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不再直接在行政上隶属于政府,政府也不能直接以行政命令指挥企业生产。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2015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重提举国体制,他指出:“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15]。新型举国体制有助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的组织者,能够加快解决制约国家发展的难题,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指明科技创新的方向,确定科技创新的重点。
首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2020年,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离不开科学决策、人力支持、协同合作、体制支撑,这些正是举国体制能够提供的。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与改革开放前的传统举国体制最本质的不同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传统举国体制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新型举国体制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利用政策引导,通过协议或合同,吸引资源,调动企业与科研人员参与到科技创新中。
其次,实现科技领跑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补齐科技短板,完善科技创新链条,实现科技自立,而且要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建设科技强国。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有助于引领科研工作者们积极开辟“无人区”,培育科技新的突破点,在新领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例如: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嫦娥五号进一步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宇宙演化的探索,这是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下自主创新的典范。
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从依靠后发优势到依靠先发优势转变的战略支撑。改革开放后,我国依托后发优势,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力逐渐提高,综合国力显著上升,成为“世界工厂”。但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伴随着风险与挑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并不能为我国发展带来持久安全,究其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自身完成发展后并不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的桥梁,例如,美国以贸易战的方式遏制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作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难以引进,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变被动为主动,掌握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16]。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避免受制于人,保障经济发展的持续安全。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位列其中。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努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一以贯之的重要任务。新中国过去七十年的不断奋斗,使中国成功跟跑世界科学技术。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中国必须看准方向,超前布局,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基础研究、具有前瞻性的前沿技术和具有战略优势的非对称技术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努力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并跑者”与“领跑者”
进入新时代,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发展过程中依旧蕴含着风险和问题,例如2020年受全球疫情冲击,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企业经营困难突出。面对国内国外变化,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11],这说明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是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即将迎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首先,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从规模扩张型发展转向质量提高型;是以绿色为普遍共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开放为必然要求的发展,立足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共享为发展目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性化需要。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是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从中国规模向中国质量的转变。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研单位和企业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比率,这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最后,科技创新能引领高质量供给与创造新需求,实现供给质量提升与需求结构调整,能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是国家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从物质层次看,人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生活水平达到现代化水平,实现物质富裕;从精神层次看,人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达到现代化水平。无论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技创新。2020年,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17]习近平关于科技的重要论述回答了发展科学技术为了谁的问题,明确了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人民,人民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得者。这一观点内嵌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价值立场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没有任何特殊利益,一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以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让人民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正如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18]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的转变,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几乎带动了所有行业的改变,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更新快并迅速完成成果转化,给相关产业直接带来颠覆性改变,让人民直接强烈地感受到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例如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成功应用于手机支付、无人零售店、共享单车等,提升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人类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的今天,我国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全面创新的核心,将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仅是为了造福广大的中国人民,而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9]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人类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为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起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重任。一方面,中国的科学技术给予了世界上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另一种选择,也是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的突破性成果,特别是在全球处于领跑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