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2021-11-27 16:31林红举
山西青年 2021年7期
关键词:维修电工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林红举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二十条”)。“职教二十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1]。

一、1+X证书制度在自动化专业应用的必要性

(一)1+X证书制度的出台背景与意义

国家引导和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开设应用技术类型的专业或课程,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职教二十条”第六条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显然,“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1+X证书制度是一项全新的职业教育顶层制度设计,无论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从业人员都需要在职业能力、学习成果等方面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定。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各行各业急需各种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深化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二)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家战略。2015年10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引导一批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3]。同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被确立为河北省普通高等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10所试点学校之一。2020年11月,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作为学校工科专业的自动化专业全程参与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增强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1是基础和保障,是学习专业基本知识,是后续持续发展的根基;X是获得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其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取得某一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掌握该领域某一等级职业技能的标志[4]。在校自动化专业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力争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丰富和完善知识和技能结构,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拓展了就业创业本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促进高质量就业。

二、自动化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方案缺乏有力规范指导

培养方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纲领性的作用,是教师执教的规范性文件。当前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国家层面的相应指导文件,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是针对高职院校的[5]。因此,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1+X证书制度试点存在一定的制约和瓶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二)课证内容缺乏有机融合

自动化专业课程包括公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缺乏职业道德素养、职业培训课程及职业技能考级培训课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专业课程与获证培训课程无法衔接,存在“两张皮”现象。另外,所修学分和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存在无法相互置换、部分学习内容交叉、重复等。

(三)实操能力缺乏有效支撑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偏低,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淡化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实验设备落后,与工厂实际生产中的设备相差较大;针对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等内容教学条件更是无法满足要求,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乏力。

(四)师资能力缺乏有力提升

自动化专业教师多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往往拥有较高学历,理论水平较高,但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能力提升途径和渠道匮乏,故而双师型师资较少。另外,专业教师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缺乏普遍认同,认为掌握职业技能不及理论重要,存在认识误区,对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缺乏全面了解,缺少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培训等。

三、自动化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调整培养方案论证,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培养过程的总体设计,是规范教学环节、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按照学校“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调研,聚焦行业需求、龙头企业的职业技能现实需求,及时吸收毕业生代表的反馈意见;组建自动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积极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外校教授、毕业生代表、骨干教师等参与培养方案的论证;组织专业教师学习1+X证书制度试点相关内容及理念,了解和掌握1+X证书制度试点出台的意义、背景及要求,衔接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优化课程体系,融入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并遴选好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着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修订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对标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目标考核点,重构基于1+X证书制度的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调适专业课程内容,改变培养培训模式

根据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相关教师深入研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所确定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所确立的能力要求、考核内容等,将标准纳入相关课程的内容改革,使专业与证书的课程资源对接,进而修订课程大纲。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维修电工中级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工、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平台)中级工等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确定为学生备选项目。例如在公共通识课“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中融入“职业道德、职业准则、职业素养”等内容,专业课融入1+X证书制度。以“维修电工”中级为例,“维修电工”中级完成培训目标需大约100学时,将其相应标准内容转化为若干门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为了使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深入开展维修电工中级工培训。为此,组织实习教师研习“维修电工”中级标准,梳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培训内容。理论部分修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路、数控系统等课程教学大纲,做好习题和试题的编制及搜集整理工作,建立试题库,学生通过线上训练,培训维修电工中级工理论考试部分内容;实操部分整合专业实践课“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实习”内容,组织实习教师运用已有的电工实习实训设备进行电气控制接线及故障排查以及基于PLC控制电机的电气接线及故障检修的培训;修订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大纲,改革实验部分内容,将电工仪表的测量使用纳入课程实验模块进行培训等。

(三)调优实验实训设备,改进实践教学方式

在新制定的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学分的比例使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加大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验实训设备购置的论证力度,多争取学校的设备购置费和转型发展专项经费;在实验实训设备缺乏或台套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利用校、院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利用与学校合作办学的“鹏鼎学院鹏英学徒专班”,使部分自动化专业学生在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期间,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和设备进行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工的培训;另外,遴选社会上优秀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进行合作,引进其进驻校内进行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共同培训,有效地使用其设备和师资资源,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使其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实操能力,提高了其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

(四)调强专业师资队伍,改善师资能力结构

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亟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的核心是专业培养与技能培训并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自动化专业采用“新人引进来、老人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首先,针对新招聘的教师,不但学历方面有硬性要求,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也更加重视,尤其是优先引进同时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及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其次,引进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优秀培训教师进行兼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质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型教学团队;再次,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优秀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进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形式,提高其教学、技能培训及考核评价能力。为积极应对学校应用型大学转型,倡导教师参加企业(劳动)实践锻炼,通过相应认证、考试取得与其本人现从事的学科专业、工作岗位一致或相近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构建“双师型”师资,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结合学校开展的应用型大学转型工作,1+X证书制度在自动化专业落地实施,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通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通,搭建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一次通过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维修电工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维修电工的故障排除技能探讨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电源控制屏急停线路的设计思路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维修电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举办“培训进军营”活动暨维修电工技能提升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