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2021-11-27 08:28郑淑华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基地育人

郑淑华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山东 青岛 266200)

引言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板块,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重要影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始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着眼点,全面拓展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的育人内容和形式,我国教育界以及心理学界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以及深入探讨,结合最终的研究结论分析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业压力较大,因此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容忽略。

一、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学生的自主实践是重点,是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得以顺利落实的核心。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对教学纲要的深入剖析,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全面突破传统单一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时,教师需要协调理论与实践两大育人版块,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来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及重点,主要以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正确人生三观的树立、完善人格的塑造为基础,结合教学纲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始终保持积极与正面的心理和态度。学会客观的看待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挫折,始终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并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与其他的教育板块及任务相比,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要求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其中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学生可以主动走出个人封闭的世界,在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完成个人的社会化,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主动向他人学习。有的学者在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工作与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时明确提出,两者之间的结合既有助于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功能的有效延伸,又能够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学生也会学会与他人交流及互动。

二、利用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

尽管有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可以调整育人方向,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但是有的教师教育经验较少,没有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着眼于实践基地的打造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过程。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不够理想,出现了许多方向上的偏差,教育教学质量能量提升速度较慢,有的学生的心理波动仍然非常大,自控能力不足,无法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引导。这一问题的出现既与教师存在关系,也与学生有关。

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师对其的认知不够全面。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很被动,无法主动的与外界进行交流及沟通,存在自卑消极的情绪和心理。学生无法实现自律和自省,对外部环境比较依赖,缺乏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意识比较薄弱,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利用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收获,顺应教学改革的规律及学生自主发展的趋势,灵活利用这一重要课程体系来引导学生、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逐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指导下变得更加自主和自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教师需要拉长战线,注重方法优化和创新,关注对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分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一)深入剖析两者的契合点

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其中,在社会生活中了解道德艺术以及科学的内涵,实现自然、社会以及个人的有效整合,提升学生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能力,关注对学生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的深度分析。这些是开展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的基础所在,学生会变得更加的自觉,能够学会自省自控,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理。教师需要注重对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以及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剖析,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需要以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分析为依据,关注对不同心理教育手段的有效创新,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以及身心和谐发展,保障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的顺利开展为基础,确保两者的一致性以及可持续性。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需要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为核心目标,明确前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坚持良好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而在个人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提升学习能力,彰显个性魅力,学会大胆自信的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这些才是两者的重要契合点,只有始终坚持统一的育人目标,才能够确保对症下药。

(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十分注重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己的关系塑造,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索非常关键,这些离不开社会实践,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咨询,鼓励学生参与劳动技术学习互动,彰显劳动技术教育的价值,关注对不同教育板块以及领域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指导下完成学业以及个人的社会化,学会自主创新,参与社会实践,在小组合作、游戏参与、情境感知中提升个人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些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建立社交关系的基础,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则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学生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学习活动,提升学习兴趣、成绩和质量,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和大胆创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帮助学生主动克服个人的负面心理障碍,激励学生,让学生更加的自信,这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学生也能逐步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学会自我教育、反省和提升。充分彰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育人作用及优势,保证学生有所收获和成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离不开课前细节准备,教师需要确保教学任务一一落实,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氛围民主和谐,主动优化教学环境,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和鼓励,这些都是彰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手段,学生也会更加自信和自主,能够在个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指导下独立安排好个人的学业和社会实践,学习能力提升速度较快,学习基础越来越稳固,逐步树立积极心理品质,尽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成长规律有所区别,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时,教师还需要尽量避免简单直白的照搬照抄,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对不同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尊重学生,逐步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方向,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确保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充分凸显实践课程的指导作用及优势。主动打造实践基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点,这些需要以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契机,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学科教学改革都有非常关键的正面积极作用。

(三)全面优化实践操作活动

不管是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还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工作,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反思,这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自我的前提,对此,教师需要分析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实现健全完整的发展。其中良好个性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各种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分析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背景,促进实践操作活动的全面优化升级,充分凸显实现激励综合实践课的重要作用及优势。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指导下主动与外界进行交流及沟通,检验个人的理论知识,高效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会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在良好人生三观的指导下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必不可少,这是学生社会化的基础和根基,对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和探索,塑造完善的品质。实践操作活动比较复杂及多元,不同活动的作用及价值有所区别,教师需要尽量避免满堂灌和一刀切,分析学生在学生时的薄弱点和个体差异性,针对性的调整育人方略,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自信,了解学生在技术参与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逐步调整育人策略及育人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优势。另外,实践操作活动的全面优化升级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尽量避免急于求成和满堂灌,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在自主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条件,结合目前的教学改革要求来鼓舞学生,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三观,让学生能够自信的表达个人的内心情绪和想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有所区别,教师需要尽量避免简单直白的照搬照抄,分析不同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保障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利用。

结语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以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为依据以及重要手段,深入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的切入点,注重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身心成长规律,确保实践操作活动的全面优化及有效升级。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基地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我的基地我的连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