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应把握的尺度

2021-11-27 00:59
记者摇篮 2021年5期
关键词:巴掌舆论监督类节目

新闻的主要目的,一是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二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节目中,舆论监督类节目在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职能和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舆论监督类节目能够通过记者的调查,发现问题,揭露弊端,可以引起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关注,并推动相关政策的调整。例如鞍山电视台曾经的《舆情聚焦》节目,就被当地称为地方的《焦点访谈》,如今改版为《廉政时空》,但其承担的舆论监督职能仍没有改变。

舆论监督类节目与批评曝光密不可分,十多年的舆论监督工作经验告诉笔者,做好舆论监督类节目要把握好“度”。这个“度”既包括采访中涉及的隐性采访中的“度”,也包括批评曝光角度和深度的“度”。

一、隐性采访中的“度”

做舆论监督类报道不可避免要用到隐性采访,所谓的隐性采访也就是记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以旁观者的身份或者假借其他身份进行暗中调查拍摄的一种采访方式。它的优势之处在于能够突破事实的隐蔽性,真实地再现事物的原貌,把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隐性采访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观察式”:观察式隐性采访,是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现场,不动声色记录新闻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比如在十字路口暗拍闯红灯的行人,在办事大厅暗拍利用办公电脑打游戏的工作人员等;一种是“介入式”:就是记者隐藏起了自己的身份,变成其他的身份,通过偷拍偷录的调查方式进行采访。因此,介入式隐性采访比观察式隐性采访更要注意“度”的把握。如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到超市商场等场所进行隐性采访,或以患者家属的身份到医院进行隐性采访。比如,在做《廉政时空》栏目时,有一期节目关注的是医生收红包问题,记者就是以患者家属的身份深入医院进行暗访的。

另一期节目中,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进入校外补课机构,对校外补课机构的乱象进行了隐性采访。虽然记者可以通过转变身份来进行隐性采访,但并不是所有的身份,记者都可以临时拿来进行转换,比如政府官员、人大代表、公检法工作人员等,这些职务和身份是决不允许拿来转换的。转换身份时,只能“换位”,不能“越位”。另外,在转换身份后,记者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因为新闻事件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记者的介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事件真相,把事实展现给观众,千万不能以自己的言行干扰了新闻事件发展的方向,如何把握介入式隐性采访的“度”非常重要。

二、注意批评曝光的角度和深度

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批评曝光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服务大众。也就是说,在报道中,记者提出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解决渠道,将问题解决。如在《舆情聚焦》节目中,曾经关注了某小区外墙皮脱落,房产和物业管理部门互相推诿的问题。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弄清了事实,敦促责任单位履职尽责,最终将问题解决。这种民生类舆论监督报道,就像一记巴掌,谁被打了巴掌,都会不舒服。尤其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考虑自身的公众形象。在节目播出后,大部分部门都会积极配合,做出整改。节目播出后,也需要媒体及时回访,让事情善始善终。当然,也有个别存在惰性的管理部门,对舆论监督视而不见,那么就采用连续报道,一巴掌不疼,再补一巴掌,直到问题圆满解决。

当然,打人巴掌的时候,必须要谨慎。也就是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适度。很多记者一提到批评报道就很兴奋,拿到线索,就立即冲锋陷阵,但是,打巴掌是讲原则、求技巧的,不能一棒子都打死。笔者觉得批评报道主要应包括两种:一是主动化解型。在进行批评报道时,虽然暴露问题,但不需要置人于死地,如一些民生问题,如果权责明确,只要遵循民意、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就可以了。因为相关职能部门有积极的态度,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二是探讨型,就是遇到一些权责不明确的问题或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就要多听多采访,让不同的声音共同探讨,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多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违法乱纪行为,要态度坚决,绝不姑息。总之,对待问题线索,应该慎重考量,这样有利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在做批评报道时,要做到有理有据、有分寸、有节制。

有理有据,就是在做批评报道时要客观、公正、全面。“揭露”不等于主观批判,所以一定要立足现实,有理有据。同时,记者要增强法律意识,保存好原始采访调查材料。

有分寸,就是在做批评报道时,时刻把握一个原则:揭露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不是将矛盾扩大化、复杂化。要有政治敏感,要有大局观,选题要区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否具有代表性。如果报道的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那么这样的批评报道就背离了舆论监督的初衷。

有节制,就是注重主流,防止批评报道的泛化。主流媒体应该是积极的、理性的,以正面宣传为主。舆论监督类节目应当对社会发展起长效作用,舆论监督类报道不是万能的,批评报道太多或者不当,都会不利于媒体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的发挥。如果媒体以批评报道为特色,就会让批评报道泛化,这样就容易使百姓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社会。

三、结语

舆论监督类报道从选题、采访到后期制作,都必须谨慎细致,做好舆论监督类节目要着眼大局,把握好“度”,只有注意到这些,舆论监督类报道才能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民声民意。做好舆论监督,媒体的声誉和记者的诚信度才会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巴掌舆论监督类节目
“巴掌雨”玩具风靡火星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巴掌云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如何表达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