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新主流电影《长津湖》的上映引领了国庆档观影潮流。新主流电影作为一种媒介载体,能将主流意识形态、商业元素与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再经新媒体的传播,有效传达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新主流电影凭借独特的创作格局占据了主流市场,真正实现了思想和票房的双重主流。文章将研究背景定位在新媒体时代,探讨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与传播机制。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新媒体时代;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03
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作者用影像的力量谱写中国故事,书写共同记忆,传递主流价值,电影也成了实现政治、社会、文化等认同传播的重要媒介。2006年以《云水谣》为代表的主流电影的出现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自此新主流电影以全新的面貌出发,开启了中国电影史的新篇章。2016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带领中国新主流电影走向巅峰,而2021年《长津湖》的上映,更是创下了新主流电影新的票房纪录。纵观新主流电影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壁垒,呈现出了动态流动的特点[1]。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语境下,新主流电影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以及自身的创作特征独占主流市场。
1 新主流电影的特征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新主流电影呈现出商品、艺术品和意识形态产品三种属性,其创作特征体现为大众化、艺术性与主流性。
1.1 大众化:对精英文化的解构
新主流电影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在创作过程中以大众为主要传播对象。新主流电影凭借其生动形象的视听语言改变着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它以构建主流价值为导向,不断解构精英文化,在叙事策略上迎合大众对于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呼唤。新主流电影的大众化主要体现为其以直观性、自然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特点迎合了观众娱乐和审美的需求。
首先,新主流电影所传达的主流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展示了新时期大众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精神层次逐步多元化的状态,是大众主体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所需。其次,新主流电影在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也符合大众趋向,它在题材选择上不同于主旋律电影的宏观叙事,而是聚焦现实生活,从现实中取材,更贴近生活。如电影《中国医生》便是根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医生冲锋在第一线这一现实题材进行创作的,讴歌了中国最美逆行者。为了进一步使观众产生国家认同感,新主流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更倾向于普通青年人,舍弃了传统的精英形象和过度完美的英雄形象。如电影《战狼》中的冷锋,他的一生并非是完美的。总体来说,新主流电影聚焦草根人物,围绕小人物与国家之间的选择问题,讲述普通人的爱国担当,焕发出人性之美,较好地传播了主流意识形态。此外,新主流电影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在影像视觉上还呈现出奇观化倾向,如在影片《中国机长》中,飞机发生事故时驾驶舱玻璃爆裂脱落等具有视觉冲击的画面呈现,既体现了英雄机组临危不乱的素质,也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震撼需求。
1.2 艺术性:缝合机制的运用
新主流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成为影响大众文化精神的一种重要媒介。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呈现家国叙事,在演进过程中,常以泛情化叙事、奇观化视听语言、类型化叙事等艺术创作手法为缝合机制,通过具象的艺术手法将潜在的意识形态传达给观众,巧妙地建立起了主流意识形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2]。
首先是泛情化的叙事策略。新主流电影在叙事上不再将主人公塑造成一名全知全能的人物,而是一个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这些主人公也会因为自己的爱情、生活等烦恼,如同电影《攀登者》中迟迟不敢告白的方武洲,又如因未能拍下登上珠峰的影像而懊恼颓废的曲松林。其作为普通人时的内心纠结与作为英雄时的果断选择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情怀,也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距離。其次是奇观化视听语言的呈现,新主流电影在创作中融合奇观化的视听语言,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并以此表达主流意识形态。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数字特效技术、数字动画技术被运用于电影中,以推动新主流电影持续发展,如系列影片《战狼》以其炫酷的特技为观众呈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同时,战士们英勇顽强的精神也增强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最后,在类型化叙事上,新主流电影不再是单一的叙事类型,而是在类型探索上不断拓展创新,出现了传记片《夺冠》、灾难片《中国机长》、冒险片《攀登者》等优秀的新主流影片。
1.3 主流性: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构
新主流电影自诞生起,便承担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在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构上以激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为主,新主流电影在创作逻辑构建上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是构建个体的“我”和宏大背景之间的关系。例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就展现了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有性格的、有命运感的“我”跟那个大时代的关系,影片中侧重找到一个“故事脊椎”,即历史的戏剧性的瞬间,让“我”和祖国或者“我”和大时代迎头相撞,从而创造一个共同记忆。再如影片《长津湖》对志愿军的人物刻画,在这部影片中,志愿军不仅是英勇的战士,还是集儿子、爸爸、丈夫于一身的角色,刻画了志愿军身上拥有的人之常情,拉近了其与观众的距离。其次是构建强类型性的人物形象,新主流电影中每个人物外在内在的差异性都非常明显,如《八佰》塑造了二三十个人物,把每个人物的差异都呈现给观众。最后是新主流电影在故事呈现上重视视听效果,如影片《长津湖》中战士们遭遇美军飞机残忍扫射、直面敌方火力轰炸血肉横飞、手拿炸药包冲向敌人……这一幕幕具有视听冲击力的画面,点燃了观众的爱国情怀。新主流电影在创作逻辑上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以引起观众共情为目的。影视工作者在创作中从个体出发,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重视表达个人价值和命运、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体现出国家爱人人、人人爱国家。
2 新媒体时代对新主流电影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多种媒介形态融合发展,呈现出交互性、数字化等特点。新媒体作为新主流电影的传播媒介,为新主流电影搭建了主要传播场域,扩大了新主流电影的商业影响力,改变着新主流电影的传播机制。
2.1 新主流电影传播形式多样化
从新主流电影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来看,它从诞生以来就承担着对内构建社会价值观、凝聚主流价值的职能。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使电影的传播形式发生了转变,新媒体也成为新主流电影传播的主要阵地。
新媒体具有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定制内容,传播者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向用户推送专属信息[3]。新主流电影以文本、图片、链接、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将电影宣传内容发送出去,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影片《长津湖》上映前,制片方通过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利用短视频的优势进行影片预热,这是其取得较高票房成绩不可或缺的原因。同时,新媒体本身具备的精确性和互动性,使影片工作者依托大数据定位目标受众群体,向其推送内容,让具有相同爱好的受众群体互动交流,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新媒体除了以上的优势外,其反馈机制也非常完善。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不再是单向的,受众具有话语权,新兴媒体为传播者和受众搭建起一座直接沟通的桥梁。电影创作者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更好地改进作品,从而有效促进主流意识形態传播,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国家情怀。
2.2 新主流电影营销方式精准化
随着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媒体的日渐发展壮大,人们接触和了解时代信息的途径也更加多样,因此电影宣传有了更多的途径。影视工作者借助新兴媒体的优势,使电影宣传搭上了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丰富了电影的宣传传播方式。
首先,利用大数据探索观众们的观影需求。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主流电影制作者有更方便的方式观察和收集受众喜好,他们依托数据分析了解当下观众的观影心理以及影片选择倾向,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瞄准他们的心理需求。如购票平台淘票票APP,该平台会根据用户的观影爱好,依托大数据分析其影片选择倾向,向其推送感兴趣的电影,从而达到不错的营销效果。其次利用基于算法导向的信息推荐技术取悦观众[4]。在互联网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主流电影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目标群体性营销。如《我和我的家乡》在人物选角上,影片制作者选择大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演员,该影片凭借全明星阵容以及人气明星的影响力,拍摄大量短视频上传至抖音平台造势,从而引发热议,再通过微博、小红书等平台进行话题的二次传播,不断有“自来水”发表观后感,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去电影院观看电影,扩大了受众群体与影响力。
3 新媒体时代新主流电影的持续发展战略
纵观我国电影市场,电影行业一味追求电影票房和收益的畸形化生产,把电影当作一种商业投资,完全陷入了资本的陷阱,导致中国新主流电影出现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5]。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精准营销以实现票房与口碑的统一,对于新主流电影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3.1 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精准营销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凭借其优势给受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影视行业的营销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影视工作者应借助融媒体平台进行有效营销,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精准,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消费产品,受众既是消费者又是传播者。新主流电影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以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宣传平台进行精准宣传。以电影《长津湖》在微博上的宣传为例,片方建立了《长津湖》超话以供受众发表自己的观感,同时还通过“大V”推荐以及淘票票观众评分实现更好的宣传。在此宣传手段下,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有效的目标群体营销,将其推送给感兴趣的受众,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此外,新主流电影也需要根据观众的需求制定独特的营销策略。比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日常接收的信息逐渐碎片化,为了满足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可以运用短视频模式进行快、准、狠的有效宣传。在电影上映前期,可以在抖音等平台发布拍摄时的花絮,或者首映场观众的反应,也可与影视类账号合作,发布电影预告、电影解说等视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从而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还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对其粉丝群体进行宣传,在减少营销费用的同时使电影得到有效宣传。从电影开拍起,演员、导演等都可以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进行预告,从而吸引固有的粉丝群体。
3.2 实现票房与口碑的统一
新主流电影融合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优势,延续了主旋律电影的主流价值呈现,所以要想使其持续发展,影视创作者必须综合考虑票房与口碑的统一,即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新主流电影采用明星化策略,用明星阵容吸引粉丝注意,借助明星的知名度产生广泛的舆论效应,以达到宣传效果。在电影《长津湖》选角上,有当红流量小生易烊千玺,也有老戏骨吴京、段奕宏等,覆盖了不同年龄的粉丝群体。在营销方式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力,为新主流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宣传平台。但是沉浸式营销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如创作人员将重心放在电影宣传上而忽略了影片的质量;再如随着消费主义文化时代的到来,影视创作者会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而追求奇观影像,进而忽视影片的内在表达等。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6],这说明受众的观影感受间接影响了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因此,新主流电影要在营销与创作之间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将创作重心放在对类型化叙事的探索上,从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4 结语
纵观电影发展历史,新主流电影是能够被大众广泛认知、被大众认同共享、同时又能够表达主流价值的电影。它主要沿着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艺术美学转型升级进化,延续了主旋律电影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是集主流思想、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电影艺术形态。同时它也是新时代自我发展嬗变的一种新形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新主流电影绝不能仅停留在娱乐品、消费品的层次,它更应该作为人民的精神食粮,提升国民素质。在新时代语境下,新主流电影创作应调整创作视角,进行有效的市场运作、营销,有针对性地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使新主流电影走向主流。
参考文献:
[1] 闫梅.中国新主流电影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2] 王乃华.新主流电影:缝合机制与意识言说[J].当代电影,2007(6):138-139.
[3] 高原卉.国产新主流电影的传播创新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4] 赵平.新媒体环境下新主流电影营销探析[J].当代电影,2017(12):167-169.
[5] 韩风云.守正与创新:新主流电影的发展之思[J].电影文学,2019(12):19-22.
[6] 杨子昊.融媒体时代下的新主流电影[J].艺术大观,2021(7):84-87.
作者简介:孙娇(1998—),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