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友 于涛
摘要:文章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现状,指出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进程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并从自身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0-04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办学应切实转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能技术型人才。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重要职责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保障,是教师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内涵。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发展在校内和校际均表现出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这一矛盾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和高校转型工作,高校需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中存在的種种问题。
1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1.1 青年教师科研认同冲突
教师的科研认同直接影响其科研意愿、方向和成效,是筑牢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着力点,是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关注点。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认同水平一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与科研认同冲突。教师职业认同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教学与科研两者间的冲突,从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思想传统到伯顿·R·克拉克阐述的“教学漂移”和“科研漂移”现象,揭示了“长久以来教学与科研的不和谐一直影响着每一个高校”。现实中,高校期望教师能够兼顾教学与科研,然而青年教师往往陷于一种顾此失彼的困境中,部分教师的大量时间被教学和学生管理占用,仅留碎片化的时间给科研工作,有的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教学工作草草应对。教学与科研认同冲突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科研成果乏善可陈,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存在问题。
第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认同冲突。一方面,应用型本科教师多源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这类青年教师学术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有些教师缺乏对工程实践应用素质重要性的认同,认为对个人科研发展没有益处,甚至排斥工程实践或培训。另一方面,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受限于发展路径依赖和社会环境影响,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理念跟风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轻视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科研工作上缺少长期规划和宏观指导,虽然重视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但缺乏相应有效的提升机制。这些冲突阻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认同和谐生长。
1.2 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不足
现在的知识生产方式呈现出多种共存的状况,学科的知识边界在不断扩展,大学知识场域正从封闭的传统学科知识场域转变为开放的综合问题知识场域。广泛搭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合作团队和平台,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支撑,能够激发他们科研创新的主动性,涵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目前,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有三方面不足。一是高校科研团队和交流合作平台欠缺经费。高校本身财力资源和地方财政支持有限,分配科研资源时往往集中于资深教师,青年教师分配到的科研资源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二是科研团队的传帮带机制不健全。团队负责人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还要分散精力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团队建设管理之中,团队成员关系松散,学术氛围不浓厚,青年教师缺乏资深教师的科研培养和指导,团队内扶助力度不足。三是科研团队与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结合少,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够,青年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的机会不多,对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开发、成果落地工作缺乏认识,基于企业需求开展实践应用研究能力不足。
1.3 青年教师科研发展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首先,科研评价的支撑性不足。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依然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在学术行政化的背景下,青年教师很难在科研评价和资源分配中崭露头角。青年教师群体普遍呈现出科研能力弱、职称职务低、学术影响力有限的特征,在评审科研项目时极少关照青年教师群体的科研潜力,更不会注重其长远发展和评价。因此,科研评价领域的“马太效应”会使青年教师处于不公平地位,在科研项目评审中难以得到科研资源和历练机会,无法积累更高层次的科研经验,科研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直接降低了青年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科研评价的导向性不足。一方面,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参照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片面追求学术影响,淡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等非学术影响,偏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建设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以科研工作量和绩效评价为主的科研评价体制强调量化评价,过度的量化评价抽离了科研的情境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导致科研过程程式化,科研质量数字化、指标化,强化了科研结果的导向作用,弱化了科研过程的发展性作用,不利于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生成和科研精神的培养。
最后,科研评价的激励性不足。科研激励政策应该蕴含物质支持和人文关怀,现实中的政策普遍侧重于教师“经济人”属性,对“道德人”和“社会人”属性的关注较少,制定的科研政策侧重于科研经费等物质奖励,有助于科研成长的精神激励和鼓励创新、审慎包容的人文关怀较少,片面地注重物质收益使教师陷入功利主义中,不利于青年教师科研潜力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发挥。
2 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路径
从短期、静态的角度来看,个人的行为是影响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从外部创新环境与自身能力发展两方面统筹考虑[1]。由此可见,发展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要重视调动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内在原生动力和外在激励驱动结合。
2.1 教师层面
2.1.1 主动发展,增强科研意识
科研工作对国家、学校和学生等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青年教师要提高认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教师自身是教师发展实践活动的事实主体,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个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通过自身实践去完成。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认为,“教师发展重视的是教师的自主性,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2]。青年教师应摆脱依赖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发展意识,不要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放弃科研工作,而要长远地坚持科研,不要过分强调外在的客观困难,而要立足自身创造条件刻苦钻研。
2.1.2 持续学习,提升科研素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不再独占知识话语权,其知识优势正逐渐被消解。而要化解这一威胁,教师就必须树立危机意识,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3]。与此同时,学习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革,“互联网+”混合式的学习模式悄然兴起,青年教师要增强学习智慧,打破自身的学科知识边界,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掌握有关科研方法、科研政策、跨学科的科研显性知识和个人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等科研隐性知识,形成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
2.1.3 勇于实践,提升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青年教师坚定方向和信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是要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有清晰的定位,设立恰当的发展目标。青年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动态等,认清自己近期和远期的科研工作重点,并且要充分考虑实现科研目标的可行性。二是要勇于实践。教师要树立自信心,坚信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被周围的环境左右,遇到困难、失败时不动摇、不放弃,要勇于开展各类研究活动,从主持较低层次的课题或参与他人课题做起,在研究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2.2 学校层面
2.2.1 理念育人,系统提升科研认同水平
科研治理的实际价值与功能指向应是为了创新、服务于教师,而不是为了服务管理者。构建和谐的科研发展生态,要运用系统思维,遵循科研规律,更新科研管理观念,提升科研治理水平,进而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认同感。一是管理规律配合科研规律。科研管理应该符合科研规律,科研规律不应该被科研管理限制、忽略甚至破坏。高校应正视和遵循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律,包容性地发展其科研潜力。二是科研公平优于科研质量。高校在讲究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公平问题。青年教师的学术地位和行政地位较低,要避免这些劣势造成的不平等,创造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给予平等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适当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三是科研考评服从科研建设。高校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应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校科研建设的需要,科研建设应立足于培养教师高尚的学术道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远的科研追求,考评标准要随着科研建设各个时期的特点而动态调整,坚持营造开放合作的科研氛围,拓展青年教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2.2.2 氛围育人,强化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
首先,加大投入,积极搭建多层次的科研团队和平台。一是依托学科优势,搭建校内学科团队和平台,保证科研基本的物质硬性条件,创设学习交流合作的软性条件。二是集中外部创新资源优势,推进校际、校企、国际合作等多种科研合作团队和平台建设,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促进产学研创新资源向教师培养聚集的新机制。三是建设“互联网+”虚拟科研团队和平台,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成果发表及展示的平台,整合学校优势,吸引社会资源,寻找市场需求,支撑教师科研,使社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能够被运用在课题研究中,使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可能,提高成果的可用性和成果转化率[4]。
其次,强化管理,构建新型创新科研团队和平台。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融入科研团队的生态圈,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一是关注团队科研成果分配的公平和团队成员间关系的平等,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氛围。二是强调科研合作文化建设,引导青年教师形成深入的合作关系,提升团队科研绩效。三是鼓励沟通与交流,形成正确的团队认知和情感回应,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内在科研资源。
最后,合理引导,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一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学术道德、治学精神、科研态度和科研文化的渗透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激发其发展的内驱动力。二是要健全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度,分析青年教师的科研优势和劣势,找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明确科研方向,合理制定学术规划和科研目标。三是在科研实践中带领青年教师学习科学地选题、论证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破解科研环节的神秘感,将生动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技巧潜移默化地融入培养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科研能力。
2.2.3 制度育人,优化科研评价机制
高校要研究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健全科学规范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客观评价他们的科研能力、科研潜力和科研成果,在公正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予其参与科研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科研动力。
首先,重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一是针对青年教师在科研项目评价中的弱势地位,依据差异性原则、保护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下达青年教师的科研任务,给予他们作为科研探路者的必要肯定和人文关怀,形成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引导与扶助青年教师有序开展科研工作。二是合理设置应用型本科科研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突出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等非学术影响力,体现“参与生产实践、研发和使用新技术、开展社会服务”等应用型特征,引导青年教师契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方向,克服浮躁心理,潜心科研。
其次,融入以人为本的科研激励理念,关注青年教师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一是全面激励。青年教师是一个“经济人”“道德人”“社会人”的结合群体,既要关注他们的生存需要,从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提升青年教师的物质激励水平,也要关注他们的关系需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尊重青年教师的缺点,还要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满足青年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二是分类激励。青年教师的所属学科、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不尽相同,对激励的期望与需求也就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目标期望与现实需求,进行分类激励,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营造安心的工作氛围,促进青年教师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动态激励。青年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期望是不相同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构建动态激励机制需从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入手,差别化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使个体始终处于动态、均衡的激励状态之中,引导他们在教学活动科研创造中作出贡献,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3 结语
随着我国创新战略的推进,社会资源逐渐渗透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综合发展中,办学要求、發展目标必然不断提高,人才战略的地位更加凸显。青年教师要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挖掘自身内生动力,主动发展,增强科研意识,持续学习,强化科研素质,勇于实践,提升科研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突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健全外在激励驱动体制机制;深化理念育人,系统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认同水平;优化氛围育人,强化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谋划制度育人,优化科研评价机制,不断拓展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施昕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64-66.
[2] 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论纲:理念、内涵、方式、组织、动力[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62-65.
[3] 李丹青,李逸凡.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师群体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65-67.
[4] 左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9):97-98.
作者简介:仲友(1981—),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发展。
于涛(1967—),男,江苏姜堰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抗逆力视角下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21SJA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