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园欺凌片是青春电影中的一个亚类型,既不局限于以往的青春校园片也不依靠男女主人公青春靓丽的形象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更不以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浪漫纯真爱情来烘托主题。校园欺凌片作为新型青春片,讲述的是校内外学生一方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行为,造成另一方财产损失、身体或精神受伤等事件。该类型影片的创作手法杂糅了真实性和艺术性,通过对现代校园里的欺凌事件进行强化的影像表现,向社会释放了一种危险信号:校园暴力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需要呵护身边的孩子。如果说《悲伤逆流成河》是我国首部校园欺凌片,那么《少年的你》就是一部质量更为上乘的校园欺凌片。笔者站在比较的维度,探讨这两部电影在该类型创作上的多重差异,希望可以解决校园欺凌片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校园欺凌;电影;《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03
0 绪论
真实性是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生命,而在电影里真实性与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电影中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成果,存在着认识正确与否或真实与否这两个问题。导演和剧组创作出来的电影,会受个人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与审美修养的影响,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有的比较真实或高度真实,有的不够真实或非常虚空。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是创作者使用声音、画面、语言等表现手法,并将一定的现实因素作为辅料,生动、鲜明地表现现实场景,阐述创作者的思想创作而成的,作品主题深刻且具有感染力。真实性在电影中涉及多方面的问题,笔者主要对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的差异进行论述。
再现的真实是指创作者在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而表现的真实,指创作者运用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2]。《悲伤逆流成河》与《少年的你》在创作手法上都采取了一定的再现与表现的真实。前者更注重表现的真实,而《少年的你》则突出再现的真实。虽然以校园欺凌为主要题材的电影在近几年才出现,但是《少年的你》已经是此类型片的经典之作。因此,运用电影中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创作手法来分析两部电影的差异,可以发现《少年的你》成功的原因,也能帮助同类型电影找到自身的不足,探讨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审美价值。
1 校园欺凌片中社会现實格局的再现
2017年,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高达46.23%。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校园暴力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悲伤逆流成河》第一次将我国的校园欺凌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出现了《少年的你》这部同类型电影。它没有像以往的青春题材电影一般,关注少男少女无谓的情感纠葛和无病呻吟的假性结局,反映了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且并不浮于表面,其对事件的施暴者、被欺者、旁观者、执法者、原生家庭都有着深层次的描述,这也是该电影受到观众广泛关注和引起共鸣的原因之一。两部影片受创作团队的影响,反映社会现实的格局存在着大与小的差异。
《悲伤逆流成河》是国内首部反映校园霸凌的电影,以郭敬明同名小说为蓝本创作,名头虽响,却摆脱不了郭氏影片“MTV式”的风格,给观者带来一种脱离现实的错觉。《悲伤逆流成河》的女主易遥和男主齐铭是青梅竹马,男孩从小品学兼优,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女孩在单亲家庭长大,是母亲嘴里的“赔钱货”,一个众星捧月,一个人人鄙夷,可命运偏偏让他们出现在彼此的世界里,原本以为是一出美好的青春小确幸,却没想到因为唐小米的出现,所有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变……故事的高潮是易遥面对同学们的欺凌,选择跳海自杀,让观众看到了校园霸凌对一个人的身心摧残可以达到怎样残忍的地步。影片对最后这段情节的处理是让被欺者易遥直接质问欺凌者和沉默者,感染力强,但是为了营造这种形式感略微脱离了现实。用女主人公的个例反映大于自身的社会问题,始终跳不出个人的范畴。观众只是旁观者,除了可怜易遥的遭遇之外,很难真正与角色产生共鸣。同时,易遥与齐铭关系密切,引起了唐小米的嫉妒,之后的剧情还是没有摆脱青春疼痛小说里求爱不得的吃醋报复桥段,反映校园霸凌现象难免有些牵强。
《少年的你》出自导演曾国祥之手,他是一位非常“懂”女生的导演,对细节的把控无比恰当,使细腻情感的表达得以被镜头捕捉,让电影中的人物和观众产生情绪共鸣。在电影《少年的你》中,陈念本是个只想着考上北大的高中生,可善良的举动却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无力反抗,只好向偶然相识的小北寻求帮助,一个怪异的组合就此诞生。小北的人物形象游离于男孩和男人之间,和陈念在一起时,他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而在别人面前他却伪装成狠戾的混混,他的出现让整个故事跳脱出校园的范畴,也让电影变得更贴近现实,毕竟少年指的是年龄段,没有职业与性格之分。校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应将其独立成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少年的你》完成了简单校园和复杂社会的一次对接,在格局上更显完整。所以,与《少年的你》相比,《悲伤逆流成河》显得有些稚嫩,在反映社会现实上,《少年的你》更有力度,也更贴近现实。
2 暴力镜头的真实表现手法
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学生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校园欺凌。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会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是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凌者不觉得自己有错,而且受害者因为害怕往往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如果导演想拍摄校园欺凌片,就必须用镜头展现这些施暴的场景,以高度真实的表现和再现手法塑造典型的艺术作品。当然,在两部电影里,均有对校园暴力镜头的表现,但创作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必然导致影片所展现的欺凌效果有较大差距。
在《少年的你》中,影片开头陈念为胡小蝶盖上校服,围观者用手机拍下了她,随着手机镜头的放大,画面中陈念回头更换为主观镜头——这样的大俯角象征着陈念在后来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不仅如此,随着陈念被欺凌次数的增加,镜头的真实度越来越高。在影片的中段,陈念被拦截在学校门口,魏莱带着一群人对她施暴,可以从镜头中看到残忍与真实的画面:陈念被魏莱抓头发、扇耳光、撕书本、语言侮辱、手机拍摄、殴打、被剪头发、被扒衣服等。两分钟左右的施暴画面,导演将校园暴力真实不做作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镜头不是虚无缥缈的刻意营造,而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没有长镜头的煽情,也没有慢镜头的抒情,只是用短镜头的快速切换表现被欺凌者的恐慌,用特写镜头展示欺凌者的拳头,让观者感到施暴者的凶狠跋扈。导演将校园暴力的过程真实地再现于观众眼前,没有故意宣扬暴力,也没有刻意美化,尺度把握得正好。这些镜头既是对校园暴力的真实描绘,又是导演的精心设计,这一次,校园暴力的遮羞布,终于被不体面却痛快地撕掉了。
《悲伤逆流成河》也有展现女主角易遥被欺凌的画面。例如,在影片中,易遥被威胁,一群旁观者对其指指点点,向她泼红药水、泼冷水,将剩菜剩饭倒入易遥碗中等等。导演对这些施暴画面进行了艺术性的处理,将女主内心绝望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当易遥站在教学楼的中央,对其进行俯拍的镜头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和无力感。慢镜头、加速镜头、闪回、主观镜头、客观镜头、特写、音乐的配合,将校园暴力的片段展现得十分唯美,很具有郭敬明小说改编电影的风格。作为我国第一部反映校园欺凌的院线电影,电影本身意义非凡,但不得不说,对校园暴力情节的拍摄有点草率,校园暴力部分加在一起总共没有超过20分钟,大部分剧情都是女主的自白和与男主男二之间的三角恋。一晃而过的碎片化的校园暴力镜头,很难让观者信服。这种处理不是不可,只是缺少了真实性,避不开青春电影无病呻吟的“疼痛”。相比之下,《少年的你》在表现校园暴力这方面,更加纯粹和简单,也更贴近现实,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3 演员的表现
一部电影的成功是多个因素成就的,剧本、导演、制作团队以及演员都至关重要。曾国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青年导演,他执导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不仅让他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更是让主演周冬雨和马思纯夺得了金马影后的殊荣。《少年的你》是曾国祥与周冬雨第二次合作,相比于上次,在拍摄《少年的你》时,他更会发掘周冬雨的潜力,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塑造人物,给了演员很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周冬雨的演技层次感特别强,尤其是哭戏,看似稚嫩的脸上梨花带雨,但无声胜有声。周冬雨虽然已经27岁,可她饰演的高中生陈念完全没有违和感。周冬雨的表演有自己的特点,从《山楂树之恋》的清纯到《七月与安生》的外放,每一部作品都能看见她演技的进步,但有一点没变,就是演戏的跳脱,前一秒笑颜如花,后一秒便泪如雨下,一般演员对这样的对手戏很难把握,而易烊千玺却能稳稳接住。易烊千玺虽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但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也极为优秀,他将小北内心那一份少年的执着和责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冬雨让陈念更真实,易烊千玺让小北愈发立体,他们的表演互相成就,缺了誰都不可能让两者之间的懵懂爱情如此感人至深。
而在《悲伤逆流成河》中,五位主演都是新人演员,饰演女主角易遥的任敏当时还不满19岁,在中戏表演专业读大三。虽然是新人,但任敏的表现力还是值得称赞的,她成功地将易遥塑造成了一个刚毅、自强的女生,片中大量哭戏就是她演技的证明。2017年,赵英博因《快乐男声》出道,凭借超高颜值被誉为“漫画美少年”。片中的男主角齐铭由赵英博出演,郭敬明因看他形象与小说中的男主较为匹配,便大胆地采用了他。歌手出道的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只能算是合格。因为他的戏份不多,内心的层次冲突也不是很明显,所以这个角色的张力不足,难以出彩。《悲伤逆流成河》原小说读者众多,但剧本不是特别好,结果不尽如人意,观众不愿为其买单。
4 结语
电影的艺术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二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电影中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应该是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和统一。两部电影都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不管是反映现实的格局、暴力镜头的真实再现,还是演员的表现,都是二者相互融合的结果。但是,通过多维度的比较,从校园欺凌这个主题来看,《少年的你》比《悲伤逆流成河》更为出彩,因为它紧紧抓住了校园暴力这个主题展开叙事,纯粹地探索和挖掘校园暴力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利用客观真实的镜头语言表现与再现校园暴力的过程和结果,对观众和社会起到了一种警示作用。《少年的你》对演员的选择也不局限于好看的皮囊,更看重演技和角色的匹配度,这是一部思想主题与视觉表现结合度较高的好作品。反观《悲伤逆流成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以上品质,但其社会现实格局较小,虽以校园欺凌为主题,却难以把持住青春疼痛片的诱惑,不自觉地将校园三角恋作为重点剧情展开,并且对校园欺凌画面的描绘过于碎片化,仿佛只是串联几个片段,从而强调这是一部校园欺凌片。《悲伤逆流成河》对校园暴力画面的艺术化处理值得称赞,但过多的炫技,给人一种刻意、不自然的感觉,不够真实;在演员的选择上,新人演员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演技还需要提升。
对校园欺凌片的研究是一条全新而又漫长的道路,相信在未来,更多导演能够用自己的智慧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此外,校园欺凌片虽然在2018年首次出现,但是校园暴力镜头在过往的青春电影里也有所展现。如今,它作为新的亚类型电影出现,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将形式和内容、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制作出真实精良的校园欺凌片,是未来电影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少年的你》呈现出真实的叙事风格,在真实性的表现上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让影片的意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种叙事格局、真实性的表现手法以及细节的处理,对未来校园欺凌片的创作与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慧生.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现代综合(下)[J].当代电影,1988(4):7-16.
[2] 周里欣.试论艺术的再现与表现[J].中国电视,2000(S1):5-6.
作者简介:仇力平(1998—),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编导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