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凤霞
摘 要: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向着理想化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本文详细讲述了关于在新教育理念下如何构建理想课堂,以及构建理想课堂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 理想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24
教育之路是漫长的,改革必须贯穿始终。在新教育理念提出后,课堂的构建尤为重要,打造生机勃勃,活力满满的理想课堂,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依据新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是构成课堂的主要人物,师生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构建理想课堂的愿望。
一、新教育理念的内涵
新教育理念是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有以下几点。
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受用者,教师教学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进行授课,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教学重点。人文精神指的是发挥人的个性,在道德范围内表现出人的教养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它建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们解放自己的个性。
学以致用,教师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是教师教学的成功,也实现了课堂上从“教”到“学”的转变。
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小学生的情绪多变,身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在学生内心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时,教师要主动约谈学生,了解情况,学生在课上要保持着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让课堂理想化。
特色育人,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化。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同,想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性格,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是“师生关系”还要成为“朋友关系”,才能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方便教师开展个性化教育。此外,开展特色教育,需要在孩子的启蒙阶段进行,为学生播种希望的种子,一改以往的传统观念,将新理念引入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中融入人类崇高精神。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现代教育逐渐向着发扬人类的崇高精神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所有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许多伟大人物的崇高精神值得学生去借鉴学习,与崇高的精神对话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我们的教育已经转向人的教育,人类的发展不可缺少文化,文化的传承靠着新生代的学生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与崇高的精神对接,能够将文明传承下去。
二、构建小学语文理想化课堂的方法
1.组织深层次阅读,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
“教育即生长”,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而生长是生命的内在属性,当生命降临,就已经保证了这一点。阳春三月,你来到原野,看到草长莺飞,百花齐放,万木峥嵘的景象——他们被大自然的节律唤醒了。身为教师的我们看到“幼苗”生长,不禁想让他们加速生长,但是我们不能去做无用功,给“幼苗”灌输过多无用的肥料,去拔高他们,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幼苗”走向枯萎。我们只需保障幼苗生命所必需的健康无害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和充足的水分就足以养活“幼苗”,给“幼苗”提供以后成长的路上能够用到的东西,才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课本内容带给学生,让他们应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当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习惯于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相关联处和内在的关系时,他们就会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是教学时要秉承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对选材方面要仔细斟酌,要判断给学生阅读的内容是否适用于学生进行深层次分析,是否适用于全体学生。在原始的传统课堂上教师只是教学生理解文章,课堂的大部分话语都由教师诉说,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而新的教育理念主张课堂要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改变教师“一唱到底”的课堂现状,让学生主动学习文章并深入分析文章,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
2.访古寻今,鉴赏名家名作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发展,当代的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朝着自由发展,在教育中主要体现为人们以生命为本、以價值的自我实现为本、以自身发展为本这三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让孩子们对人文精神有所了解。对于高年段的小学生来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对较长较复杂的文章作出自己的分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全部北荣都是四大名著的片段,例如《草船借箭》一课中详细记叙了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周瑜大将军借到了箭,也为自己解了困境。教师总结出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的人物性格,和学生共同解读名著,在名著中品悟人生道理。
3.挑战自我,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实践活动
成长往往意味着不断地接受挑战,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往往愿意选择自己擅长的类型题练习,从中找到做对题的成就感,可是这种“一路顺风”的练习并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自己那片“舒适区”,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薄弱点,敢于挑战自我。在挑战中得到锻炼,没有什么做不好,只有开始做了才有完成的可能,人生的每次挑战成功,都会带来攀上高峰一般的心理体验,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多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一个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古诗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小学生理解古诗里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飞花令”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也会高涨,让学生积累古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古诗的感悟。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的学习已经不只是讲述课本中的知识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紧贴合时代,让学生了解党史故事,了解老一辈人建党的艰辛。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们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在小学时就应该萌生爱国的情怀,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争做时代好少年。
4.加强互动,通过小游戏的设置构建理想课堂
笔者认为,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将有助于高效课堂氛围和理想课堂的构建。
具体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听课反应,并与学生们进行趣味性互动,但是这种互动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模式[4],而是需要对其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沉浸在高效、专注的学习氛围中,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和理想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目标。比如,在讲述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教师可以在本课的导入环节设置“猜一猜”的小游戏,用简短的句子描述一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猜一猜这项来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导入教学,有助于首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营造趣味且专注的课堂氛围,在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专注度的基础上整体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推动和谐师生关系与理想课堂的构建。
5.注重创新,通过剧场演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顺应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在讲授《牛郎织女(一)》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中国民间故事。接着,教师可以将收集到同一则民间故事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并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自己所收集的民间故事,使其融入更多的现代社会生活元素。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改编的故事排练成一部小短剧,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学生能够踊跃地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调动。与此同时,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也随之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提升。不仅如此,在收集、改编、演绎民间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借助文本展开想象, 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去演绎文本、呈现故事,其想象力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而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注重创新思想引领,着力通过剧场演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因此广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就是理想课堂的状态[5]。
教师通过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遵循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步入语文知识的高地,并用特色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主张学生动用他们的慧眼去发现语文的乐趣,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想化”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窦树德《新教育理念下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 陈娟娟《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
[3] 马晓琊《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吉林教育》2012年第6Z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