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浅见

2016-08-26 15:39甘自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理想课堂务实灵动

甘自瑞

摘要:理想课堂是人文的、务实的、学科的、灵动的,理想课堂的语言是有灵魂的,他的境界是令人向往的。

关键词:理想课堂;学生;教师;务实;灵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2

理想课堂强调日常课堂教学研究的三个“每一个”,即:学校里的日常教学研究不应该是为了上好表演性质的公开课、竞赛课而进行的,而应该是为了提升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应该是为了赛课作准备而开展,而应该是为了改进每一堂课的质量而进行教研;不应该只关注到几个课堂上有精彩发言的学生,而应该关注、检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理想的课堂是人文的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流对话的过程,而影响交流对话效果的,除了有这三者自身的特点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课堂上是否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学生是否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作人看待,学生才能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只有师生平等了,教师才更具亲和力,学生学习也才更具主动性,学生才敢问、敢答、敢辩论,进而发展为善问、善答、善辩论。如果学生因亲其师而“爱屋及乌”,那么该学科的教学就会更加生动活泼。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成为学习的奴仆,他们没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那么他们的思维状态、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

二、理想的课堂是学科的

我们并不反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但我们认为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应是该学科本身的特点。比如,语文课就不能上成音乐课、美术课、政治课,同样,音乐课也不能上成美术课、语文课,如此等等。语文课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训练的过程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数学课就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其他学科亦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

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不是要削弱课程本身的特点,而是首先体现在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与沟通。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甚至否定主、次的区别。

三、理想的课堂是务实的

现在的课堂是热闹了,学生常常眉飞色舞,妙语连珠,议论纷纷,发言如潮。但只要我们冷静地观察和思考,就不难发现,这种表面的热闹背后隐藏的是认识的肤浅、思想的浮躁。有不少课堂结束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是停留在上课之前的状态上。因为学生没有养成深思和精益求精的习惯,常常一听到问题,就不假思索地发起言来;讨论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七嘴八舌,没有合作意识,所以形成“议论纷纷”之假象;教师所提的问题缺少整合,过于零碎,学生很容易从教材中找到现成答案,所以发言如潮。如此种种,也就造成了课堂的表面热闹。其次,课堂上搭花架子的现象较多,特别是公开课,好像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感觉缺少点什么。为了使用而使用,已使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严重丧失。其实有时候,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成正比,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还没有读通课文,就先放一PPT片,使原本很有情味的语言,变成了统一的、生硬的视觉形象,这就将动画制作者一人的理解强加给了全班所有学生,这是出力不讨好的表现。所以,笔者坚持课堂教学不要花哨、要务实。

四、理想的课堂是灵动的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务实,但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呆板。我们反对它,是因为呆板的课堂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停滞与僵化;我们追求课堂的灵动,因为它常常能激活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其实,务实与灵动不是矛盾的,它们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使课堂灵动起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在于教师。教师那幽默睿智的语言、与课堂相融的体态和表情、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都能使学生进入“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生与教材或产生共鸣形成共识,或产生质疑而进行批判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是令人神往的,其效益也是巨大的。此外,课堂教学的灵动,还在于教师要顺势利导,迅速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恰当地调整或变通教案,以保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千万不能囿于课前的“预设”,生硬地牵引学生进入教案的“套路”,那样的课堂往往是灵动不起来的。

五、理想课堂语言

一是“公开课的课堂话语”。这是几十年来课堂教学研究的最主要范式,其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舞台上的公开课,即所谓的“课堂表演秀”,就是那些最优秀的特级教师,他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也是与公开课迥异的。日常的课堂教学,事实上并未按照这种公开课的模式进行。同时,由于公开课大部分是名师执教,精心打造,让大部分教师觉得无法学习、无法模仿,教学的自信因此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也因此,日常课堂教学究竟如何操作,怎样真正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问题就被简单粗暴地斥为应试教育,推下了桌面,只能成为一种潜话语,形成了“明说优质课、暗搞题海战”的潜规则。

二是“面向应试的课堂话语”。在公开表演课占据公开的、桌面上话语的同时,以面向应试、题海战术、“立竿见影”的话语成为更日常更普遍的学校课堂教学事实话语,成为真正统治课堂教学的潜台词与潜规则。这套从来没有在杂志上公开宣告自己的话语,事实上每一个教师都心知肚明,虽然几乎没有人会公开宣称它的合法性。由于它的可操作、易模仿、见效快等特点,造成了目前客观存在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格局。

三是“民间校本课堂话语”。继承公开课所想解决的疑难问题,改革者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流程的最优化,让所有课堂、所有学科取得显著的成效。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势力目前堪称一股热潮,而且因为从教师的表演,改变为学生的学习;从少数课的卓越表演,改变为追求每一堂课的实效,它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我们关注,并致以敬意。当然,这种民间的校本课堂话语,在深度理论的支持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是“学院派课堂话语”。继承几十年来的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参与校际教研,参与关于课堂实践的对话。但显然这种话语是以上几种课堂话语中最为复杂的,对一线教师而言,是较难理解与掌握的。不过我们可以乐观地推断,因为这种话语的历史深度,以及科学的态度,它或许是最有持久生命力的,并能对明天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

显然,前两种课堂话语,不是我们想要构筑理想课堂的话语。后两种课堂话语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的课堂教学话语,这两种课堂话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所接受。综述以上四种话语,是想对新教育课堂话语作一自我定位,也就是想对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观进行我们的定位。应该说,新教育实验中构筑理想课堂的话语,就是对以上四种话语的研究性理解、批判性吸收、创造性调和的建构。

六、理想课堂的六个目标

一是参与度。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主张在一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二是亲和度。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可能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紧张、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三是自由度。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我们的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纪律严明,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

四是整合度。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教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六是延展度。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课改背景下构建“理想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GS(2013)GHD0607的阶段性研究论文。

猜你喜欢
理想课堂务实灵动
构建理想课堂 彰显白板魅力
在阅读中点燃激情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诗意的语文 灵动的课堂
哈克贝里·费恩:美国价值观的“小代表”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和谐课堂和理想课堂标准的研究
理想课堂: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从实然到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