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睿宽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中的两条主线,同时也是我国各项农业政策的两个核心目标。回顾“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我国全部贫困人口都脱离了绝对贫困,国家按照目标有计划地完成了这次脱贫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了当今世界人类精准减贫工作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为国家下一步振兴乡村的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为“十四五”创造了良好的开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推动“三农”这一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加快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同时还特别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重大目标任务。为下一个阶段开展乡村建设工作重点和目标清晰地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由此可见,无论在哪一个发展时期,党中央对农民增收问题都有极高的关注度,并将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对于“十四五”时期农民增收路径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增收路径选择的研究有很多,大体可以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农业内部探讨各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梁天丽等[1]运用C-D生产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测算出了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饶芳萍等[2]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果种植对农户净收入的影响,并得出农户参与林果种植有利于其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和总收入增加的结论;沈洋等[3]运用两步系统GMM模型研究马铃薯主产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总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的影响,并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对于该地区农户增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是从农业外部探讨各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彭妮娅[4]认为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于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稳定的正向影响;黄颖等[5]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和要素配置的间接传导机制,并得出农业保险从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和技术进步是农业保险助力农民增收的关键传导机制的结论;薛永基等[6]对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发展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一二产业融合和一三产业融合正向影响的结论;郭武轲[7]认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是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两者存在单向的因果促进关系。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在农民增收的探讨上选取区域不同、指标不同、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选取在中国“三农”问题中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省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从农业内部来探究下一时期河南省农民增收路径的选择,以期为下一时期三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过去一个时期,河南省农民收入持续稳步提升。数据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河南省城镇和乡村居民的人均最低可支配经济总收入达15 163.75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9.6%,增速较快。与2008年的4 454.24元相比,翻了三倍有余,可见在过去10年内河南省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提前超额完成党中央的既定目标。但与同期全国水平相比,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为有效提高河南省农民收入水平使之能够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运用灰色化系统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河南省乡镇和城区农业各行政产值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下一时期推动河南省乡镇和城区农民就业增收的合理性和有效路线。
灰色系统是邓聚龙教授在研究中相对于传统的白色系统与黑色系统而言首次提出。按照惯例,颜色一般代表一个系统内所有信息的认识或其他方面的了解程度。例如,使用白色的系统代表了对该个系统内所有信息的已知度较高,黑色的系统代表了对该个系统内所有信息的已知度较低,灰色的系统代表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介于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存在,表示了对该个系统内所有信息仅能得到部分的已知。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的统计方法,序列的关联度与曲线形状的相似情况呈正比例关系。形状相似度大,其关联度也就越大,形状完全相同,则关联度趋近于1。在一个灰色系统中,想要了解所关注的某个指标项目受其他因素影响程度的相对强弱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分析结果,便可得到所关注的这个指标与哪些因素更相关,因此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系统。虽然数理统计方法也能够实现对于系统的分析,但是数理统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就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样本作为支撑,并且这些个数据都符合概率分布原则,而灰色关联分析则没有相关的要求,弥补了上述缺陷,在使用上局限性小。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方法对河南省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具体的计算方法为:第一步选择所在参考指标序列即所在关注的指标项目和所在的比较序列即对该指标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二步为了能够使不同的参考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将所有参考序列中的数值都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另外在比较序列中的其他数值也要做同样的处理;第三步通过方法的计算,求得两个序列之间的灰色相互关联的系数;第四步是利用上一步计算结果进而求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若该数值约等于1就说明二者的相关性高;第五步对所有参考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将所选择n个比较的序列和同一参考序列之间的关联度按照所有数值之间的大小分别进行了排序,从而组成关联序,将关联度的大小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就是各影响因素对指标项目的影响力的优劣。
基于河南省2019年的统计年鉴,选取2010—201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和同一时期的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的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多种,本文仅选取第一产业中的5个分业来研究探讨。将2010—201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作为比较序列,同时把2010—2018年的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的产值作为参考序列。
将2010—2018年河南省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x0和相应时期的农林牧渔业及其公共服务业的年产值xi(i=1,2,3,4,5)两者作为一个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相互关联性的分析法计算出农林牧渔业及其公共服务业的年产值与全省农村居民平均年收入的相互关联程度。计算过程:
(1) 采用数据均值法对选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均值预处理。具体公式:
(2) 计算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差的绝对值即∣x0(k) -xi(k)∣(k=1,2,…,9,i=1,2,…,5),并求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作a和b。
(3) 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中各指标的关联系数,具体公式:
式中:ρ为分辨系数,一般在0~1的范围内取值,通常选取ρ= 0.5。
(4) 计算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年产值(X1-X5)与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X0)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和关联序,具体公式:
通过比较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得出关联序。
将所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农业各产业产值与农民收入的灰色关联度与 关联序
由表1可知,2010—2018年农业中各产业产值与农民收入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农林牧渔服务业>渔业>农业>牧业>林业,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与农民收入关联性最强,其次是渔业产值和农业产值,最后牧业产值和林业产值。
(1) 图2反映了2010—2018年河南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对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额中的比重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占比较低,但有逐年向上攀升的趋势。这一时期,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总产值在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的5个主要组成部分中位列第三,但其与农民收入的相互关系程度却是最高的,达到了0.861 5。这与河南省近几年来的推进现代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2) 图3反映了2010—2018年河南省渔业产值在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情况。这一时期,河南省林牧渔业总产值占比最低,在我国现有农业和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最低,位于我国现有农业五大部分工程中的最后一位,但其与林牧渔业农民收入的相对比率仅为0.798 7,排到第二位。这表明虽然河南省渔业生产的体量较小,但由于其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以及发展波动小且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使得渔业与农民收入有了较高的关联度。
(3) 图4反映了2010—2018年河南省农业产值在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业产值占比总体呈现出波动状。河南省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且连年稳居于农业中各大部分地区的第一位。农业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为0.645 0,排在第三位。虽然我国的农业总产值占比在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中还是占比很大,但其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却不是最高的,这与河南省的农业种植结构有关。河南省目前作为一个粮食生产的重点省,其农民所从事和种植的主要农业作物是粮食农业,而近年来粮食价格走势不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较差,种粮收入较低。因此农业总产值虽然占比较高,但由于上述原因所致其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只能在农业各部分中排到第三位。
(4) 图5反映了2010—2018年河南省牧业总产值在其农林牧渔业生产总额中的比重。在这一阶段,河南省牧业产值占比排在了农业各部分中的第二位,但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虽然其中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高,但是牧业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程度仅约为0.580 0,排在第四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是牧业的经营要求较高,如要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水平的资金投入等,多数农民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无法从事牧业的生产经营。其次是牧业易受疫病影响,而疫病防控体系有待于完善,所以牧业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农民对从事牧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较低。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牧业与农民收入的关联性较低的现实情况。
(5)图6直观地展示了2010—2018年河南省的林业生产总值在同时期河南省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河南省的林业生产总值历年来在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是最低的,其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为0.492 1,位于农业各部分中的最后一位。这与近些年的一系列严禁滥砍、乱荒滥伐、大范围植树造林、维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以及林业的高投入低产出的自身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基于上文的分析结果,针对促进河南省农民增收路径的选择有以下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研究发现,服务业的产值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是最高的,所以即使服务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少,但应丝毫不影响其与收入之间的强关联性。良种服务、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技术信息推广等应该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以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制度。其次,要积极鼓励省内的涉农高等院校以及国家级的科研机构与当地的政府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组建农业专家智库团队并定期到农村对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最后,对于可以丰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农业企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要加强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农业合作社作为政府牵头的组织形式对于农业结构的丰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推进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对于农业的支持要贯穿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社会资本往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引入社会资本可以扩张组织机构的形式,使其更具有灵活性,为其发展注入资金活力。
(2)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虽然我国现有的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现有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总额的第一位,但其与我国现有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程度却排在第三位,为促进农民增收,应当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选育良种、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粮食生产率,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前提下着力发展种植品类的多样化,发展蔬菜、药材、水果等高产值农作物的种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尊重不同地区地域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及附加价值。同时实施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策略,树立专属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以顺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鼓励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种植业。
(3)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分析了市场的走向,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出适合自己的农产品。在政府相关组织部门的引领之下,参照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以实现经济价值为目的,形成产业化的发展结构。产业化经营能够将农业生产的前后阶段都紧密连接,能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同时又可以使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获取除种植以外的利润。
(4)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农民主要作为从事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主体和参与人,其自身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加强对农民相关农业知识以及农业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能有效提高其经营水平,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对现代农业知识的普及、对现行农业政策的宣传以及对种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措施、绿色环保的化肥施用办法以及农产品的贮藏加工等技术,以提高其生产能力。此外,还应该包括对农民进行管理方法、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管理经营水平。具体培训可以通过实地指导的方式为主、辅以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树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思维,使农民不仅会生产会种植,更懂得经营发展,将现代化的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去,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