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豪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16)
职业院校中,进行校企合作教育以及产教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是职业院校在“双高”的教育政策下重点的研究方向。职业院校中的餐饮产业不仅能对餐饮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人才培训、提升餐饮产业人员的专业性,还可以对餐饮行业的文化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及相关技术的革新。不仅如此,促进校企合作教学、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帮助餐饮行业进行引导,帮助餐饮产业更加规范化的发展。职业院校,要在“双高”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再结合国内外其他餐饮专业校企教学的经验进行学院构建与发展,
“双高”教育政策是国家2019 年提出的,指的是特色化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建设和相关的专业建设。在这样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职业院校对专业教学的方式和教育理念及时地做出改革和创新。职业院校在“双高”政策的指导下,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缺乏专业人才的行业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教学才是目前建设高水平高职院的重点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方式的深化改革。同时,还能帮助相关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人们在餐饮方面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发展。面对人们日益增长需求,餐饮产业迫切地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现代服务能力。餐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消费产业,餐饮产业的不断升级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1]。同时,餐饮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往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餐饮产业收入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产业的收入还要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化。餐饮产业随着社会的这种变化,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餐饮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进入关键时期。但是在进行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餐饮产业的规模非常的大,相关的餐饮企业非常的多但是大型的餐饮企业却很少。这种情况就导致市场上缺乏存在巨大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其次就是,餐饮产业对新产品的研究、现在餐饮服务的升级以及相关的规范化程度比较低。这种情况就导致餐饮产业现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人们新的需求。最后一个就是,人们对餐饮服务行业的认同度太低。导致现代餐饮服务行业的门槛很低,人员流动性大不能对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针对这些餐饮行业的具体情况,想要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就需要加强和职业院校中的餐饮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建设餐饮产业学院。为餐饮产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革新,从而促进餐饮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社会上广大的人们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比较严重,导致社会对餐饮行业人才的培训能力十分的有限。近几年,餐饮专业中的厨师、烹饪等后厨人员受到的社会专业培训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在专业人才的整体数量上还是十分的有限。餐饮产业中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受到的社会专业培训较少,人们对这些行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现代餐饮服务产业的人员流动性大,餐饮产业缺乏相关的人才[2]。同时,在职业院校中很少有学校开设餐饮管理以及餐饮服务等相关的院校,导致这些行业缺乏专业的人才。即便是开设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效果也非常的不理想,极少有学生选报这些专业。导致相关餐饮行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定位非常模糊,相关的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也比较的薄弱导致餐饮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关的专业素质例如缺乏行业忠诚度。这些情况形成的恶性循环就导致餐饮产业专业人才在不断减少。不仅职业院校中餐饮专业的教学情况如此,对餐饮产业中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在社会中也是非常的少见。常见的情况就是相关人员在上岗前进行一个简单的培训就结束,这就导致餐饮产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比较低。有些餐饮产业会对员工进行一个分阶段的长期培训教育,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这些企业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导致培训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些不同角度的问题都共同反映了,餐饮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餐饮产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限制餐饮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职业院校在国家“双高”政策的指导下,和餐饮产业形成餐饮产业学院。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还能为餐饮产业提供更专业的行业人才,从而促进餐饮产业的发展。通过和职业院校进行产业融合教学的方式,是在产业升级和转型关键时期必要的选择。
职业院校和餐饮产业进行校企结合教学,可以根据餐饮产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餐饮产业和职业院校进行餐饮产业学院建设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专业的餐饮人才,还发挥着很多核心作用。
构建餐饮产业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餐饮产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样是餐饮产业学院的主要功能。首先就是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根据职业院校中设立的餐饮方面的不同专业再结合餐饮行业的具体需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的培养。比如,餐饮行业管理的相关人才培养、餐饮行业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可以通过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为餐饮行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其次就是餐饮产业高端人才的培养,这指的就是通过职业院校的教学为餐饮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比如,餐饮行业中高级烹饪大事、专业的现代餐饮服务以及高端的餐饮管理人才等。这些高端人才主要进行学习和传承的是餐饮产业中高端的“绝技”,为餐饮行业提供更高端的技术以及管理服务功能。最后就是,对餐饮行业中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当代餐饮行业迫切地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培训、现代餐饮服务培训以及餐饮管理技能培训等几个方面。从而帮助从业人员进一步满足餐饮行业的需求,提升餐饮产业的服务水平以及相关的技术水平。
餐饮产业和职业院校合作构建餐饮产业院校,不仅可以给餐饮产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很能帮助餐饮产业济宁技术创新和研发。在对餐饮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餐饮产业中一系列的技术进行研发[3]。在进行食材与菜品的教学中,可以对食材现代加工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进行研发和升级,提升食材的加工质量和多样化加工。在进行现代餐饮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现代餐饮的管理方式做出创新,让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不仅如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对在餐饮行业中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研发,通过对餐饮行业中不同环节中应用到的技术进行创新从而推动餐饮产业的发展。其次就是,通过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建立构建餐饮产业生态,提升餐饮产业的消费环境以及更科学的餐饮服务业务流程。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餐饮产业中长久存在的问题,让消费者们感受到更专业的现代餐饮服务。还能通过餐饮行业管理方式创新,用更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对餐饮产业进行管理是餐饮产业的资源配置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提升餐饮行业的管理能力。通过餐饮行业的技术研发,可以有效地推动餐饮产业进行升级和转型,增加餐饮行业中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餐饮行业文化中的主要问题就是,相关的从业人员缺乏行业文化教育以及行业自信心,同时餐饮行业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也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职业院校在构建餐饮产业学院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餐饮行业的文化培训,提升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自信心。首先就是对餐饮行业的文化进行发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也包含着很多饮食方面的文化,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餐饮行业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从而发掘出行业文化。其次就是要对餐饮行业文化的进行弘扬和发展,在完成发掘餐饮文化的基础上将餐饮文化向社会层面进行宣传和弘扬。这样可以提升社会上对餐饮行业的认可度,从而帮助餐饮产业中的人员建立自信心。同时,发掘和宣传餐饮行业的文化还能帮助餐饮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推动餐饮产业的发展。
在构建餐饮产业学院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不能盲目地选择餐饮产业。在建立合作关系之前,要对这个餐饮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因为选择合作的餐椅企业决定着餐饮产业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餐饮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合作的目的就是未来解决自己的员工问题,尤其是在旅游旺季餐饮企业中缺失员工。在选着企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企业在餐饮产业中属于哪种类型以及要对企业的整体规划、发展方向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察和研究。同时,职业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点来选择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餐饮产业企业。
在构建好合作关系之后,教学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也要和餐饮企业构建密切的教学合作关系。在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还能接触到符合餐饮行业中优秀人才的教育。企业人员对学生展开实践教育,可以给学生传输更多具有实践性、经验性的技巧,这是学生在传统学习过程中难以学到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社会经验,缩短学生毕业之后就业过程中的磨合问题,让学生的教育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老师也可以去餐饮企业中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这些人员的行业经验非常的丰富,但是缺乏相关的专业习惯知识。构建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利用职业院校中专业的教资力量对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餐饮行业的专业性,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综上,职业院校根据国家“双高”的政策方针,加强校企合作教学、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建立高质量、高规格的餐饮产业学院。不仅可以给职业院校带来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还能为餐饮产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餐饮产业的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