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实践

2021-11-26 20:02:25区泳俞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创设

区泳俞

(广州市海珠区凤江小学,广东 广州 510300)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所采用的学习方法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只是重视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差、学习效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就在此基础上作出改变,它在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结合课程内容来做好教学设计,创建出符合学生爱好的情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同时,将人格规范、爱国教育、家国情怀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学会做人的道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法作出了一些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的相关内容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的含义是指教师们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导,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立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针对性的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会老师教授的知识,并可以迅速融会贯通,然后把它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根本目标。

(二)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作用

时代的长河奔流不息,各类碎片化信息不绝如缕,繁杂的信息扑面而来。这对于现在的学生的冲击不可谓不大。另外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特殊性也不可忽略,自我意识的萌发,对个人的认同感的追求等等。因此这要求教师应能够完成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艺术化,兴趣化设计。以此更好地完成工作。通过引入全新的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当学生遇到困境的时候,他们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困难,摆脱困境。教师们通过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创设出类似的困境情景,传授给学生当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式,打破他们的认知障碍,让他们可以顺利地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引导他们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如此,情境教学法还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分析可得,目前阶段的学生们都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叛逆心理十分严重,相比填鸭式的教学来说,引导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教师们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创设出有关的生活场景,引入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讲文明、讲礼貌对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

(三)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情境教学法应当遵循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有关的科学研究与调查认证表明,当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的时候,体内的相关激素分泌水平会呈现持续上升的状态,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情境教学法还应该符合师生和谐关系下的自主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和谐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可以相互理解与相互尊重,还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在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前提下,还应该征求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意见,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净化他们的心灵,只有做好对情境教学法各原则的有机整合,教师才能够在提升自己教学效率的同时,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再加上许多教师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学生在语数外等基础学科方面的表现,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过去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沉闷的课堂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导致了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着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问题,对于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非常不利。此外,尽管部分教师受到新课改的影响而采取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他们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导致了他们所选择的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地重复课本内容,却没有结合内容衍生出自己的教学设计,造成了很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解读其中的内涵。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给予解决。

三、小学阶段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路径分析

(一)创建生活情境,掌握安全知识

在平时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创建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将学生带入到平时的生活场景中,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加深他们的印象。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还教会了学生许多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采用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增加他们对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视程度,比如在《说话要算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了两位同学进行场景扮演,让其中一位同学表演一个喜欢撒谎骗老师、骗家长、骗同学的人,让另一个学生表演一个诚实守信,说话算数的人,分别让大家对这两位同学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看法并给出理由。之后再让这两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讲自己的感受,那位扮演喜欢撒谎角色的同学认识到了撒谎的错误,并表示今后不会再撒谎。而那名扮演诚实守信角色的同学则表示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继续发扬诚实守信的精神。其他观看这一场景的学生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场景的看法,他们都不愿意和那个撒谎的同学做朋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撒谎骗人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诚实守信的人才会更受大家的欢迎与喜爱,让他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讲道德、说话要算数的道理,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情境教学质量

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来加强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创建出质量更高的生活化情境,强化情境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暴增的垃圾》这一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创设故事《垃圾的倾诉》,通过多媒体技术,先向学生出示故事动画主角——双十一购物狂欢后的塑料包装袋,配音辅助先展示故事开头,引导学生思考: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中暴增的垃圾的思考与探讨兴趣。并通过展示塑料包装袋被运到垃圾填埋场的故事情节,引出对垃圾处理情况的积极探讨,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袋,加深对垃圾危害的认识,从而得出垃圾围城的现状使垃圾分类迫在眉睫。最后又通过包装袋的话,加深对垃圾分类再利用的好处,使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这样,通过导入故事情境——引发思考——激发道德情感——引领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流程,把故事的情节作为贯穿课堂的组织线索,用多媒体技术来强化情境教学的质量,就能够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论

总的来说,教师们要想真正将自己平时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潮流,跟上学生的思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作为孩子道德教育工作基础的一环,更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明白情境教学法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的积极作用,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更好地完成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应去探讨出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让每一朵花都能够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