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实践

2021-11-26 20:02:25覃海燕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语篇整体高中英语

覃海燕

(贵港市港口高级中学,广西 贵港 537100)

引言

所谓语篇即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指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逻辑紧密和语言衔接意义关联的句子构成的整体,其最大特征在于各个组成单位之间语义的衔接,通过语篇分析开展高中英语教育,能有效形成学生的逻辑思维,高效掌握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内容,从整体了解语篇的构架,深度掌握阅读文本的含义。因而,如何基于语篇高效地展开英语整体阅读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整体性原则

各种事物都可以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加以概述,而整体又通常由各个部分组合而成。心理学家格式塔曾说过:“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优于部分。”通过从整体角度入手展开阅读分析,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把握语篇的含义,既能够掌握词汇、语法,也能理解、读透文本。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强调将有机体所察觉到的事物根据一般的特性组织到“群”当中去。语篇教学是一个双向信息交互过程,要想真正文本的含义,就需要学生从“群”的角度展开分析,再从中脱离出来,从而促使其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二、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语篇实际上就是具备一定语境的各种语法形式的有机组合,是结合上下文对整篇文章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将语篇和语境融入阅读教学当中,结合语篇进行设问,实现从易到难、从个别到全面的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单词记忆和语句记忆时间,结合语篇、语境,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含义、细节的深度剖析,有效发散其思维。具体而言,语篇分析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利于阅读教学体系的转变

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一次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逐段分析,且更加注重对阅读文本中的语法、句子及短语的分析,通过从语篇角度展开探究,将当个句子上升到整个语篇层面,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也同时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质的提升,学生将会更加深刻的掌握文本的含义,突破对文本理解的障碍。

(二)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通过语篇角度展开阅读探究,学生将会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通过从整体展开分析,在分析中受到启发,进而推动其逐步掌握文本的含义。教师在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展开分析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从整体理解再到逐步分析,再有效掌握语法、短语的基础上从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更加畅通无阻,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让其保持更加高昂的兴趣展开阅读探究,削弱其对阅读的抵触感,最终促使其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阅读是一直以来是传递学生语法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其深受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进行语法和知识点教学,但对于阅读材料的认知和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使其在教学中出现一系列不正确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在阅读前没有指导学生预习文章的生词,没有传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其次是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语篇训练,用逐段解读的形式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学生或许能够掌握语篇中的单词、语法,却难以深度掌握文本内涵,无法从整体角度展开阅读探究,难以从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语篇教学活动缺乏合理的设计,仍是将知识点灌输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难以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法、语句及短语,以致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在学生方面,部分高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思维能力较弱,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不具备有效的阅读技巧,导致其一旦脱离教师,将难以迅速挖掘文本的主题,更多是根据自身的单词和短语储汇大致掌握文本所表达的含义,对于文本的掌握局限于表面,难以实现有效吸收。再加上英语阅读本身的枯燥性,导致学生积极性较低,且课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由于听不懂而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其学习效果。亟待英语教师采取转变教学理念,从语篇角度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增强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障碍,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理清文本结构、掌握文本内涵。

四、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整体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分析文本结构,从整体入手

要想从语篇角度展开阅读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结构,从整体入手。例如阅读文本标题,从标题中大致掌握文本所讲述的事件,然后系统性展开阅读。一般而言,文章都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都具备关联性,学生在分析文本结构后,初步把握文本的重难点问题,然后从重点问题入手,找出文本的中心思想,划出其关键词或者主题句,并层次性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让文章的脉络能够直观化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框架

为让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脉络更加系统化、清晰化,教师还可以加入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帮助人们进行记忆和思考的可视化图形工具,是对大脑思维的形象化展现,思维导图的使用者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图形等多种元素,将信息加以整合,无形中培养其信息分析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当下部分学生在阅读中缺乏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对于文本阅读仍停留在语法、语句的浅显阶段,没有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且无法从全局角度展开文本探究,无法理清文本框架,导致其整体阅读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理清知识体系,将阅读文本的故事线、人物关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思维体系,传递有效的阅读流程,循序渐进的学生进行引导,无形中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基于语篇进行问题设计,优化阅读流程

在从整体进行阅读分析之后,为让学生更细化地理解文本,教师还要基于语篇进行问题设计,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深度理解、分析文本。“问题”设计是一种通俗的意识形态,旨在通过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意识,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疑问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无形中培养其探究能力,而基于语篇的问题设计则需要教师从整体出发,进行“设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正确答案,让学生有效掌握重难点语句、语法,因此,在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在阅读课堂中经常性的设置疑问,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通常而言,阅读并非简单阅读一遍文章就足够,而是至少要读三遍以上才能领略文章的思路和主题,在第一遍阅读中,只需要让学生阅读题目和主要单词,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预测,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需要教师联合语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明确文章大致想要表达的含义,在问题提出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探究阅读文本的表面含义,还需要兼容思想感情和情感表达,其核心不能脱离作者的本意,且问题设计还需要结合语篇,把握语篇的整体性,串联其中的文本信息。第三遍,就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文章,不能放过一丝细节,并学会揣测文中的陌生单词和语法结构,对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比如在外研版高一英语“Unit 1 A new start”“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阅读教学中,文本主线是“Meng Hao”在一天高中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他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停留于文章的字面意识,需要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例如教师先让学生大致阅读文本,然后从整体角度提出问题:“Can you briefly describe his high school life?”让学生带着浅显的问题进入文章,让学生找出文本的主线,然后教师再逐句逐段提出问题,例如在阅读完第一部分后,提问:“What's his impression of his English teacher?”就是这样顺着故事情节提问,有效降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难度,实现对学生“从易到难”的思维引领,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能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障碍。

(四)把握阅读教学的难易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语篇教学到底应该怎样教,教多少,始终是英语教师备课中需要首要考虑的内容,而具体如何讲解,则需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作为依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实现从易到难的引领,实现阅读教学内容的优化,让学生能够深度掌握文本的语法、短句,及文章大致含义,有效掌握文本内容。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找出文本的关键词,所谓的关键词就是文章中最为重要、紧扣于主题的词汇,通过查看分析这些词汇,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文中的大致内容,进而为之后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再一步步细化阅读目标,逐段或者逐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一步步分析文本,让文本分析更加具备梯度性。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A BROTHER”的阅读教学中,文本始终围绕“brother”展开,教师让学生初步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捕捉文本中的语言线索和中心思想,整理文本的大致含义,并用简要的语句对每一段内容进行概括,从语篇的角度一步步细化到每一句话的含义,有效让学生掌握文本内涵。然后分段分析,从段落中掌握作者的立场,学会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意图,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实现评价性理解,以考查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有效从“brother”这一关键词展开阅读,从整体出发,进行语篇分析,升华其感悟,其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五)小组合作学习,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现如今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取得了广泛运用,该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在阅读课程中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加以完成,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且能建立出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促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生生交互,学生会积极接受其他同学的观点,从而迸发出新的思路,有效实现学生思维层面的拓展,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内涵。在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科学划分小组,然后根据文本主题设计课堂阅读任务,让小组以讨论、共享等方式加以完成,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思维将会异常活跃,体会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感受,既能把握文本所表达的含义,也能迸发出新的想法,有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例如同样在“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完成文本阅读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Can you share your first day of high school?”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活跃思维,体会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感受,从而迸发出新的想法,对文本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六)基于语篇开展任务式教学,拓展阅读面

任务式教学同样是高中英语阅读的重点内容,基于语篇分析的任务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阅读任务设计,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与之类似的语篇,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比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 4 Friend forever”的阅读教学中,其内容多为一些对“友谊”的讨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让学生的讨论不再局限于文本,而是让学生自行根据语篇的核心内容“友谊”去搜寻课外资料,或者寻找一些阅读文本,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能够极大的引法学生的兴趣,并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英语词汇,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形成自身的认知策略和阅读策略,在今后的阅读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结语

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教师方面缺乏有效的阅读引导和阅读技巧传授,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运用语篇教学,基于语篇从整体角度出发,然后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层次性、系统性、梯度性展开文本探究,降低其理解障碍,无形中把握文本的含义,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语篇整体高中英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0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0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