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1-11-26 09:26吴巧娟李森林沈晓霞杜佩珊武彩虹赵晓东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纤溶心肌梗死心肌

刘 震,吴巧娟,李森林,沈晓霞,杜佩珊,武彩虹,赵晓东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不断增多,使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典型临床特点为缺血性胸痛,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阻塞,冠状动脉供血量急剧下降或停止,导致被供血心肌持久严重的急性缺血、坏死[2]。有研究指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病死率为6%~14%,若未能及时救治,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3]。尽可能缩短心肌缺血时间,尽早恢复梗死相关血管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挽救濒临坏死心肌,是降低该病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早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早期打通病变冠状动脉,快速恢复心肌灌注,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4-6]。但介入术后部分患者受损心肌难以得到有效灌注,造成微循环灌注不良。重组人尿激酶原具有纤维蛋白选择特异性,可选择性与纤维蛋白结合激活人体纤溶酶原,进而溶解血栓,促进血液流通[7]。故此本研究旨在观察PCI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及分组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2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8];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6 h;患者胸痛持续时间≥30 min,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患者症状未缓解;首发初次入院者;单一部位梗死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过敏者。排除标准:发病前1个月有明显出血、内脏手术或外伤史及接受溶栓治疗者;发病前半年内有脑血管疾病史者;伴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伴免疫系统疾病、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者;有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者;伴认知功能缺陷者;伴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夹层等心脏及血管严重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治疗方法 PCI术前2组均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顿服替格瑞洛180 mg。PCI术常规桡动脉穿刺,鞘管内应用普通肝素100~120 U/kg,每隔1 h加用肝素1000 U,术中常规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250~350 s范围。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并行急诊PCI术[9]。观察组术中于罪犯血管闭塞段局部经指引导管缓慢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110003)20 mg,持续3 min。术后2组均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口服,无禁忌情况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并行心电图和血压监护。

1.4观察指标

1.4.1ST段回落情况:治疗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ST段回落情况。

1.4.2TIMI血流分级:治疗后2 h行CAG,比较2组梗死相关动脉内TIMI血流分级情况[10]。

1.4.3血浆纤溶因子: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h血浆组织因子(TF)、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

1.4.4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统计2组治疗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ST段回落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T段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组ST段回落情况比较[例(%)]

2.2TIMI血流分级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组治疗后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比较[例(%)]

2.3血浆纤溶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TF、tPA及PAI-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F、tPA及PAI-1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因子水平比较

2.4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2例,再发心肌梗死及出血各1例;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再发心肌梗死4例,心律失常及出血各3例,心源性休克1例。观察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30.56%(P<0.05)。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斑块受损诱发闭塞性血栓所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胸痛、发热、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心电图ST段抬高等,其中以疼痛症状最先出现,常发生在睡眠期,疼痛范围较广且程度较重,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11]。本病病情发展迅速,当靶血管闭塞时间>20 min时便会有少数缺血心肌细胞出现坏死,且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故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12]。本病治疗目标是尽早疏通靶血管,恢复缺血心肌有效供血,挽救濒临坏死心肌[13]。

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为基层医院最优化的再灌注策略,可早期打通病变动脉,快速恢复心肌灌注,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14];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心肌难以得到有效灌注,造成微循环灌注不良,影响介入治疗效果[15]。重组人尿激酶原是以尿激酶为前体的第二代纤溶酶原激活剂,应用后与血栓中纤维蛋白结合并且转化为双链尿激酶,溶栓能力增强了250~500倍,可以有效消除血栓、恢复靶血管正常血液循环,增强靶血管复通效果,并且可避免出血、凝血系统异常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等的发生[16-2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T段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TF、tPA及PAI-1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提示PCI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更显著改善心肌灌注状况,调节机体纤溶因子水平,维持纤溶系统功能稳定。此外,观察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组人尿激酶原专一性强,仅作用于血栓局部,当其特异性与血栓部位纤维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并促进局部纤维蛋白分解,可有效避免激活血液中纤维酶原,故不会影响机体纤溶系统功能,具有更高的应用安全性[22]。

综上,PCI术中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及心肌灌注状况,调节机体纤溶因子水平,维持纤溶系统功能稳定,且安全性佳。

猜你喜欢
纤溶心肌梗死心肌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心肌桥是什么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
不同提取法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