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林,贾玉刚
(1.西宁市湟中区畜牧兽医站,青海西宁 811600;2.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青海西宁 812100)
家禽生产中饲料约占生产总成本的65%~70%,因此,应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食量,以实现现代肉鸡的遗传潜力。饲料颗粒化是肉鸡提高采食量的常用策略,同时制粒工艺是家禽饲料中最普遍的热处理操作,但这样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然而,对家禽饲喂颗粒日粮的优势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之前的研究表明,如将肉鸡日粮中的颗粒率从30%增加到60%~90%,会导致更高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张亮,2013;Lilly等,2011)。Kenny(2008)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细颗粒饲料(50%和100%),鸡的增重分别提高4.5%和19%,料重比分别降低2.2%和6.1%。但制粒工艺并不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的唯一指标,需要考虑制粒后饲料的质量(周梅英,2013)。在制粒前对干燥的饲料进行特定时间的蒸汽调质是制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此外,调质前必须对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如蒸汽、压力、温度和在调质中的停留时间(唐兴,2015)。Plattner(2002)证明,较长的调质时间(>4 min)允许水分渗透进料,有利于水化和传热更加均匀,这是由于饲料在蒸汽调节器内的保留时间延长和改变搅拌桨桨节的结果。此外,Massuquetto等(2018)报告称,饲料颗粒的耐久性和颗粒硬度通过增加调质时间(0~80 s)而增加。高温可改善颗粒物理质量,但对肉鸡营养物质利用率有负面影响(Abdollahi等,2012)。虽然上述研究报道了饲料调质时间对动物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调质时间对肉鸡生长及养分利用影响的报道较少。因此,文章旨在评估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调质时间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沉积、组织器官重量及空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1.1 试验设计与原料处理 将配方中的大原料通过2 mm锤式粉碎机粉碎后,添加辅料在双轴桨式混合机中混合。在70℃条件下分别调质120、180和 240 s,之后用 3 mm 环模制粒。将672只平均体重为(60.21±0.30)g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T1~T3组肉鸡均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日粮,各组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调质时间分别为120、180和240 s,试验持续6周。
表1 小麦-豆粕型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肉鸡按照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分别在试验中期(21 d)和试验结束后(42 d)对肉鸡进行称重,记录阶段的饲料消耗量。记录的数据用于计算生长性能相关指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报酬)。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采用全收集法进行消化试验,在试验结束前3 d,每个重复选择4只鸡单独饲养,每天收集粪便样品及饲料样品,样品烘干粉碎过0.5 mm分析筛。参考Adeola(2001)的方法测定养分沉积率。试验结束当天,肉鸡禁食8 h后屠宰,称量胴体重,分离组织器官并称重,计算相对重量。分离空肠,用PBS缓冲液清洗肠道内容物,样品用于制作切片,参考陈凤鸣等(2016)的方法分析空肠绒毛形态。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24.0版本)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urkey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小麦-豆粕型日粮调质120、180和240 s对肉鸡生长性能指标(体重、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报酬)无显著影响(P>0.05)。
表2 小麦-豆粕型日粮加工方式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对肉鸡养分沉积及组织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调质时间对肉鸡代谢能、粗脂肪和磷沉积率,以及胴体、腿肌、胸肌、腺胃、肌胃、肝脏、脾脏、胰腺、心脏和腹脂相对重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T1组肉鸡的干物质沉积率显著高于T3组(P<0.05),同时粗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随着小麦-豆粕型日粮调质时间的升高,肉鸡钙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
表3 小麦-豆粕型日粮加工方式对肉鸡养分沉积及组织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
2.3 对肉鸡肠道绒毛形态的影响 由表4可知,T2和T3组肉鸡空肠绒毛面积显著高于T1组(P<0.05),但T1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T3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T1组(P<0.05)。小麦-豆粕型日粮调质时间对空肠绒毛宽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调质时间对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报酬均无显著影响,这与Abdollahi等(2012)报道的结果一致。此外,Attar等(2017)报道,饲料经过2 min的调质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硬度和颗粒耐久性,但经过60、80或100 s的调质后,肉鸡生长表现一致。关于小麦型日粮的调质时间对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报道并不一致。Lundblad等(2009)研究发现,调质时间延长可以改善肉鸡日粮中小麦、鱼粉的消化率。相比之下,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调质时间的升高,粗蛋白质和钙的沉积率显著降低。
颗粒饲料在采食后的消失速率可能因其大小和硬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本研究调质时间为120 s时可以显著提高代谢能、粗蛋白质和钙的沉积率,可能与颗粒硬度提高有关,因为更硬、更耐用的颗粒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在肌胃中,促进了饲料与消化酶接触的有效性(Abdollahi等,2012)。此外,本研究表明,调节时间对肉鸡组织器官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
Abdollahi等(2010)研究表明,调质温度从60℃升高至90℃时可以提高肉鸡生长前期小肠的长度,同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合理的调质时间也可以提高空肠长度(Attar等,2017)。在本研究中,调质时间为180和240 s的肉鸡组空肠绒毛面积显著提高,但调质时间为120 s的肉鸡组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关于调质时间对肉鸡肠道形态学的数据有限,目前合理的解释可能是120 s的蒸汽调质后,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对营养负荷的反应。
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调质时间对肉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但调质时间为120 s时可以提高肉鸡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钙沉积率,改善空肠绒毛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