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1-11-26 18:11:34周沁林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弹奏钢琴教学模式

□周沁林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

钢琴艺术因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喜爱,其能够开阔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情操,带给人们更多美的体验和感悟,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及音乐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的音乐学院已经将钢琴作为普修科目。作为音乐专业人才的重要输出地,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使命。实际教学中,高校教师应基于学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有针对性地施以教学策略,进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

一、当下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守旧

从当前教学实际来看,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多采用个别教学法或是集体教学法,课堂上常常运用直接灌输的方式传授相关知识,教学缺乏多元性和开放性。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多以自己的理解定义钢琴技巧和作品内涵,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自我创造能力极为不利,很难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思维和艺术风格[2]。现阶段,我国高校钢琴教师多属于学院派,在教学中多采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忽略了音乐学院和高校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当前,高校钢琴学生众多,而师资力量有限,大部分教师会采取集体教学或是小组教学的模式,但因为追赶教学进度,往往会出现“重技巧、轻基础”的情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观念守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过于偏爱学优生,没有立足于班集体的全面发展实施教学。

(二)忽略了相关文化的重要性

在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钢琴弹奏技巧的教学,而忽略了相关文化的重要性,导致文化存在严重的缺位情况,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大部分教师在教授钢琴弹奏技巧时没有向学生引入多元化的相关文化,从而出现了教育与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3]。例如,在向学生介绍肖邦的钢琴作品时,教师并没有结合肖邦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生平经历进行讲解,所以学生自然理解不了肖邦钢琴作品中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舒曼评价肖邦为“隐藏在鲜花丛中的大炮”。钢琴作品是表达生活和情感的艺术。目前,还有部分教师观念较为守旧,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这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设计钢琴教学时,没有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认识钢琴及钢琴文化,没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以致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进入疲倦期,平时也只是机械地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弹奏能力或许会得到很大提升,但个人风格和钢琴的艺术性却很难彰显出来。

(三)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高校各学科正处于教学改革阶段,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教学评价也是如此。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多采取单一的评价模式。在期末考试时,高校大部分教师多以演奏能力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优劣,仅仅将考试所弹奏的那一两个曲目作为评判依据,且往往弹奏难度系数大的曲子比较容易拿高分。这会让学生过度注重钢琴技巧,而忽视对钢琴理论和钢琴艺术史的学习,非常不利于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评价模式会让学生对钢琴学习重点和钢琴的艺术价值产生错误的认知,会对培养学生艺术综合素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4]。

二、高校进行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对钢琴学习形成正确认知

钢琴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探究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不仅需要演奏者掌握较为高超的弹奏技巧,还需要其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对音乐的独特感悟与见解。同一首钢琴作品,有的学生弹得行云流水且富有生命力,能够带给听众力量和引发共鸣,而有的学生弹出来则让人感觉平淡乏味、缺乏感情。究其原因,不过是细节处理程度的不同而已。而细节却体现在诸多方面,如节奏、强弱、触键方式、情感等。不同的人弹奏同一首作品,对细节的感悟和认知是不同的,这与演奏者的性格、演奏习惯、音乐审美、文化积累、作品分析能力等息息相关。更甚者,即便同一个人弹奏同一个曲目,也会因为环境与心境的不同而使演奏效果有很大的差别,这都是正常现象。艺术是自由的,艺术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高校进行钢琴教学改革,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来让学生深入了解钢琴艺术,进而全身心地去感受钢琴艺术、表现艺术,真正实现美的感悟和熏陶。

(二)有利于真正实现钢琴教育的价值

高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钢琴教学是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守旧的钢琴教学方法已然不能满足当前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进行钢琴教育改革就是在现有基础上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钢琴专业的发展方向出发推动学生弹奏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既能够在钢琴学习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又能通过自己的演奏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教师只有在钢琴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才能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一)优化钢琴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艺术思维

教学理念对明确教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应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而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弹奏能力。另外,教师应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师生关系的维护,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学生成长,真正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艺术思维,引导学生快速、深入地理解知识,从而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学会放松心灵、潜心创作。就这一方面而言,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方式,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与刻板,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尽情表达。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钢琴理论知识编成口诀,或是将钢琴作品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特点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介绍,又或者可以设定不同主题鼓励学生即兴创作等。这不仅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能给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用钢琴演奏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音乐交流。

(二)钢琴教学多元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钢琴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教师只有基于多元视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相关文化的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将多种文化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还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从多角度解读钢琴艺术。例如,在教学巴赫的《创意曲》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理解巴赫的创作意图。巴赫的不少作品都是为了教学,巴赫的《创意曲》内含二部、三部创意曲各15 首,他在该曲集的序言中说明了想让学生“学得歌唱性的演奏风格”,其中的每首作品都基于一个个性化的乐思,然后通过各种复调方式进行发展,这也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学生在学习《创意曲》时,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弹奏时才能把握要点,也更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演奏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感染力。在学生弹奏时,高校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处理作品细节,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艺术思维,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中很多学生会根据学校的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教师如果仅将期末考试中学生弹奏的一两首作品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很有可能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高校应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不仅要考查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还要将艺术理论、艺术史成绩和平时成绩纳入总成绩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采用自评、他评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与探究能力。只有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教师才能清楚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然后据此分析教学的成效、缺陷、问题和矛盾,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措施、优化教学指导。而学生也能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清楚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学和学习过程起到监督与控制的作用,能真实地反馈教学过程,并实现及时可控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激发师生的奋进情绪,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 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钢琴教学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基于现阶段学生常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钢琴人才。

猜你喜欢
弹奏钢琴教学模式
弹 奏
诗林(2023年1期)2023-03-22 15:24:56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4:02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2
纸钢琴
钢琴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