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倞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西安 710049)
剑桥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于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发展出一套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留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本文对剑桥大学的留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进行解析,以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剑桥大学在校学生约两万两千名,其中九千多名学生为留学生。按学习层次划分,本科生中留学生占比25%,研究生占比高达50%[1]。剑桥大学不专设承担留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而是将留学生和本国学生融合在一起,采取学院与院系并行管理的模式;充分关注和理解留学生的特殊性,建立了学校层面的各类辅助性服务部门,给予留学生必要的关怀和支持。同时,为了确保各国留学生群体都能获得公平的待遇且相互尊重,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监察部门,构成了剑桥大学完善的留学生管理服务体系。
剑桥大学是英国为数不多的传统学院制大学,学校由负责照顾学生生活等事宜的学院及负责教学与科研的院系这两个独立的体系组成。王雁等学者将前一类学院形象地称为“社团型学院”,而后者则被称为 “学科型学院”[2]。学院是依附于大学的独立法人机构,管理学生学籍,为学生提供食宿及具有针对性的私人学业指导和生活关怀。院系则直属于大学,负责组织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并在学生完成学业后颁发学位。对学生的管理,无论是本国学生抑或是留学生,学校都是通过这两个并行且独立的系统实现的。社团型学院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学院的传统和价值导向决定本科生的录取、学院的管理方针等重大事项,因此在剑桥就读的留学生首先是某个学院的学生,而不是某个院系专业的学生。剑桥大学31个学院,均面向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开放申请。从申请标准和实际录取率来看,各学院都对留学生的要求更严格。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学校共录取本科生3 445人,其中录取的本地学生2 880人,留学生555人,而学校所收到的本地生和留学生申请数量相差无几,分别为9 795份和9 205份,本地学生的录取比例为29.4%,留学生的录取比例则仅有6%[3];但这并不是学校不欢迎留学生,而是受旨在给予更多英国贫困家庭出身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扩大教育参与度(widening access initiatives)”活动的影响,在不降低学术水准的前提下,招生政策向英国贫困学生倾斜。
入学后学院对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的学籍和日常管理完全一致,每位学生均会被指派三类教师全程跟进学生的求学过程,这就是剑桥教育最具优势的学院导师指导制度[4]。首先,学院会为学生指定一名相应专业的学院导师(college fellow),作为把控学生学术发展全局的学术监理((Director of Studies),学院导师由各学院根据自身需求聘请隶属于各院系的优秀教授,负责给学生提供课程选择等方面的建议,并协调安排私人学业指导。其次,学院会为学生配备私人学业指导教师,负责每周一到两次的私人学业指导(参与学生不超过3名),帮助学生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单独与教师讨论问题的机会。这种小班指导也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搭建了彼此了解、探讨学术的机会,促进了不同学生群体的互相融合。最后,学院还会为学生指派一名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作为学生的个人导师(College Tutor),负责保护学生的权益,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个人导师的设置在于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异国校园环境,一对一的关注和交流有利于导师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进行引导。
学科型院系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对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的要求也基本一致。学校各院系不设立专门针对留学生或本国学生的专业,所有专业均只有一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师日常授课及各类考核也对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一视同仁。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院系的教学都采取混班制,不存在留学生单独成班的情况。仅有少数涉及敏感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则按政府的要求办。
在学校层面,剑桥大学主要是为留学生提供服务与支持。基于留学生的特殊性,建立了一套严谨且具关怀性的留学生服务系统,为留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或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1.学校为留学生专门设立了签证、语言、文化心理适应等方面服务与支持的部门
获得签证是学生出境留学的前提,在签证服务方面,学校设国际学生处(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fice)提供包括传递移民局相关政策、发放签证支持材料的服务,还专门为留学生设立奖学金,在学生签证支持上极具专业性。近些年,由于英国学生签证政策不断调整,国际学生处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或专员沟通,将与学生签证相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映,并给出相关建议,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畅通的双向沟通渠道。剑桥大学作为第一批被纳入学生签证延长6个月试行计划的大学,不仅与其良好的声誉有关,也得益于国际学生处的专业性。
在语言适应方面,学校设立的语言中心(Language Centre),是为母语为非英语的留学生提供语言支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术素养和交际能力,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学校学术生活的部门。虽然剑桥大学对留学生的英语入学门槛要求很高(雅思总分7.5且单科成绩不能低于7),但不少留学生和教师都发现进入高强度的校园生活后,考试成绩所反映出的优异与真正适应异国学术环境的语言能力之间存有落差。为此,语言中心构建了两套导向不同的辅助体系:针对英语学术素养培养的“留学生学术能力发展训练(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简称ADTIS)”体系,以及着重于日常口语能力提升的交际训练体系。ADTIS体系由小班课程和导师一对一辅导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申请入学前的预科课程或与专业课同步的学期内课程。其教学大纲以学术写作的整个过程为编排基础,通过真实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中间还穿插英文学术圈全方位的介绍,以帮助学生熟悉并最终实现融入其中的目标。而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则是为了满足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做的配套设置,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其内容不光限于语言能力,也涉及英国社会、文化和学生自我发展等方面。语言中心项目主管凯伦·欧特唯女士(Karen Ottewell)强调ADTIS并不是传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升课程,而是全面关注留学生,帮助留学生融入英语学术环境中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因此对于不少留学生来说,语言中心是除了自己学院和院系之外,最有亲近感的地方。注重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辅助训练体系由类似于口语课的“对话一小时(Conversation Hours)”与志愿者的口语对话活动组成。“对话一小时”由教师主导,选取能激发语言产出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训练,是偏传统口语能力提升的课程。与志愿者的口语对话活动则由中心提供场地和安排时间,采用时长为20分钟的一对一自由会话形式,学生会作为主导,选择对话内容和主题,志愿者则辅助学生完成对话,并给予发音和词汇上的帮助,这种方式更具针对性,再加上有志愿者是剑桥退休的老教师,具有跟学生相处的经验,能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下进行更有效率的语言对话。
在心理辅导方面,学校设立咨询辅导处(University Counselling Service),负责学生心理咨询与疏导。辅导处针对留学生的特点配有专门擅长缓解留学生思乡情绪和解决文化环境适应问题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和辅导专家。通过网络申请,学生会被分配给相应的专家,而提供帮助的主要方式是时长为50分钟的一对一咨询辅导,专家会为学生建立档案,进行有追踪性的辅导,这代表大部分的辅导活动并不是一场50分钟的咨询就画上句号,专家会详细记录每次辅导的内容和学生状态用于评估,直至辅导双方都认同所提出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辅导才算成功。这类定制化的辅导每周的频次都高达160场,全年维持在高度活跃的状态,这是学校鼓励学生就任何需要找人商谈的问题前来咨询的结果,鼓励学生不要因为问题小而忽略或放置不管,通过向专业人员的倾诉和沟通,将学生心态导向积极方面,防止问题恶化。
2.学校在住宿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向留学生倾斜,给予该群体一定的优先权或更多关注
虽然各个学院会为本院学生提供住宿,但由于房少人多,每年仍有大量学生选择学院之外的住宿。面对每年大量的住房申请,学校的住宿服务处(Accommodation Service)并不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住宿,而是根据申请者对本地的熟悉程度来排队,考量到初次到访英国的留学生人生地不熟的实际情况,留学生具有住宿一级优先权,可以优先获得学院内住宿选择权。
学校对留学生的支持还体现在关注个人就业上,学校的就业服务办公室(Career Service)向学生提供全程就业支持与帮助:对于完全没有就业规划的学生,该处引导学生寻找个人发展方向;对于仅有模糊想法或有多个想法的学生,该处会理清相关就业方向的前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意愿;而对于已经有清晰就业想法的学生,该处的指导员则能提供完善就业计划和实习机会。在后续阶段,就业服务办公室还提供简历修改、模拟面试、与聘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这些指导由一对一商谈和小组研讨共同组成,兼具个人定制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留学生,学校会在生源较多的国家举办定向性的招聘会,例如为中国学生每年夏天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举办的聘主面对面商谈会。这些聘主中有不少是已毕业的校友,据统计,现在有超过2 500名校友通过就业服务办公室在持续为后续的学生提供就业支持与帮助(1)参见剑桥大学2019年校内刊物Student Service Briefing。。学校的就业支持服务被国际知名教育评估与服务机构i-graduate测评为全英国最佳,也是由于学校能关注到留学生的就业要求,尽心为其提供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就业服务办公室为学生提供的支持并不是在学生毕业后就立即结束,只要学生有需要,在毕业后的三年之内都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剑桥大学是一所极具国际化特点和多样性特色的学校,学校以此为傲并一直致力于构建丰富的大学社区文化,而实现校园多样性的基础就是确保各学生群体之间的公平。为此学校做了大量努力,设置公平与多样性委员会(Equality & Diversity Committee)监察校内各类学生的待遇是否公平,及群体之间是否相互尊重,保证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和其文化都能互相交流与碰撞,共同组成充满活力的校园。该委员会由各学院、院系、学校人事部门及各学生团体的代表组成,以确保来自不同背景和群体之间的学生和学者都能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机会,为确保教职工在对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学生都能态度一致,不会出现歧视或待遇不均等的情况。每年该委员会还会发行校内公平与多样性的年度报告,利用数据调研,尽量减少学校在招新方面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几率,改善弱势群体的待遇。各国留学生群体也都可委任代表进入委员会发声,并参与重要决策的讨论中。如果留学生遭到了不公平待遇,甚至只是不经意的微冒犯或微歧视,也可向委员会的办公室投诉,具体事宜会被调查,若调查结果判定歧视或不公存在,涉事人员则会被批评教育甚或处理,勒令书面道歉或检查,甚至影响该人员的晋升。
剑桥大学注重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的公平趋同管理。以学院学籍生活管理与院系教学管理并行的双轨管理模式实现了趋同管理中的“同”,成为趋同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承认留学生不同于本国学生的特殊性,理解留学生在生活、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切实需求,采取学校层面的辅助,配备完善的服务与支持,实现了趋而不同,切实为学生解决异国求学面临的难题。这种趋同管理模式从源头上就避免了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分化,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理解,保证了不同群体待遇上的公平;学校层面设置的监察委员会则进一步杜绝了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歧视,巩固了校内的平等与尊重。
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满足其个体发展需求的服务与支持。无论是学院导师制度下的学业和生活指导,还是语言中心的训练,抑或是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学生都能选择一对一的定制式指导。各个职能部门的设立解决了学生共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一对一指导的选项则能关注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体需求。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学校具有充裕的资金与人才储备,同时也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认为每一位学生都应当获得最优质的服务与支持,愿意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投入到个性化服务上。同时,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国外越是知名的大学往往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越是注重,对道德品质的要求也越是严格[5]。剑桥大学在此方面可称为典范,其学院导师制度不仅在学术和生活上给予学生帮助,而且在学生道德修养的塑造上也给予正面的引导。所有导师不仅学识要广博精深,更重要的是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6],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精英,实现知识和个人素养的双重传递,造就绅士这才是学校的育人宗旨[4]。
自学生进入大学到大学毕业,学校会全程跟进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就读时学业和生活上方方面面的需求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予以支持并提供服务,学生毕业后学校的校友关系发展办公室也依旧关注着毕业生的后续发展。在校友关系发展办公室支持下,学校校友分会的数量多达400个,它们维系着分布在全球近22万名校友之间的联系,是全世界所有大学中最完善的校友会网络[7]。这些校友会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都能在归国或赴其他地区工作时找到当地的校友,架起校友之间的桥梁,促进校友间观点和资源的交流,辅助个人的发展。校友会还是维系校友与学校之间的重要纽带,每年数以千计的校友通过当地校友会参加校友关系发展办公室举办的各类返校或校友活动。通过校友会搭建的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使毕业生能将求学时学到的价值观、任务感及荣誉感传播到远离剑桥的世界各个角落,这一点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对大学来说更为重要。
评估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大学国际化的程度,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在国际化项目的测评上给剑桥打出了95分的极高评价[8],肯定了剑桥大学长期致力于打造国际多样性校园文化的努力。而这种国际多样性校园文化的建设基础又是学校对待不同学生群体时的公平与关怀:采取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一致的管理与教育,但在对学生的支持与服务中会体谅和注重留学生的特殊需求,给予必要的关怀和照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趋同教育与管理。
趋同并不是完全一致,而是在留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份与作为在异国生活的外国人身份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寻找平衡点上,受西方根深蒂固的制度性种族歧视影响,大多数西方高等院校寻找的方向主要在于如何消除对种族或国籍不同留学生的歧视,确保其获得不亚于本国学生的关怀。就来华留学事业来说,寻找平衡点的方向是将留学生真正地纳入所就读的校园文化之中,促进本国学生与留学生在录取、管理和教育上的趋同。寻找这个平衡点虽颇具难度,但我们推进趋同化的脚步从未停止,2008年就将留学生纳入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了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大数据学籍上的趋同管理,十年后的2018年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更是将趋同化管理法制化。由此可见,我国趋同教育的水平在不断增强,不断促进本国学生与留学生的融合及待遇平等化,从而构建真正具有国际多样性的校园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9]留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是以立德为本。剑桥大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作为,更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发现学生有偏离正确价值观的言行时会及时给予引导。大学是学生三观塑造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正确的道德教育引导是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10]。我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中设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既注重道德观的传承,又将法治观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规范其言行举止。在留学生的教学安排中,各高校根据《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为留学生开设《中国概况》课程,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国情和民情及对我国社会的正确认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同时授课教师对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的讲解,有助于陶冶留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广大一线辅导员和教师日常也对留学生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促使其形成遵守道德规定和法律规范的良好习惯,对提升留学生的道德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加大对留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关注与培养,助力来华留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应加强中外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剑桥大学建立了一对一、定制式的学生个性服务体系,这无疑有利于学生问题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也能使学生个体切实地感受到来自学校对自己的重视及关怀,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这种“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管理服务体系值得借鉴。除了关注留学生群体和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之外,还要关注留学生合理的特殊需求,比如签证服务、汉语学习需求或负面心理情绪干预等,形成整个求学过程各个阶段对学生帮助的无缝对接。我国在留学生的教育与服务过程中,设有专职来华留学生辅导员,且配比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比例,负责处理留学生的相关诸多事宜,实在地为学生解决个体问题,并形成了极其良好的口碑效应。特别针对留学生最为普遍的思乡心理和文化不适应心理,更是通过组织各类的文化、语言、体育交流活动,为留学生营造易适应的学习生活氛围,避免因文化碰撞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11]。
在管理和服务上将本国学生和留学生融合,促进两个学生群体之间交流互助,形成了有活力的国际多样性校园文化是今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留学生能更好地入乡随俗,本国学生也能得益于这种国际间的交流,形成更具格局的国际化视野和素质。2018年我国共招收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万留学生入境学习[12],随着留学生总人数的攀升,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已进入以提质增效为主要考量的新阶段。新阶段的转型势必带来诸多新问题与机遇,尤其在全球疫情持续扩散的当下,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继续敞开胸怀接受来华留学生,在给予远道而来的青年人应有关怀的同时,保证其与本国学生趋同的管理与教育得以实施是我们应坚持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