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感言与反思

2021-11-26 13:20郑旗生台湾
黄埔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孙中山

□ 郑旗生(台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战后日本逼迫清廷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自主,默许朝鲜由日本宰制;割让奉天南部及台湾澎湖;赔款二万万两,分七年付毕;另订商约,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日军占领威海卫三年,以待赔款交清和商约批准,且占领军费五十万两并归中国负担;等等。此后,日本不仅仅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且最为凶狠。其后,日本还与俄国缔结密约,共同侵略东北。《马关条约》割让台澎,造成二战后,台湾问题成为国家统一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一道难关,美日持续运用台湾战略地位,而台湾竟成为棋子,殊可喟叹。

综观19世纪末,中国历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严重挫败,国人皆有时政日非、必须改革之感。康有为等进京赴试的举人上书清廷,希望光绪帝下罪己诏、即行迁都,以与日本决一死战。但清廷官员不此之图,反与慈禧发动政变,维新者多成亡命,光绪帝也失去自由。当时许多热血青年参与各地革命组织,除孙中山在广东及海外组织的兴中会外,东南各地的会党也组成共进会,另有浙江光复会、湖南华兴会、湖北日知会等。这些组织汇成历史洪流,终于迸发成辛亥革命。从历史发展轨迹看,任何大规模政治变动都会伴随几十年阢陧不安。秦始皇统一,虽结束战国以来长期混乱,但十余年而亡。汉高祖建国后,仍有白登之围与吕后用权,直到文帝继位,政局才稍安定,成就文景之治。依此,民国肇建,前后50年动乱尚属历史常态。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重新发现自我”,并在学习与反思中,找到适合中国永续发展的途径。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不断实验各种政治主张,逐渐理解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并不适合当时国情,学习西方必须有所取舍,而“发扬固有文化”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最大共识。孙中山推行三民主义时,虽“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也未曾舍弃中国文化,甚至将许多中国传统融入其政治理念。辛亥革命以后,三民主义成为重要的思想指导与学校教育内容,但有许多调整:“驱逐鞑虏”改为“五族共和”;政治组织仍以官僚体系为主。“三民主义”最重要的议题聚焦于“民生主义”,这又与中国政治传统的圭臬《礼运大同篇》所揭示的世界大同若合符节。《礼运大同篇》包含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的完整理念,是传统中国的价值核心,对“均”极为重视。这种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将经济活动建立于掠夺、自利基础的核心价值差异甚大。近代中国没有资本主义基础,反倒是社会主义更适合国情,这正是民初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倾向的两个重要因素。三民主义的思想系统集中于“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其目标是“国计优裕,民生乐利”。这种将国计与民生结合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成了日后几个世代的共识,“国父遗教”思想已经顺应中国传统思想,符合时代潮流,而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主张的部分理论或因思虑不周,或因仓促推出,未必周密,必须修正,但经过百年来的实证,菁英分子不断添加证明其能符合当代中国所需。庆祝辛亥百十年之际,正可以回顾辛亥以来种种思潮的发展过程,仍可为后世指示明灯。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成效有目共睹,为政者则明确指出“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这种发展方向与三民主义的民生与民本概念枹鼓相应,也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重要精神,更是辛亥革命以来形成的社会共识可贵之处。

今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年,两岸同胞除缅怀先烈牺牲奉献精神,更必须把眼光投向现在与未来。当前,中国大陆正逐步迈向国富民强境界,尤其成功解决贫富差异,蔚为奇观。1956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毛泽东主席曾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外,都是孙中山革命继承者,我们继承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大家仍记得中山先生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山先生口中的同志散布于海内外,尤其提醒台海两岸同胞,同志必须捐弃成见,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中共中央从毛泽东时期即已推崇孙中山,认同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理念。中共尤其强调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因为这证明中国共产党符合孙中山理想,毛泽东也因此推崇孙中山为“革命先行者”。历史斑斑可考,正是以史为鉴最佳例证。

中山先生毕生从事革命最大心愿就是完成中国统一、复兴民族、恢复中国国际地位。今天两岸有志之士深刻反思,中国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缺一不可。大陆改革开放后实施社会主义融合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能于近期内适时以国家分配机能导正资本主义偏失,均衡财富分配,这些动能效益即将发挥磁吸效应,对台湾及两岸关系发展必将展现难以想象之影响,这是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给两岸中国人最重要启示,台湾民进党当局纵然冒险走“独”,终将徒劳无功。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的绰号
三民主义说
三民主义说①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抗战时期何干之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