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冈村宁次在给日本军部的报告书《关于迅速解决日华事变作战方面的意见》中写道:“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四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只要该系统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固然,冈村宁次的报告明显低估了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巨大力量,但黄埔师生的抗日意志由此可见一斑。黄埔师生的抗日意志从何而来,为何让以冈村宁次为首的日军如此忌惮?翻开黄埔军校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是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铸就了黄埔师生反抗外国侵略的铁血丹心,成为挺立在日军面前摧不垮、打不倒的钢铁长城。
今年是第二次长沙会战胜利80周年,本刊“碧血丹心卫星城——纪念第二次长沙会战胜利80周年”特别策划将带领读者走进那段烽火岁月,重温当年黄埔师生的抗日壮举,祭奠英勇牺牲的抗日英烈,传承和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以实践孙中山先生的“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本期特别策划得到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