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妮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的代表作。该诗的创作年份为1938年,时值日军全面侵华,并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累累暴行,中华儿女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在得知日军的行为后,艾青以悲愤的情绪写下《我爱这土地》,并在表达了对侵略者憎恨的同时,也鼓励中华儿女英勇奋斗,为保护中华大地奋勇向前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作曲家陆在易花费将近四年的时间,以艾青的这首《我爱这土地》为蓝本,创作出基于该诗的歌曲,且至今依然在传唱。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我爱这土地》中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使得研究这首歌中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艾青,原名蒋正涵,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其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其中,《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一首现代诗,并被收录于《艾青诗选》中。在诗词中,诗人借一只鸟的视角,审视身处战乱中的中华大地,衬托出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祖国未来命运的担忧。
陆在易,又名梓钧,我国乐坛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因此,音乐界对他素有“音乐诗人”的称号。与此同时,陆在易也是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他创作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已经广为传唱。而由其创作的《桥》、《家》、《盼》以及《我爱这土地》,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获得了中国音乐最高奖的“金钟奖”。由此可见,其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人为之瞩目。
《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11月17日,并于同年12月在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上发表。艾青在写作这首诗之前,正逢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疯狂践踏中国大地。和当时的许多文艺界人士一样,艾青选择撤离武汉前往桂林。在此期间,诗人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诗人以一只鸟作比喻,描述这只鸟不知疲倦地飞翔在祖国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但是它依然不愿离开,只因它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诗人借助鸟、土地、狂风等意象,不断强化自身的感情,并拨动每一位阅读这首诗的人的心弦,从而让人能够深切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复二部曲式作品,调式调性为bG大调。其中,歌曲的呈示部主要由引子和A、B两段构成。歌曲的引子部分包括1-9个小节,调式调性为降G大调。由此可见,引子部分的核心音调为歌曲本身奠定了基调。在写作手法方面,创作者在使用同音反复以及二度级进的同时,还和八度的柱式和弦产生配合,从而确保旋律昂扬、向上,并为听众赋予明快的听觉色彩。在伴奏方面,伴奏织体通过使用六连音,进而与歌曲的高音部分形成对比[1]。此外,随着音调连续的几个八度,不仅使歌曲旋律更具歌唱性,还为歌曲赋予了丰富的音乐色彩。在引子部分的最后,旋律音借助八分音符上下跳跃,终于降落在V级和弦上。歌曲的A段部分包括10-40小节,共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由10-14小节构成,并通过二度级进以及六度跳进点出歌曲的主旨,而这一小节的内容将在之后的歌曲中,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第二乐句由15-19小节构成,主要通过第一乐句变化而来,其伴奏依然以六连音为主,并最终落在I级和弦上。第三乐句由20-26小节构成,和第一、二乐句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三乐句采用六度跳进,由此进一步凸显情绪的递进。第四乐句由27-32小节构成,在旋律以及伴奏织体方面和第三乐句保持一致。第五乐句由33-40小节构成,并和第四乐句形成对比。第四乐句的伴奏织体为六连音,第五乐句则改为柱式和弦。这种改变方式,在于帮助歌唱者及时调整情绪。歌曲的B段部分包括41-50小节。和A段部分的昂扬情绪相比,B段无疑要柔和、缓慢许多。在这一乐段中,伴奏织体为波音和弦,其作用在于经过A段的情绪铺垫,需要由B段对这种情绪加以巩固和坚定,并为之后乐段的表现提供情绪基础。间奏部分由51-62小节构成,调式调性也从G大调变为降G大调。在间奏部分中,无论是歌曲的情绪还是节奏力度都开始层层递进,并最终在58小节达到高潮。间奏之后,就是歌曲的再现部。所谓再现部,就是对呈现部的再现。其中,再现部中由63-104小节构成的A段。从这一段开始,虽然旋律依然是上文A段主题的再现,但在伴奏织体上,再现部使用了诸如三连音、七连音的方式,进一步对歌曲的声乐旋律进行完善和补充。再现部后,即将迎来歌曲的高潮部分。105小节作为高潮的尾声部分,充分利用了柱式和弦以及八度伴奏织体的组合,使歌曲的情绪被推上了新的巅峰。歌曲的尾奏部分由115-118小节构成。在这段部分中,六连音转换为四连音,音乐节奏逐渐缓慢,最终歌曲定格在I级和弦上[2]。
在《我爱这土地》这首歌曲中,开篇部分即通过使用核心音调。通过这种方式,使节奏上行后下行,继而以恢弘的气势为整首歌曲奠定曲调。
之后,核心音调的走势开始逐渐低沉,并由八度音开始逐渐向下滑行,进而将歌曲的走势拉入深沉之中。
间奏部分中,核心音调再次成为这部分的绝对主角,并在56-57小节中借助收缩节奏,进而使音乐的力度再次发生改变,最终把歌曲的旋律推向情绪的高点。
歌曲的尾声部分和前奏部分在相互呼应的同时,又互相统一,并使歌曲的情感得到进一步抒发。除此之外,尾声也对歌曲中诸如鸟、大地等意象进行了更为充分的补充,从而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饱满。
综上所述,《我爱这土地》前奏部分的作用主要在于开篇点题,并为之后的歌曲基调奠定基础。间奏部分主要承接前奏以及尾声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而在歌曲的尾声阶段,则是对歌曲主题的进一步强化。歌曲借助这种结构,不仅能够使歌曲的情绪更加饱满,也更能打动听众,还能使歌唱者有感而发,快速进入演唱状态。由此可见,陆在易对这首歌曲的编排无愧于一流水平。
陆在易除了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外,其对于演唱技巧的研究也颇为丰富。他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的母语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同时也最具特色和表现力的一种语言。我认为,不懂得和完全不重视语言的人,是很难写好、唱好声乐作品的。”由此可知,为了让听众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咬字和吐字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唱歌过程中歌唱者需要通过以字行腔,并借助吐字、念字、咬字等方式,抒发歌唱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对咬字吐字的掌握过程中,需要明确咬字是对辅音的处理,吐字是对元音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处理得当,才能使歌曲的演唱更为流畅[3]。与此同时,对咬字吐字进行处理,也是歌唱者抒发情感的重要方法。在字词脱口而出之前,嘴巴开口的大小和牙齿之间的闭合需要张弛有度。即不能过度放松,也不应过于紧张。例如在《我爱这土地》第一句歌词“假如我是一只鸟”中的“鸟”字,以及“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唱”字,由于二者分别以“ao”和“ang”为开口音,因此歌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口腔的肌肉松弛,并在开口发声“a”时,嘴型处需要保持两个拇指的距离。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句中,“雨”字和“所”字之间的快速转换,需要歌唱者及时变换嘴型,将牙齿和舌头微微向里靠拢。在唱到“土地”时,则嘴型要放松,且千万不能向口腔内部抠着唱。在“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句中,尤其要注意唱到“悲愤”时的咬字。此时,歌唱者要把牙关朝下松动,同时要把高音口腔彻底张开,连通到硬腭和小舌的位置。而在唱到“河流”时,歌唱者要对情绪进行收敛,并把“河流”中的“u”归韵到“o”上。在“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以及之后紧跟的“啊”字上,从“风”字到“啊”字的吐字咬字要自然,“啊”字一定要轻咬,才能使这一句歌词实现整体连贯。在“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句中,歌唱者要切记把“温柔”的辅音字母清晰唱出来,以防止字头在演唱过程中被吞掉。在唱完“温柔”后紧接着的“黎明”不能太挤,且咬字要轻。在“然后我死了”这句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了”字,应该唱“liao”而不是“le”。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中,“在”字需重咬字,“里面”则应该将情绪推上顶峰,以避免咬字干瘪使歌曲的情绪外泄。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句中,“水”字要把韵脚由“i”归到“ei”中。而在“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中,其中的“土地”以及“爱”字,呈示部和再现部的演唱方法要划分出明显不同。在再现部中,这两个字词的表现要重咬,并借助辅音字母强调整首歌曲的彭湃爱国情感[4]。
歌唱者借助发声训练,一方面能够起到开嗓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能有效解决中高音、弱音的问题。歌唱者首先可以先将歌曲中难念的字词以元音为基础,将之转化为发声训练的演唱方式。然后在日常练习中,歌唱者则可以将字词以字母的形式代替。例如,将“u”以“哆来咪发索”的方式代替,待到歌唱者彻底熟练后,再将字词带入练习。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发声训练方式,能够锻炼歌唱者的中低声区。除此之外,对于哼鸣的练习也是发声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歌唱者而言,哼鸣的声音高低取决于高音演唱的高低。另外,歌唱者还可以通过哼鸣,进而练习弱音中的泛音。当歌唱者对哼鸣练习彻底掌握后,就能够先用哼鸣的方式将《我爱这土地》整首歌曲过一遍,然后加入歌词演唱后能够发现,歌唱者的音乐会变得更加圆润自如。
但凡唱歌,多半离不开气息的运用于支持。可以说,气息就是歌唱者的动力源泉。《我爱这土地》整首歌曲的节奏类型较为明快,情感表现丰富,因此对气息的要求较高。首先,在呼吸方面,歌唱者呼吸的程度,不仅确定着喉咙的位置,还决定着气息是否充足。基于此,歌唱者吸气时应该以鼻子为主,并在吸气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种打哈欠的感觉,从而使头腔、口腔、胸腔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而在换气时,歌唱者要始终收紧腹部,如此才能对气息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在长久的歌唱过程中,歌唱者对于气息的保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歌唱者需要稳定喉咙位置,并扩充肺部,以保证气息稳定。例如在演唱这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及之后的高音“啊”字,共同推动整首歌曲的情绪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唱“啊”字的时候不应该过度压迫嗓音,而应该将声音调在气息上,然后一口气完全释放[5]。
最后,气息的运用与支持离不开长时间的训练。任何优秀的演唱都是千锤百炼磨出来的,唱歌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歌唱者需要通过不断训练,以至于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在面对任何歌曲时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为了准确表达《我爱这土地》的情感,并让听众产生共鸣。歌唱者首先需要通过音乐分析,将《我爱这土地》的节奏内容进行拆解,以了解歌曲情绪的整体走向。然后歌唱者通过掌握吐字咬字、对发声进行训练、对气息加以运用和支持的方式,以声情并茂的方式演唱出整首歌曲。唯有如此,才能让听众感受到诗人和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情感,最终使歌曲以最好的姿态被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