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生活史的影像记录思考

2021-11-26 08:36
南都学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龄公众

全 根 先

(国家图书馆 社会教育部,北京 100081)

一、公众影像史学不能忽视老年群体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录音、录像等传播手段的广泛普及,各种视频、图像资料每天都如潮水般地向我们袭来,影像史学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美国学者罗伯特·A·罗森斯认为,视觉媒体将成为现时代绝大多数民众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1]。另一位美国学者安东尼·卡斯卡蒂则说:“今天的世界甚至可以用‘图像先行’来定义。也就是说,图像不仅仅在时间上,而且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均先于实在。”[2]在图像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今天,如何从影像史学的学术角度回答公众参与历史记录时所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并建立与公众历史记录相对应的公众影像史学,已成为学术界必须回应的一个新课题。

我以为,公众影像史学,还是应当突出“公众”二字,以公众为本位,书写公众,公众参与,服务公众。这一点,我与钱茂伟教授的看法是一致的。公众影像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公众借助影像手段,进行历史记录。要尽可能选取更多的历史事件亲历者、见证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记录,从而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在影像记录的人群对象方面,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尤其值得关注。根据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据此,我国于1999年正式进入联合国所定义的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538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2.6%[3]。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我们在公众影像史学研究和实践中,理应去关注他们,记录他们的生活历史,为社会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伟大变革的世纪,“中华民族由沉沦到崛起,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4]。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而高龄老人正是这一系列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近年来,我在从事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研究和实践中,采访、接触到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较多,如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藏学家黄明信先生,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图书馆学家熊道光先生,原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王震亚先生,还有与齐红深先生一起采访联合国原救济总署东北地区专员杨增志先生,深度采访了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全山石先生,等等。通过对他们的口述采访和影像记录,积累了一些经验,兹谈一点体会,并请方家指正!

二、高龄老人的影像记录实践

前一段时间,我曾采访“一二·九运动”的亲历者朱世英老人(1)2021年3月25日,朱世英老人因病去世。笔者于4月1日在《人民政协报》发表题为《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和成长》一文,以为纪念。。“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抗日救国为宗旨、波及全国的大规模爱国学生运动。1939年12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毛主席说:“至于一二·九运动,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运动’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5]“一二·九运动”还培养了我们党和国家、军队许多领导人。我采访的这位朱世英老人,出生于1918年,到2021年已经103岁了。她是河北省易县人,因为父亲长期跟随一位朋友在外地任职,她也辗转于河北、天津、北京等地。“一二·九运动”发生时,她是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的学生。

朱世英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与她父亲朋友的女儿杨淑英有关,杨淑英后来与毛主席的秘书周小舟结婚,她们是北京师范大学同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朱世英与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是室友,与另一位同学左权的夫人刘志兰都是学生运动积极分子。以后,她与王震副主席的夫人王季青、聂荣臻元帅的夫人张瑞华等都有交集。在西北战地宣传队,她与丁玲比较熟悉,还在那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前线抗日将士文艺演出,发动群众支援抗日。她经历了日军“大扫荡”,几乎是九死一生。可以说,她的经历有点传奇色彩。

离休以后,朱世英陆续写了一些回忆文章,后来汇编成回忆录,叫《自述一生》,大概十来万字,但没有正式出版,因为她停笔时已96岁了。虽然因为年迈,采访之时朱世英老人自己不能下床了,但记忆力还行。鉴于这种情况,对于她的采访,只能是抢救性的,而且采访时间一定要把控好。我在正式采访前,先去看望了老人,做了一次预采访。同时,我对老人自己写的回忆文稿进行了认真研读,从中挑选老人比较容易回忆的生活故事,从她最熟悉的人和事讲起,兼顾我们这个项目“一二·九运动”的主题。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些问题,并请其家属转给老人。

熊道光先生是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图书馆学家,是外文图书编目方面的专家。他出生于1920年,2018年11月去世。他是四川省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人,于1939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曾任万县市私立鱼泉中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万县市市立中学校长,万县市文教科长、副市长;1965年奉调至北京图书馆(即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工作。2016年9月起,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熊道光先生先后进行了多次采访,最近我对文稿进行了整理,完成了口述史稿,大概有6万余字。

熊道光先生的经历中,有一件事我觉得可能比较特殊,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在高校招募人员为盟军从事翻译。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英国等盟军有到中国来的,其中,有一部分英军要来华参战,与中国军队组成“中英突击营”。1942年3月,教育部电令武汉大学征调学生参加中英突击营的翻译工作,要求学生自愿报名,熊道光也报名参加。当时,朱光潜先生是武汉大学教务长,主持英语测试,录取10名,熊道光名列其中。不久,他们拿着学校的介绍信去重庆教育部办手续,辗转湖南赴前线。教育部的吴俊升司长接见了他们,说还没联系好。他们又找到“中英突击营”负责人李默庵。几经周折,最后说来的英军不多,熊道光与几位同学以“请长假”的方式回来了(2)熊道光先生口述尚未公开出版,所转引部分系本文作者整理稿。。

在对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藏学家黄明信先生进行采访时,一开始我们也遇到老人记忆力衰退、采访效果不佳等问题。黄明信的生活阅历非常丰富,一生中所接触到的重要人物与经历的重要事件不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权的翻译,参加了西藏和平解放谈判。然而,由于学术准备不足,加之黄明信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许多事情没有被记录下来。后来,我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黄明信的主要经历和学术成就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些问题,请黄明信进行补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访谈内容[6]。

通过对高龄老人的口述采访和影像记录,我感到受益良多,同时又感到一份责任。我们确实应当关注他们,将他们的记忆及时抢救记录下来,应当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

三、影像记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高龄老人的口述史采访和影像记录实践,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在对他们进行采访记录时,由于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记忆力衰退,所以进行采访时,不必过多地去讨论宏大的历史叙事,诸如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国内外形势等,而要尽可能地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中。比如,受访人曾经历过一场战争,整个作战指挥过程,这个更多的是高级指挥员的事情,一般人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然而,就其个体而言,他在这场战斗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却有值得挖掘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问他是什么地方人,家庭情况如何,战争发生时他在哪里、在干什么事情、他看到发生了什么,等等。类似这些问题,非常真实,恰恰是一般军事史著作很少涉及的。

二是在对他们进行采访时,可以比较细致地挖掘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例如,他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包括粮食、衣物、住宿、交通和医疗状况。在对刘家和先生进行采访时,刘先生就跟我们谈了不少社会史方面的历史资料,如家乡的经济、文化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我们能感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这一客观事实。刘先生上小学时经历了日军飞机轰炸,目睹不少人包括像他那样大的孩子被炸死、长江上漂浮着不少遇难者的尸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些生活故事的记录,可以补充相关史实,或者还原部分历史真相。

三是在对他们进行采访时,我们不必局限于他们某一特定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即便我们事先确定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也可以请他们谈一下其他方面的一些经历。一个人的经历、前后发生的事情往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请他们谈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其实有助于丰富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老兵为例,许多老兵在战争结束以后,在和平时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带有浓厚的“士兵情结”,战争经历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对于其他高龄老人来说,其实也存在类似情况,如亲人的早逝或非正常死亡,个人生病或饥饿经历等,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觉得都是值得注意的。

四是要注意采访技巧,针对不同的高龄老人要区别对待。虽然同为高龄老人,各个人的情况一般不同,一定要根据各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采访方式。像刘家和先生,他是一位学者,健康状况较好,思路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很少有重复,对他的口述访谈,可以说质量很高。像黄明信先生,尽管他也是一位学者,由于年龄偏大,记忆力衰退严重,每次采访开始,总要重复讲一个事,就是关于“专政”一词的藏文翻译。因此,在采访记录过程中,既要善于倾听,又要不失时机地把话题带回到我们希望他讲的内容上来。像朱世英老人,当时已是年过百岁,记忆力尽管不错,但其实还是有记忆“盲区”的,一旦发现她进入了记忆“盲区”,我便会及时调整话题。

五是要以确保老人能正常讲述为基本目标。在影像记录中,由于高龄老人面对摄像机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特别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几台机器、几个人凑在一起,老人可能会不适应,有“应激”反应,容易干扰其思绪。因此,在进行影像记录时,个人以为不必一定要去刻意追求图像的完美,而是要以确保老人正常讲述为基本目标。在架设机器时,应当尽量动作麻利,减少老人因等待采访而引起的焦虑情绪。我在采访朱世英老人的过程中,握着老人的手,可以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手有点凉了,身体不自觉地在动,是有点紧张的反应。我通过较为轻松的话题,让她进入到讲故事环节,她的情绪很快就放松了下来。

总之,对高龄老人进行口述采访和影像记录,既要作充分的资料准备,预设可以引起老人感兴趣的访谈话题,又要尽量保持老人的情绪稳定,必要时调整话题,使其处于自然、放松状态,便于取得较好的记录效果。

猜你喜欢
高龄公众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公众号6月热榜
70岁以上司机交驾照每人发10万韩元补贴
石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