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雷峰塔的重建逸史

2021-11-26 08:18
关键词:班禅雷峰塔杭州

刘 军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民国时期雷峰塔的重建,是长期以来,被学界严重忽视的一段重要逸史。学界对雷峰塔的文化史研究虽多,但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是一个空白,形成了一个研究链条上的“缺口”。

雷峰塔始建于公元975年,倒塌于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1]。之后到1949年,屡次兴起重建的浪潮。雷峰塔倒塌伊始,民间即禀持一种特殊的理念,认为是不祥的预兆:“西湖雷峰塔倒于前年孙传芳由闽入杭之日,杭人以为不祥。”(1)浙沪形势紧迫[N].大公报天津版,1926-12-15(2).“西湖雷峰塔无端坍毁,闻者惶骇恐非佳兆云。”(2)西湖雷峰塔无端坍毁,闻者惶骇恐非佳兆云.画图[J].江浙直奉血战画宝大全,1924(贞集):9.“时值齐鲁构患,孙氏乘其后,奄有两越,孙军人入杭城,正值塔圮之日,复肇始于五季蚕食之秋,复告终于九服,鱼烂之际,此一大事因缘,不知尚有旃育迦王,复作于阳羡劫灰之隙否。”[2]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民国末期。

雷峰塔自五代以来,历经千年,和杭州文化紧密连为一体,雷峰塔以“雷峰夕照”作为西湖十景之一,闻名遐迩,流传千古,内化为杭州、江浙乃至中国文化性格及内容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大重要文物,而且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寄托了人们深厚的感情。它对于中国人特别是杭州百姓而言,意义深重,因此,在其倒塌之后的25年间,不断兴起重建的声浪。共有三次浪潮,然而也出现两大低谷:1924—1925年,为第一次重建的浪潮;1926—1932年,7年间跌入重建的低谷;1933—1937年,再度兴起重建的声浪;1937—1945年的抗战8年间再次跌入低谷;1946—1949年,又一次出现重建的高潮。

一、初倒屡倡重建(1924—1925)

雷峰塔倒塌之初,民众反应剧烈,很多人感到十分悲伤,在人们的心中,雷峰塔不仅是一个塔,而且是一个承载了人们深厚感情、富有生命的东西。如一个叫马鹃魂的人,这样叹到:“雷峰塔建于五代南唐,屹立南屏山麓,迄今二千余载,东南古物,硕果仅存,忽于去岁颓毁,闻者惜之。当塔毁之日,余方避乱海上,未能亲视含敛。又未能泣血草哀启,罪孽深重极矣。”[3]塔倒后,人们争先恐后的哄抢塔砖、塔经等文物,无倡导重建的。时人记曰:“雷峰塔圮后,获其藏经,售得善价者甚多。然无一倡言重建者。”[3]哄抢过后,雷峰塔的重建渐被提出。

首先欲重建雷峰塔的,是孙传芳。然而究其原因,并非孙传芳好古仁慈,大发慈悲,而是因为当时民众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雷峰塔与浙省气运有关,其倒掉是不吉祥的预兆。这种说法在民间十分风行,人心惶惶。孙传芳一方面为此所动,另一方面也为了安抚民心,故于1924年入杭后不久即决定重建。他的倡议得到浙绅的大力支持,大家怂恿赞助,很快在民间形成一致的决议。但是时局突变,战事连绵,奉军张昌宗1924年12月18日占领镇江,旋即占常州、无锡、苏州[4]。孙传芳卷入各种战事,无暇旁顾,雷峰塔的第一次重建计划便泡汤了。对此,当时人有详细的记载:

当塔之毁,恰当新督孙传芳莅杭之日,于是人言藉藉,胥云与浙省气运有关。孙督闻之,意良不怡,乃有捐资重建之议,浙绅亦群相怂恿赞助,议乘定矣。忽淞沪战争又起,继之奉军南下,孙应付各方,军书旁午,即诸缙绅,亦皆奔走和平,坐不暖席,此不急之务,因而延搁矣。孙传芳方握五省联帅兵符时,曾一度募捐,希图重建,闻已集得多金,后以时局变迁,塔之建造与否,无非为点缀风景,与他毫无关系,以致搁浅。[3]

到了1925年,有四次重建的经历,分别由西湖净慈寺、上海犹太富商哈同、杭州名士金润泉、以及班禅发起。其中以班禅影响最巨。首先是净慈寺,时人记曰:

净慈寺因塔立寺前,与寺辉映,寺誉之能流传进香人士之口,与塔亦有莫大之关系,且一朝重建,又必哄传远近,香火亦可增色,因请于大吏,准其募化重修,不图今春(按:1925)以丧乱之余,人心未定,杭地朝山之客,本皆来自苏地,及嘉湖籍者居多,此数区者,方惊喘于兵戈之下,鸟正惊弓,乌敢踏此重兵戍守之杭州,实则杭垣安宁似昔,然谈虎色变,理所常有,亦不能独责此事也,既认具斯衷,故今年香火,至为寂寥,寺内僧人虽具粲花之舌,亦无所施其伎俩,塔建费用,估计须数万元,一时实不能得此巨款,因而迁延无日,此事前虽言及,然不及此为详尽。[3]

净慈寺重建雷峰塔,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寺誉考量,但是重建费用须数万元,此巨额款项,须从民间募捐,但时局混乱,百姓都不能安居乐业,募捐无由,重建计划也就随之告败。

其次是上海犹太富商哈同。哈同,英籍犹太人[5],居上海,其为“上海最富”[6],“典型的犹太人,精明而自信,没有西洋大班的骄奢和狷傲;待人接物,处处显得谨慎和谦逊”[7],上海南京路四川路口一座古老巍峨的矗高建筑迦陵大楼曾是其产业[6],喜佛、好与寺僧来往,其夫人拜乌目山僧为师[8]。哈同于1931年夏天去世[8]。他积极倡导重建雷峰塔:

犹太商哈同者,固世人共晓之富家翁也,其妻迦陵,亦虔信佛,因作毛遂自荐,愿独力出资承办,社会人士闻此耗,迎拒各半,然以前年英人梅藤更筑医院于宝俶塔,即纳名山于范围,几经争执,方得赎回,前车可鉴,后患堪虞,因奋起力争,拒绝此议,盖不忍使此肥羊肉,坠入骚胡口中也,哈同见舆论激昂,亦为气沮,遂寝其说。[3]

哈同具足重建的巨额资金,但是因为他是外国人,杭州有被英人梅藤“割宰”的前车之鉴,杭民对外国人警惕,他得不到杭州百姓的支持,重建也就随之流产。

第三是杭州名士金润泉。金润泉(1878—1954),名百顺,萧山人,著名金融家,14岁到杭州乾泰钱庄当学徒,后转同兴、裕源钱庄任职,20岁被宝泰钱庄(大同行)聘为副经理,1908年大清银行杭州分行成立时,任经理,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中图银行总行营业部经理,1913年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理,1921年升任经理,直至1952年,1933年在杭州创办浙江建业银行,1935年又在杭州创办两浙商业银行等[9]。他当时为中国银行杭州分行经理,在杭州声望显赫。他重建雷峰塔的经过如下:

杭州西湖之雷峰塔,为吴越王妃黄氏所造,为湖上十景之一,于民国十三年秋间倾圮,维时砖石纷飞,经卷零落(塔砖俱藏有刻写之陀罗尼各种经文)。全国人士,无不惋叹,逮后民十四五年间,杭绅高白叔(子白)、金润泉诸先生,以雷峰塔为东南胜迹,于佛法暨历史里乘,均有莫大之价值,若任其坍塌,不加重建,未免可惜,爰特发起重行修建,后以兵革未宁,而白叔先生又归道山,事遂中辍。(3)消息.时轮法会理事拟重建雷峰塔[J].佛学半月刊,1934(80):18-19.

金润泉是杭州人,得到杭民的信任和支持,他要求重建雷峰塔的原因和孙传芳等不同,他是从保护杭州文物的角度出发的,但是最终因兵变而计划告灭。

最后是班禅,这是雷峰塔倒塌后重建声浪中最大的一次,其中包括很多政要、名流。

班禅于1925年4月27日晨从北京起程南下[10],5月1日到达杭州,他此次访杭,有很多高官政要、社会名流随从,总计有“随侍六人(等侍卫),章嘉扎刹活佛代表一人,土王佛都克图一人,锡埒图佛都克图一人,大堪布罗桑一人,大堪布仲巴一人,大堪布孙启一人,二等堪布诺连纳一人,二等堪布木古岁工一人,二等堪布木大传号一人,二等堪布丹僧(即齐翻译官)一人,三等堪布丹噶龛一人,三等堪布医官安启一人,三等堪布掌厨酸的巴一人(等光禄寺),三费堪布掌茶马起磨一人(等御茶房),翻译丁陈札王四人,白赖麻一人(诵经者),随员从使共四十人,总计六十五人,又护送班禅来杭各官名单,前蒙藏总裁达寿(赀斧),现蒙藏副总裁祺诚武(勖庄),执政府翊卫处长熙钰(宝臣),熙随从人员岳裕纯钟启岳崇烈,达随员冯汝玖,祺随员李铣、王仲元、荣肇,军署专派代表高尔登,顾问沈艾孙、王士炜,秘书朱鸣儒,外交部长陆咨宣,交通部长赵庆华、陆文清,善后会议秘书张章斋,又招待谢复初、顾思温、沈寿常,又差并十六人。”[11]他此次游杭,深受孙传芳之欢迎,军队、警察、各法园绅商、军政官长、督办、省长、僧众普皆热烈欢迎,当时人记曰:“(5月)一日上午九时十八分,活佛班禅,由上海北站,乘坐专车来杭,计一列十一辆,行至嘉兴,停车午餐,至嘉兴机车换水,下午二时四十分,至艮山又停二分钟,欢迎事务处委员张焯等前往招待,三时始抵城站,是日第七号快车第二十五号货车,因班禅专车之故,均在城站扣留,三时,始开出,当专车抵站时,军乐大作,兵警举枪,以致敬礼。车头插物色国旗,机车及班禅乘坐之花车,均围黄绸,后站台分八组欢迎:(一)军乐队;(二)军队;(三)警察;(四)各法园绅商;(五)军政官长;(六)督办;(七)省长;(八)僧众。”(4)事纪.班禅抵杭纪[J].海潮音,1925,6(4):31-32.由此可见班禅影响力之大。他莅杭之日,就去拜谒雷峰遗址,诵经祈福,倡言重建:

喇嘛之魁,黄教宗师,所谓班禅活佛者,既南下而又北上矣,东南官宪,欢迎之忱,达沸度而上之,凡其一言一行,皆倍致敬语,当活佛莅杭之日,曾一谒雷峰遗址,见黄钟毁弃,瓦砾堆芜,佛心恻然悯之,因发宏愿,为诵梵经二卷,并出舍利二粒,嘱地方官绅,尅日重建,当时诸人,咸唯唯应承,一自款项鸠集,想可即日兴工矣,从此实相庄严,重镇南屏,凭吊之过客,或可少杀伤感乎。[3]

班禅的随行之众,其中多有达官显宦,因而雷峰塔的祭悼具有了浓郁的政治内涵。班禅此举给当时人带来了重建雷峰塔的巨大希望,尽管如此,但落实方面还得依靠当地官绅,而时乱民困,重建最终无法实现。导致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缺钱。缺钱成了制约雷峰塔重建的一大困难,当时人因重建而苦于无赀,有的甚至调侃地建议尽拆湖边红墙改建雷峰塔(按:时西子湖边多红砖洋房)[12]。这种调侃,深切反映了重建在资金方面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1924、1925年间,重建计划虽经屡次提出,但因于种种原因,都一一告败了。随后,重建计划进入低谷:“迄今数载,已不复闻重建之声浪矣,故今之重莅该地者,夕阳影里,已不复见塔影横地,祗见蔓草荒烟,断址残垣,留作后人沧海桑田感慨之资料耳。”(5)保俶摇摇欲堕雷峰复建无望[N].大公报天津版,1931-06-09(5).雷峰塔徒成令人伤感的记忆而已。

二、再度兴起重建的声浪(1933—1937)

雷峰塔重建的声浪再度兴起,是在1933年到1937年间。

1933年,杭州政府已为雷峰塔的重建筹备了一定数额的公款,重建的希望在即。但是此年事有突变,保俶塔势已偏欹,眼看将圯,杭州市政府遂筹划,借兴建雷峰塔公款,并向上海募集巨款二万余元,修复保俶塔(6)西子湖边保叔塔年久失修将步雷峰后尘[N].大公报天津版,1933-08-30(6).。雷峰塔的重建,又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不但如此,此年,杭州市长赵志游决将雷峰塔原址改成烈士墓(7)雷峰塔改建烈士墓[J].摄影画报,1933,9(39):5.,雷峰塔危上加危,眼看要永远退出历史,连遗址也要被“铲除”殆尽。然建烈士墓需花费甚巨,一时无法展开。民间感到了雷峰塔所面临的深重危机,纷纷倡议重建。此期与上一期不同,形成了一个重建的组织,有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体,同时还有强有力的募捐者,也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

这次重建,其直接因缘是1934年4月28日起,在杭州灵隐寺举行的时轮金刚法会:

时轮金刚法会者,乃由一般忧心国事者,鉴于国内频年来内乱外患,乃敦请后藏喇嘛班禅大师,念诵时轮金刚法,即密宗五大金刚之一,祈祷人类和平,国家幸福。此会在我国已举行第一次,第一次即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由张学良、朱庆澜、段祺瑞、等先生发起,敦请班禅大师至太和殿,大设法台,念诵时轮金刚法七日为华北除灾,国内求安谧,规模很大,所费有数万元之多,孰知时局并不因法师之念诵而和缓,凡人危亡日甚一日,如是不但一般在野政客婆心大发,即党国要人,亦鉴于非佛法无以解难,故有考试院长戴季陶先生,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先生发起,于四月二十八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第二次之时轮金刚法会,各要人均努力捐助,如朱子桥、戴季陶,刘和鼎先生等均慷慨解囊,以成此善举,中央拨五千元,作迎安钦大师之招待费,该会已在二十九日开始兴建,一时灵隐之盛况,空前未有。[13]

住持这次法会的有当时政要戴传贤,理事有屈文六、陶叔惠、吕苾筹、周象贤、何云、王一亭、王晓籁、屈文六、史量才、赵炎五、陈园白、方韻松、王月山、钱士青、林璧予、高子白等四十余人(8)时轮金刚法会开会记事(续)[J].慈航画报,1934(44):1-2.。法会云集了社会各大名流,这些名流都成了雷峰塔重建的积极倡议和支持者。其中,如熊凌霄、杜月笙、张啸林、王一亭、周象贤等。当时人记载:

时轮金刚法会理事熊凌霄、杜月笙、张啸林诸人,共同发起重建雷峰塔,并托名人抄写密藏经文,嵌入石缝,以资永保,重建式样,仿六和塔中空盘梯而上,外覆以水泥钢骨之四週阁屋,以蔽风雨。砖用黄色,上刋姓名,砖内仍旧绌纡,以时轮金刚经,及前陀罗尼经各一卷,并具捐助砖人姓名,除各愿轮若干方,此外并不募捐,塔砖预计二十万块,每块助洋五万,满额得洋百万元,除建筑塔外,余均作佛法事业之用,筹备处暂设经济事务,建筑三组,各设主任一人,经理类事务所,暂设杭州菩提寺内(9)重建雷峰塔(节录六月十七北平晨报)[J].为小善周刊,1934,3(7-53):78-79.。兹由法会理事王一亭、张啸林、杜月笙等商议集合同志,重兴建筑,以资瞻仰,功德殊无量也(10)佛敎新闻.法会理事发起重建雷峰塔[J].慈航画报,1934(46):2.。

这次倡议、支持重建的多是当时社会的强有力者,如熊凌霄:“原籍浙江青田,住杭州下城宝极观巷,为初任吾杭警察厅厅长,后为浙江省省长夏超(号定候)内弟。喜收罗古帙,经史子集兼收并蓄。”(11)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文史委.杭垣旧事[M].杭州,2000:82.杜月笙(1888—1951),“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社会活动家。早年投入黄金荣门下,后自立门户,1932年组织‘恒社’任理事长。靠贩运并垄断鸦片生意、开办赌场起家,后逐渐从事金融、航运、报业、影视等实业活动。”[14]张啸林(1877—1940),浙江慈溪人,性任侠,好交游,慕朱家、郭解之为人,尝肄业武备学校,历年余,即弃而至沪,设一旅馆,盖欲置广厦,以招致天下士[15]。王一亭(1867—1938),湖州人,历任日清轮船公司买办、上海预备立宪公会董事、上海信成银行董事长、上海内地电灯厂、沈阳地产公司等企业董事、上海总商会协理等[16]。雷峰塔的重建把社会很多名流集合、团结一起,促进了民间各种力量的团结,增强了向心力。他们起草并公布了重建雷峰塔的文启,择要摘录如下:

西湖雷峰塔,肇建于吴越钱武肃王时,级造七层,盛饰无殊,白马名标,三竺灵修,不数青鸯,夕照留禅,添西冷之胜景,天宫特耸,听南屏之晚钟,佛国崇基,湖山异彩,历六朝而弗替,悬八百载以常新,方志侈为称闻,士人夸为宝迹。不意延至民国十三年,突告奔塌,远近震骇,行路嘘嘘。夫继往开来,士夫之责任,兴废振坠,学子之功能,矧以宝相庄严,法华崇迈,而可认其倾毁,常深概念乎。伏维十方居士,四海名人,具大善知识,无任相布,施面巍峨,窣赌坡参般若波罗蜜,当冀众擎,共举合佛图百丈之尖,庶几旧物重光,与保俶、六和共永。谨启。(12)重建雷峰塔文启[J].十谈,1934(35):21.

他们的倡议给了杭州百姓巨大的希望,时人说到:“吾侪惟有引领遥望,期此魏然新塔,早日建就也。”[17]随后,筹钱、募捐等工作展开,1935年,有载“史咏赓捐十万,张啸林、杜月笙各捐五万,不敷由无锡常州等钱武肃王后裔担任。”(13)兴修雷峰塔,史咏赓等捐款[N].大公报天津版,1935-06-07(4).钱武肃王后裔也参与了进来,成为重建的重要力量。可见,雷峰塔的重建获得民众的大力支持,民间各种力量在此问题上团结一致。

不仅如此,雷峰塔的重建还得到杭州政府的支持,1937年,文载“闻最近杭市长周象贤,决募款重建,募捐缘啓已在草拟中,不久可开始。”(14)重建雷峰塔,周象贤将倡议[N].大公报上海版,1937-07-02(4).周象贤,(?—1960),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1927年起,先后任庐山管理局长、浙江省水利局长等职,并于1928年11月至1930年8月、1935年8月到1937年12月、1945年9月到1948年10月三度任杭州市长[18]。作为一位强有力者,为雷峰塔的重建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这次可说在资金筹备、民众支持、百姓信任、社会名流、政府态度等方方面面都因缘具足,重建工作即将展开,雷峰塔眼看很快又要重现世间,但是出乎意料的是,1937年,日本大举侵华,时局不利,重建又一次被搁浅。而后从1937到1945年,再也无重建雷峰塔的声音,这样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

三、抗战胜利后的重建浪潮(1946—1949)

抗战刚取得胜利,雷峰塔的重建就如同紧锣密鼓被提上了议程,在这三年间,主持重建工作的是班禅大弟子、蒙藏学院院长、百岁老人陈鉴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期人们普遍认为雷峰塔与国家气运紧密攸关,正是雷峰塔的倒掉,才招致了国运欠亨、战祸连年等一系列的灾难。雷峰塔不仅仅是一个重要文物,还和政治、宗教信念等连为一体。人们倡导重建雷峰塔,期盼以重建为国家禳灾祈福,为万民祈安,这种信念是重建的重要原因,雷峰塔的重建,一经提倡,民间便如影似响,纷纷响应,甚至连蒋介石也参与其中。

1946年2月21日,蒋介石来到杭州,特别去瞻仰了雷峰塔遗址:“于廿一日晨在行辕早餐后,偕夫人游览一别八年来之西湖,曾至雷峰塔,岳王坟,五泉,宝叔塔等地浏览,中午在楼外楼用膳,下午六时始乘船返行辕。”(15)蒋主席游西湖杭市人民热烈欢迎,市参会上书请整军风纪[N].大公报上海版,1946-02-22(2).

1946年,雷峰塔重建工作开始发起,钱化佛等发起重建古塔之议,成立“重建杭州西湖雷峰塔委员会”,公推陈鉴歧为主任委员,经拟具计划业奉浙省政府批准后,捐募工作积极进行(16)重建雷峰塔[N].大公晚报,1947-08-08(1).。值得注意的是,时人所禀持的特殊理念:“最近消息传来,倒了二十几年的杭州西湖雷峰塔,即将着手重建,据主持其事的人表示雷峰塔不仅是古迹名胜,且‘与国家兴衰有关’对了,这对上文所谈的事情,才真是一语破的。可不是吗?自民国十二年雷峰塔倒掉以后,一直到现在,国运总是欠亨。”(17)天下兴亡雷峰塔有责[N].大公晚报,1948-10-22(2).陈鉴歧及黄和甫、王隢、毛庆行等,一俟筹有成数,即行兴工。1947年,上海杜月笙氏,独捐二十亿,发起重建雷峰塔,蒋介石亲题了“湖山增胜”的匾额一方[19]。重建的准备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当时人记载到:

重建杭州西湖雷峰塔委员会顷巳成立,主持筹备者为一年近百龄之老人陈鉴歧(系班禅大弟子),渠认为雷峰塔乃千年古迹,西湖名胜之一,“且与国家兴衰有关”,自民国十二年倾圮后,即未重建,乃发启联合党国首要及海上闻人,募集十万金圆依照旧观项建,以保存占迹。蒋总统曾题赠“湖山增胜”匾额,并勖迅速筹建。该塔建计划为高度一百六十二尺,内部大柱栅扶梯全部钢骨水泥,塔面照旧用砖,塔外月台广九尺,八方座槛,走廊宽度八尺,扶梯阔度五尺,中应深度二十二尺由公利工程公司大宝建筑厂承建。陈氏刻正催促各方解囊,完成此一历史性之古迹。(18)用钢骨水泥重建雷峰塔,百龄老人发起募款[N].大公报香港版,1948-10-02(7).

传闻陈鉴歧拟于塔成之后,将自铸班禅大师活佛铜像一座,移置于雷峰塔顶。1948年,地方通信佛学会决议重建雷峰塔(19)杭州点滴[N].大公报上海版,1948-02-29(7).。尽管雷峰塔的重建得到众人乃至民国元首的支持,民间亦十分渴望其早日重建,人事方面具足如斯,但是很快又在内战中被搁浅,雷峰塔最终还是没有重建起来,而主持重建工作的人,很多都在1949年离开大陆,飞往香港、台湾等地。

四、结语

雷峰塔在民国时期,自1924年倒塌后,在1924到1925年出现第一次重建浪潮,但很快在军阀混战中告败,之后从1926到1932年的7年间跌入重建的低谷;从1933到1937年,重建的声浪再度兴起,但因日本大举侵华,再次被搁浅,之后8年间再次跌入低谷;从1946年到1949年,又一次出现重建的高潮,但最终还是告败。纵观这25年间,有三次高潮,两次低谷,倡导重建的时间共为10年,低谷的时间共15年,雷峰塔的重建始终得到民间及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但屡次在万缘具足,重建即将开始时却遭遇种种无法预料的变故。与今天不同,民国人始终持有一种特殊观念,认为雷峰塔与江浙气运等神秘攸关,这种观念在民国后期愈为显著。雷峰塔三次重建高潮的兴起,这种观念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雷峰塔最终没有重建起来,但是民国人的倡导和努力,亦是西湖、杭州乃至江浙文化史上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页。

猜你喜欢
班禅雷峰塔杭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浙江杭州雷峰塔
杭州院子
大枣巧治班禅活佛
杭州旧影
活佛见主席
下杭城
雷峰塔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