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怡
彝族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其原始信仰围绕“万物皆有灵”展开,对自然的崇拜渗透于彝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音乐主要发展为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戏剧等音乐形式,其中彝族民间歌舞历史悠久,与当地风俗、社会礼仪相融合,是彝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古筝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西方作曲技术的传入,先后诞生了众多不同风格且不同体裁的古筝作品。《彝族舞曲》最初作为一首琵琶独奏曲由王惠然先生首次创作于1960年,而后由著名古筝演奏家袁莎改编为古筝三重奏作品。《彝族舞曲》是一首富含少数民族风情、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乐曲紧紧围绕彝族音乐素材的主旋律展开,层层递进,意蕴悠长。近年来,学习古筝的群体日渐壮大,通过古筝改编的形式对民族特色风格的乐曲进行推广,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传承方式,古筝三重奏《彝族舞曲》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王惠然,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民族音乐家,演奏风格细腻而富有张力。代表作品有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到沂河》等乐曲,同时还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增强了琵琶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柳琴。另著有《柳琴演奏法》一书。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于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
袁莎,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云裳诉》、《云之南》、《临安遗恨》、古筝三重奏《彝族舞曲》等。同时总计在海内外举办专场古筝音乐会及讲座二百余场,出版教材及光盘数十套,为古筝艺术的推广普及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初,袁莎及其合作团队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古筝专业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古筝学院,全面致力于培养全国古筝教育的普及师资人才,多年来持续培养古筝艺术人才近千人,其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古筝学院的学生已成为国内外各地古筝教学的重要师资。
《彝族舞曲》产生于王惠然一次滇南演出后,彝族的自然风光、动人心弦的月色以及夜晚的舞会上彝族少女美妙羞涩的舞姿、彝族少年充满阳刚之气的豪迈个性,都如同电影放映一样,历历在目,这些不断回荡在王惠然脑海里的场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经过两年时间的创作,终于在1960年问世,北京首演后,一举成名,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作品。通过二位音乐家的创作与改编,最终诞生了古筝三重奏《彝族舞曲》,其婉转优美的旋律及丰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其成为古筝重奏音乐中一首脍炙人口的重奏作品。乐曲以彝族音乐素材为主线,采用彝族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海菜腔”和“烟盒舞”素材,表达了彝族山区青年男女至真至纯的感情,又通过多元化且带有民族特色的编曲技巧,展现了作品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艺术品位和艺术个性。
《彝族舞曲》在我国传统乐曲创作手法的基础上采用了对于西方作曲技法的借鉴与融合,其曲式结构为b羽调复三部曲式,全曲总共可以分为8个段落,在曲式结构的划分上,可以将其分为A(引子)-B展开部(2、3、4、5、6、7)-A再现部(8)三个部分,融合了我国传统乐曲多段体逐步演变、发展的手法,从而使得对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各乐段主题清晰明了,同时也保留了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
乐曲第一段“景色如画”,引子旋律取材自彝族传统音乐中的“海菜腔”,开头部分采用了三拍子的韵律,通过逐渐增强的上滑音、层层递进的刮奏及摇指的运用,营造出月色朦胧的意境。进入第四小节时节奏转换为4拍子,古筝一声部为中音区持续长音,筝二声部翻低两个八度在一声部同音上作为和弦低音声部,音色低沉连贯,与主旋律声部,即古筝三声部,在音色和音程走向上形成变化和起伏,赋予了乐曲旋律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使整体音色更加丰满浑厚。
乐曲第二段“姑娘漫舞”,乐曲的主题旋律出现在本段。通过二拍子韵律,以小撮的形式演奏三四度音程,轻快活泼,描绘了彝族少女轻盈的舞姿以及天真烂漫女儿情态。古筝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一员,音色上具有颗粒性强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在音乐旋律表达的线条性上却有其局限性,而摇指这一技法恰好大大补充了古筝在旋律线条上的缺失,使得长音表现更加流畅婉转。在本段中古筝第一声部采用了摇指的技法,旋律主要在中高音区;二三声部则多是弹奏分解和弦的形式,旋律主要在低音区及倍低音区,三个声部共同营造出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
乐曲第三段“阿哥欢舞”,乐曲进入小快板部分,情绪上进行了转换,速度力度的加强,以及对于附点节奏的频繁运用,逐渐将乐曲的舞蹈性和律动性融入其中,整体音乐情绪轻快欢乐,通过这样强有力的节奏感,描绘出彝族小伙富有生命力的舞蹈画面。此处轮指的颗粒性以及流畅度都显得尤为重要。
乐曲第四段“群舞”,本段在旋律上是对乐曲第三段的展开发展,节奏型加密,音区转移到高音区,展现出更加欢乐的舞蹈场面,情绪更加热烈,除了古筝一声部节奏加密之外,二三声部作为伴奏声部,节奏型也更加丰富,同时在低音区模仿鼓点节奏韵律,律动性极强,将乐曲的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乐曲第五段“双人舞”,本段是处在乐曲两个高潮段落中间的过渡段,古筝一声部采用摇指表现婉转的长音,二声部使用分解和弦在低音区演奏,像是对心上人诉说连绵不断的思念。
乐曲第六段“独舞与群舞”,速度达到每分钟196拍,采用了左右手食指点奏的配合,轻快活泼,同时在本段节奏型密度增强,技法上采用了扫弦与刮奏的配合,三个声部共同将乐曲情绪推至最高点,表现了彝族年轻人在篝火旁成双成对纵情歌舞的欢乐场面。
乐曲第七段“互诉表情”,采用“海菜腔”旋律,对三连音的大量运用,描绘出欢歌热舞后,月色下彝族青年男女互诉衷肠、情意绵绵的生动画面。
乐曲第八段“尾声”,乐曲的再现部分,仍然采用了第二段中的“烟盒舞”主题旋律,对于琶音以及滑音的运用,营造出朦胧缥缈、虚实结合的意境,回味悠长,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早在唐宋时期,我国著名琴家薛易简便在《琴决》中描绘了音乐审美性的字句“或幽愤以传志,故能专精注神。”透露出琴瑟乐曲给予人“写心传志”式美学精神。《彝族舞曲》在曲调上运用了彝族民间最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海菜腔”,其固定规整腔体结构以及对于严格演唱规律的运用,营造了彝族山区青年载歌载舞的唯美场面,在la音的衬托应用下,这种“海菜腔”能够通过对巴乌的音色模仿,展现彝族山寨在朦胧月光下的美丽景象;此外在《彝族舞曲》的旋律上则运用了“烟盒舞”旋律,烟盒舞旋律是彝族苏尼支系中的一种特有音乐旋律,源于彝族“吃火草烟”的传统风俗,也是彝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其表演形式多为男女双手执烟盒,以手指弹烟盒加强节奏,伴奏乐器为彝族弹拨乐器四弦,在《彝族舞曲》第二段中,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都采用了低音la作为节奏重音,这就是模仿烟盒舞曲中手指弹烟盒的动作,极大丰富了乐曲在节拍上的韵律,同时这一极具舞蹈性与律动性的音律也给予了听众强烈的听觉享受,引起共鸣。通过诗情画意式的曲调、旋律和场景刻画,将彝族山寨中男女载歌载舞,欢聚活动的一幕渗透进古筝作品中,可谓民族音乐美韵十足。其在曲调、旋律以及民俗乐韵上的审美意趣,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民族化思潮”是建国后我国主要的音乐思潮之一。这一思潮强调音乐的民族化,古筝在战国时期起就流行于秦地,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作为这样一件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中华音乐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在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对具有民族特色音乐的探究,显得格外有意义。从搜集资料来看,作品《彝族舞曲》相关的期刊论文共48篇,分为3个方面:1、创作分析方面:如魏冉冉《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分析、王卉妍《关于〈彝族舞曲〉全曲欣赏》、张丽娜《现代创作筝曲中古筝与少数民族音乐融合现象之研究》等,着重对其作品结构、创作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演奏技法方面:如张展《浅析古筝作品〈彝族舞曲〉两种改编版本的比较》、宗青《论王中山摇指技法在〈彝族舞曲〉中的运用》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乐曲所用到的演奏手法。3、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运用方面:如许嵩《彝族音乐素材在乐曲中的运用探析-以〈彝族舞曲〉为例》、邹婍《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筝曲中的运用》,对《彝族舞曲》创作中对于少数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引用改编情况作了概述,综上所有文章,每一篇都有精彩的著述,但限于篇幅有限,对于作品《彝族舞曲》的探讨局限于从某一方面入手,就琵琶演奏版本的《彝族舞曲》进行大概的整体介绍分析,或直接对整首乐曲进行归纳和介绍。而就古筝三重奏这一演奏版本的《彝族舞曲》进行探讨的几乎没有。作为一首以民族音乐为素材的乐曲,其最大的艺术特性就在于是否能够反映彝族民俗风格特点,也是乐曲最具有音乐审美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地方。纵观整首作品,有多处描写彝族人民社会活动的场景,对于“海菜腔”、“烟盒舞”的改编运用也是入木三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彝族舞曲》作为一首具有彝族特色、同时兼具较高的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以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古筝为载体,运用三重奏的形式对其进行演绎,做到“传承非遗,弘扬国粹”,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与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非遗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优势,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多元立体的美育方式。通过对其的改编、研究、演奏、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也是极其有益的。
本文在非遗的综合角度下,从作品背景、作品艺术特色分析、非遗视野下《彝族舞曲》的审美意蕴三个角度出发,对古筝三重奏版本的《彝族舞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试图展现其所包含的民族音乐特色以及其背后的非遗文化内涵,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