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田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2020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量,要通过教育的对外开放服务于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和“双循环”经济体制创新。2020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新文科宣言”也重申了教育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国际化教育不仅关系到地方本科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带动作用,也关系到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地方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力度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建设而言,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及其相应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化,不仅关系到经济学专业自身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关系到经济学专业对其他涉外课程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带动作用,关系到新对外开放战略下,高等教育“四有”新人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方式等核心教育教学问题。
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高校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关注,经济学专业愈发将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及其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作为专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囿于现有经济学涉外人才培养研究视野的困境,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的重构而展开。其一,重点强调了经济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重要性。陈启斐认为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契合度不能恰当地体现我国经济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1];杨志远则重点强调了经济学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英文原版课件对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性[2]。其二,重点强调了经济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性。如苏汾认为经济专业的双语教学改革应当以学生为主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考核方式[3];许轲名则探讨了状态控制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法在经济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中的适应性问题[4]。其三,重点强调了经济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应用范围的有限性问题。如危平等强调了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双语教学在课程层次和课程结构上存在适应性难题[5];姚清铁则通过经济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认为双语教学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6]。
经济学专业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与国外经济学思想接轨的专业,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问题,但是现有经济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研究中,将涉外人才培养等同于双语教学,将专业素质培养和语言能力培养相互混淆,导致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中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难以明确,教育教学方法难以统一,教育教学效果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对涉外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本研究的目标则是将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的层次性要求,将专业教学的语言文化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进行灵活组合,构建适合外部就业市场动态需求的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利用经济学语言进行对外交流的能力,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区域地方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更为关键的是利用经济学语言进行对外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传播本国优秀的制度文化。因此,在教学组织中就不能将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仅仅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将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全部不加区别地用相同的涉外人才培养标准进行规划。在教学组织上盲目在经济学所有专业课程中推行以双语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会带来学生涉外技能水平的提升,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展开。
一是会导致原有的教学组织方式混乱。经济学专业知识发展经过上百年的积累,形式化知识结构导致专业学习的系统性较强,涉外人才培养因素纳入到经济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适应教学目标要求的改变。二是会导致原有的教学组织方式低效。涉外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使用国际化的交流和思维方式进行涉外工作,其中重点不仅仅限于国际化的交流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化的思维方式,现有的高素质涉外人才集中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组织方式虽然长期看通过国际化语言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思维能力,但是这种低效的教育培养方式并不适用非外语背景的经济学专业学习,会显著降低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三是会导致原有的教学组织方式僵化。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知识能力的高素质,然后在其基础上体现涉外人才的特色,因此在教学组织上首先追求的是学生能够利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涉外问题,然后在其基础上体现涉外交流能力的提升,并且还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来构建专业技能水平和涉外交流能力的动态组合体系,适应外部就业市场对涉外能力的动态要求。
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困境主要体现在涉外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模糊和教学方式单一上。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应该集中于区域地方的涉外人才培养,其中能力目标的培养应该集中于国际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能仅仅限于国际化语言能力的培养。从教学体系设计上分析,国际化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唯一方式,但是国际化经济学思维分析能力的训练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必然改革方向。所以基于以上分析,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体系应当首先关注国际化经济学思维能力训练,在此基础上辅助于语言交流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方式上也要能够随之进行调整,双语教学仅仅是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某种方式,而非唯一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应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选取不同的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作用选取不同的涉外人才培养教育手段。而将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和语言目标分离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根据外部就业市场对高素质涉外人才的需求结构,灵活地调整经济学专业不同课程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组合,从而能够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契合。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和语言目标决定了涉外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国际化经济学思维交流能力提升为主导。而能力的提升就必须依赖于适应国际化视野的教学资源投入。但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接触和获取的国际化视野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并且这些教学资源并不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作为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资源,但是在实践中,英文原版教材并不适用于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教学,并且英文原版教材的阅读难度超过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均较为有限。另外,辅助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其他教学资源严重欠缺,特别是适用于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技能型实践性涉外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并且教学资源形式更多的是文字教学资源,辅助互动教学的涉外人才培养案例教学资源和音视频教学资源十分欠缺,导致在经济学专业涉外人才培养中,所能采用的教学方式有限,难以引导学生关注于实践应用和技能发展,也与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脱节。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在评价方式和评价效度上也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高素质涉外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方式上存在偏离,在教学过程中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将更多的教学资源集中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中,又更多地采用了基于国际语言的能力评价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脱节导致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投入,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难以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评估和反馈,更为主要的是,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思维能力培养被掩盖在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评价中既感受不到教学过程对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作用,也体会不到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对实践能力提升的推动作用,学生课程教学和课程应用的互动性无从谈起,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蜕化成了外语加经济学课程的泛化外语教学,经济学专业的教学特色难以实现。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方式应当将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这种知识技能教育首先应当是基于涉外工作的国际化视野和素质的培养,其次才是基于涉外交流的语言能力的训练。在两者的融合上应当根据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所侧重,在基础课程上重点在于能够了解经济学专业课程国际化发展历程、经济学国际交流思维体系构成,以及相应的经济学专业涉外交流名词,而不能将涉外语言能力的训练作为涉外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将学生置于国际化的应用场景中,理解国际通用的经济学思维沟通模式,增强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解决涉外工作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中逐渐增强语言能力训练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但是应当明确经济学专业涉外人才培养不能将语言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环节,语言能力训练应当是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进行。比如在课程案例选取上逐渐增加双语案例的比重,在课程教学视频上逐渐使用外语视频,直至最后过渡到使用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授课。另外,在教学组织上还应当能够与区域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涉外人才的动态要求相互关联,应当能够体现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对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的特殊需求,因此在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还要能够体现出就业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两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专业设计中的比重和融合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的动态循环反馈。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设计,应当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应当重点突出经济学专业国际化专业素质培养与国家化交流能力培养的融合方式和融合途径。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层次性的专业素质和语言能力培养融合,以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需求。将专业能力的素质培养从认知、应用和创新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将语言能力的沟通训练从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维度进行划分,从而能构成动态组合的矩阵网络,并且对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方式按照建立的矩阵网络进行组合设计,进而能够在经济学专业现有的教学秩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应不同课程对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将经济学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也要纳入到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专业能力培养的三个维度中,专业课程教学的每个维度都要体现出实践技能提升的教学目标,并且这种教学目标还要能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涉外人才实践能力需求相互关联。在语言能力的沟通训练中,同样也要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经济学专业教学设计目标相互吻合。在专业课程知识单元的不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中,设计相互支持的语言沟通能力训练方法,从而在课程设计中将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动态目标贯穿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并且能够与社会需求形成呼应关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重点,应当是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并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应当是双向的思维和语言的输入输出过程,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强调优秀的中国文化文明与国外的优秀文化文明的借鉴融合,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源头的外来属性虽然给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思维交流能力的训练提供了方便,但是其制度背景又为中国文化文明的输出带来阻碍,相对于国外历经数百年发展经济学体系和经济学的语言训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根基还非常稚嫩,导致在涉外高素质人才培养中通常强调了国际性,缺少了本土性。首先,这种倾向不利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制度文化背景教育的缺失导致经济学专业人才在服务涉外经济文化工作中难以适应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其次,缺少经济学专业文化背景的教育,也不能在涉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维护本国的利益。最后,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对国外经济学思想语言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会影响到人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经济学专业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中必须强调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将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在专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时就涵盖在内。在专业设计时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将适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涵盖在内,并且在课程考核中应当有思政内容的考核目标或方式,在课程设计时应当将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作为课程知识结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强调用经济学专业语言阐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加大涉外能力培养的批判性学习力度。在教学案例编制、教学资料整理、教学视频制作和教学考核形式设计时应当将教学资源的本土化设计作为培养高素质涉外人才的必然要求。
经济学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评价应当体现涉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在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上,应当体现涉外工作实践性所要求的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上,应当重点引入实践能力评估的多种评价方式,除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评价外,还应当发挥学生在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参与性,在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主观考核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并且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作为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经济学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考虑社会性评价的重要性,将区域社会对经济学涉外人才需求也纳入经济学专业相关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构中,既突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又增强了在学生涉外人才培养当中的体验感,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