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敦煌密教饿鬼观念及其信仰探析

2021-11-26 01:14纪应昕
敦煌学辑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目连敦煌佛教

纪应昕 马 德

(1.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2.敦煌研究院 文献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饿鬼,佛教鬼类的一种,是佛教三途之一,五道或六道之一。生前造恶业、多贪欲,死后生为饿鬼,常苦于饥渴。又作鬼道、鬼趣、饿鬼道。(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2948页。佛教认为饿鬼生活在虚空世界中,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及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饿鬼有的徘徊在地狱中,有的徘徊在群山、溪谷中,有的甚至就徘徊在人类住所周围。(2)[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9页。

唐宋时期的敦煌,密教盛行。作为密教信仰之一的饿鬼信仰,在此期间也较为流行。关于敦煌密教饿鬼信仰,已有前辈学者进行过研究。(3)敦煌密教饿鬼信仰的研究,主要成果有李小荣《水陆法会源流略说》,《法音》2006年第4期,第42-52页;谢生保《敦煌文献与水陆法会——敦煌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40-48页;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05-314页;王惠民《“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图像考释》,《敦煌研究》2011年第1期,第16-20页。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密教饿鬼信仰的范畴及功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中国佛教中的饿鬼观念与信仰

佛教饿鬼观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上层社会,民众对佛教的认识则将其视之为方术(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0页。。随着佛教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佛说盂兰盆经》及盂兰盆节,至此之后佛教的饿鬼观念也逐渐被世俗大众所接受。

中国佛教的饿鬼观是佛教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观念与中国固有的地狱观念之间的融合。在较早的盂兰盆文献《佛说盂兰盆经》中就有关于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的记载: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相连。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告目连:“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众僧威神力,乃得解脱。佛告目连:十方僧众于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世父母及现世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其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得出一切饿鬼之苦。(5)《大正藏》,第16册,第779页。

目连见其母在饿鬼道中,便用钵盛饭救之,但因其母不能入食,悲痛哭泣。返回佛陀处,将此事告知佛陀。佛陀深知目连之母罪根深重,非目连一人之力能够救之,因此告知目连,救其母需十方僧众的神力,同时需在七月十五以“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盂兰盆斋会供养十方僧众,可使父母、亲人脱离饿鬼道,免遭饿鬼之苦。

在敦煌文献中关于目连救母的记载也很多,其中S.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记载 :

(前略)

4.昔佛在世时,弟子厥号

5.目连,在俗未出家时,名曰罗卜,深信三宝,敬重大乘。于一时间

6.欲往他国兴易,遂即支分财宝,令母在后设斋,供养诸佛

7.法僧及诸乞来者。及其罗卜去后,母生悭恡(悋)之心,所[是]嘱付资

8.财,并私隐匿。儿子不经旬月,事了还家。母语子言:依汝付嘱,营

9.斋作福。因兹欺誑凡圣,命终遂堕阿鼻地狱中,受诸剧苦。(6)录文参照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上册,第842 页,作者略有改动。

(后略)

上文中目连之母不好乐施,生性吝啬,不款待客人,口出谎言,并私自藏匿财宝,因此死后堕入饿鬼道,受饿鬼之苦。

据日本学者荒见泰史研究认为,此写卷应该是带有原图的,在斋会仪式上极有可能被讲唱。(7)[日]荒见泰史《敦煌讲唱文学写本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5-68页。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在盂兰盆节期间,有《目连变文》的讲唱和图画。唐代变文的说唱者,不是僧人而是职业的说唱者。听众也非僧人和有文化之人,而是平民大众。(8)[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中国中世纪的鬼节》,第69页。《目连变文》将目连救母的故事讲唱给平民大众,引起大众参与斋会的兴趣,无疑促进了饿鬼观念在普通大众之间的传播。

P.2185《佛说净土盂兰盆经》中同样记载了目连之母入饿鬼道的因由:

(前略)

86.目连生一婆罗门家,字罗卜,母字

87.清提。其儿罗卜少好布施,其母大悭,不乐

88.布施。其儿罗卜出外远行,嘱母言:“朝当有多

89.客来觅儿,阿婆当为客设食,恭须,一一使欢喜。”

90.是其母儿行后多客来,其母都无设食之意,

91.母诈作散饭食菜茹盐等狼藉在地,似若食

92.处。儿从外来,问母言:“今朝客来,若为对之?”母

93.答言:“汝不见设食处所狼藉在地如此?”其母

94.妄论诈称调儿,大悭无情。其母五百世与目

95.连为母,悭惜相续至于今日,目连五百世为

96.其子。今母死入饿鬼中,目连与初七日送一

97.钵饭上灵床上,其母犹在鬼中,即得钵饭,诸

98.余饿鬼来从乞饭,其母得钵饭,即举身坐钵

99.饭上犹故悭惜。若欲广说起母大悭之事一

100.劫不尽,略说一悭之事以示大众三世果报

101.不可思议。(9)图版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 8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163-164页,此处录文据图版分行及校改。

(后略)

《净土盂兰盆经》是一部未入藏的文献,敦煌本P.2185《佛说净土盂兰盆经》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一版写卷。它包括传世大藏经中相同的故事核心:目连救母;也包括大藏经以外的内容:目连与母亲前世的生活情节,统治者参与盂兰盆会的布施。在语言表述方面,《佛说盂兰盆经》更偏重于口语叙述,在形式表现方面,更加富于民俗情趣。因此,在普通大众中较有影响。

上文描述了目连之母因其自身的罪根堕入饿鬼道,变成咽细如针,食欲难咽的饿鬼形象。目连试图为其母祭食,但食物到嘴边却化为猛火。为救度母亲脱离饿鬼道,免受饿鬼之苦,佛陀创设盂兰盆节,告知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备盂兰盆斋,供养僧众,可使其母脱离饿鬼道。世间之人,无有不做罪孽之事者,因此佛陀亦告诫大众应在七月十五这天,为父母、亲人作盂兰盆斋会,以此来度亡先祖不受饿鬼之苦。

中国佛教早期的饿鬼观念在孝道思想、盂兰盆斋会的影响下,成功的传播给世俗大众。目连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盆节中救度饿鬼的功用也主要集中在为父母及亲人度亡,免遭饿鬼之苦这一方面,此时的饿鬼信仰功用单一。饿鬼的范畴也主要集中于不能入食的饿鬼一种。随着密教的发展及广泛的传播,密教饿鬼信仰的功用及范畴也有所发展。

二、敦煌密教中的饿鬼观念与信仰

佛教发展到密教时期,鬼类的地位得到提高。夜叉、罗刹、饿鬼等和佛、菩萨一样成为佛法大会的参与者,通过宣说真言、手印及仪轨等,帮助诸佛教化众生。鬼类也通过诸佛的灌顶、教化,转变为佛教的金刚、明王、鬼将等神灵。(10)密教鬼神的分类参见王航《敦煌密教鬼神信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26-28页。

唐宋时期,敦煌的密教饿鬼形象主要受不空所译经轨的影响(11)《大正藏》,第21册,第464-465页。。敦煌密教文献中保留的大量结坛文、散食文、启请文及救度饿鬼的经轨等,都有启请饿鬼和救度饿鬼的内容。相较于饿鬼的范畴而言,敦煌密教饿鬼并不是传统经藏中饿鬼的类型;就其功用而言,也不是传统的救度亡灵的功用,它是饿鬼信仰本土化的进一步体现。

(一)敦煌密教文献中的饿鬼范畴

敦煌文献中的结坛文、散食文、发愿文所启请的饿鬼范畴较佛教饿鬼类型有所发展,其启请饿鬼的主要目的是保家卫国、祈福消灾等。

S.3427《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记载:

(前略)

107.又弟子某甲自从无量劫来,至于今

108.日。或有积生辜负,或□□(见世)新熏,所有债主怨家、负财

109.负命。或是经山採猎,手射傍生,或是涉草欢游,烹于

110.禽兽。又请诸浮游浪鬼、因(淫)祀妖精、枉树丘坟、擅行魉魍、

111.恶疮毒主、走火邪魂、巡历街坊、吸人精气。或有断亲绝

112.嗣不葬鬼,或有离乡失土波迸鬼,或有犯官惊魂鬼,

113.贼丧血醒(腥)鬼,或是深泉溺死鬼,大火烧煞鬼,或有无粮

114.饿死鬼,冬寒冻亡鬼,或是怀怨挟恨鬼,为财暗煞鬼,

115.或是北方守尸鬼,传言下语鬼等,并愿依厶甲所请,来詣道场……

121.……收弟子厶甲三灾九横,远送他方;除弟□(子)

122.厶甲月厄年衰,转祸为福。生生世世,长为善品枝罗;世世

123.生生,永保门兴人贵。(12)录文参照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575页,作者略有改动。

(后略)

密教散食仪轨中启请的饿鬼包括负财负命鬼、怨家鬼、债主鬼、傍生禽兽鬼、浮游浪鬼、淫祀妖精、枉树丘坟、擅行魉魍、恶疮毒主、走火邪魂、吸人精气鬼、断亲绝嗣鬼、不葬鬼、犯官鬼、贼丧鬼、溺水而死鬼、大火烧死鬼、无粮饿死鬼、冬寒冻死鬼、心怀怨恨鬼、为财而死鬼、北方守尸鬼、传言下语鬼。启请这些饿鬼类的目的是消灾祈福,保家门兴盛,人丁富贵。

BD05298《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记载:

(前略)

62.散神食与(已)了,次打断鬼食,奉请诸神鬼等受我施主结坛道

63.场,所施饮食,如似深海;赐汝钱财,如同高山;赐汝明

64.灯,照之黑暗;似(与)汝转念,愿汝往生净土,永离鬼取(趣)。若

65.是天上人间、旷野丘陵、冢墓孤坟、离乡失井不得

66.追魂;或非自洁,敬(惊)忙而死;或冢名错追,

67.不时构死;不得生处,流浪而行;或于军

68.阵斗死;或犯官法如(而)死,两盈之间作群饿

69.鬼;或是新死在其中荫(阴),未得生处,诈作亲识,便

70.为我祸;或是客死之鬼,未得归还,欲作祸祟。汝

71.等诸鬼,受我施主结坛道场,净食、香灯、钱财

72.五谷、花果、音乐供养。愿汝等回祸为福,守

73.护我一方境土、人民及我施主合宅姻罗、宗族,

74.免斯妖祸,归依他界;莫悭(愆)万人,永离鬼趣。(13)录文参照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569页,作者略有改动。

(后略)

密教散食启请文,先启请诸神类,再启请饿鬼。其中饿鬼的类型有离乡不得归魂鬼、非自洁自杀鬼、流浪鬼、战死鬼、客死他乡鬼、横死鬼等。启请的目的是祈福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安康。

S.2144《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记载:

(前略)

52.忏悔随喜,劝请发愿;散神余(已)食,

53.次打鬼食。受我太傅及万性(姓)结坛五日五夜。所施饮

54.食,如似深海;以汝钱财。如同高山;赐汝明灯,照之黑暗;

55.以汝转念,愿汝往生净土,永离鬼趣。若是天土人间、圹野

56.丘陵、塚墓[孤]坟,离乡失井,不得归魂;或非自敬忙(而)

57.死;或塚名错追,不时旷死,不得生处,流浪而行;或

58.与军阵斗死;或犯官法而死,两盈(楹)之间作群饿鬼;或

59.是新[死]之鬼,未得归还,在其中阴,未得生路,诈作亲

60.识,更为我祸;或是客死之鬼,未得归迁,欲做祸祟。

61.汝等诸鬼,[受]我太傅结坛五日五夜,净食、香灯、钱财、

62.五禾、花果、音乐供养,伏愿汝等回祸为

63.福,守护我沙[州]一境土人民间及太傅、刺史、尚书、枝罗宗族、

64.免斯妖祸。归依他界,莫坚(愆)万人,永离鬼趣。

65.敬礼常住三宝。(14)录文参照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564页,作者略有改动。

(后略)

发愿文原文较长,故此摘抄有关饿鬼部分。全文神祇大致可分为八佛;七菩萨;罗汉;四天王、日月星宿等天神、山岳江河等地神及三界九地的各种神;在各种灾难中死亡的鬼神;诸水龙王;孤魂和饿鬼;林溪魍魉等八类。其中饿鬼类型有离乡不归鬼、流浪鬼、战死鬼、犯法鬼、中阴鬼、客死他乡鬼等,启请的目的主要是守护境土、人民、百官等。

佛教里的饿鬼与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饿鬼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鬼是人类死后最终的归宿。因此,客死他乡鬼,断亲绝嗣鬼等无处安葬、无人供养的鬼类都属于饿鬼的范畴。敦煌文献中的饿鬼种类很多,有因自然灾害至死者,有因社会压迫致死者,还有在野外害人的饿鬼如走火邪魂、行病鬼王等,还有客死他乡鬼、断亲绝嗣鬼等中国传统的鬼类,并且敦煌文献中也解释了为什们这些饿鬼需要被启请、散食。人在非自然死亡的情况下,因不明原因暴毙,而客死他乡,就会“未得生路”。这些饿鬼在被启请散食后,不会迫害人类,而是回祸为福、守护敦煌境土、保护敦煌民众。

(二)敦煌密教文献中的饿鬼功用

1.自然灾害、疾病时启请饿鬼

敦煌文献S.2454V《一行大师十世界地轮灯法》,侯冲做过总结和梳理,并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新的观点,兹不赘。文中提到散食饿鬼:

1.按:经云: 地藏菩萨哀慜世间

2.人有横死者不少,或犯四煞,或天罗地网触突三尊,恶

3.神所拘致令非犬三尸,说邪生痔笄,不得寿终。

4.世间兴作或犯土,不避神煞。□人拜坛上官皆有

5.衰损,亦因起作入新官宅,可先建十世界地轮灯于

6.堂殿中,画地为轮,以为十道。每轮七灯,轮心安地藏菩萨,

7.施主虔心勤请发露忏悔。黄昏燃灯烧香,每轮

8.净食一分,各具疏花,菩萨前香、花、果、净水、刀子,其食

9.乃《大悲心咒》加持廿一遍,即普遍三千大千世界水陆,

10.并蒙饱足,罪孽消灭。至五更,以食为三分:一分施

11.狱囚,一分送于野外,一分送至河,施中所有衰年厄日

12.并得消散,转祸为福;上至人王,下至群臣黎庶,力

13.办随喜。此亦名施水陆。冥道斋法:众生在世,多

14.被怨家仇讼,身遭横死;若能设此灯法,应

15.是殃厄悉得消灭散。若有怨敌,欲来侵伐,亦

16.设此灯,彼自遭殃,不果所愿;蝗虫犯境,五稼不

17.成,雨雷伤苗,疾疫流行,亦得消灭。遇办

18.即作,不恶□□择日。是法如右。

19.天曹府君,地府阎罗天子,司命并诸持(侍)从,大山府君

20.并诸持(侍)从,司录并诸持(侍)从,五道大神并诸持(侍)从,察命并

21.诸持(侍)从,地府都官并诸持(侍)从,本命都官,本命都官

22.主,录库使者,太岁诸神并诸持(侍)从,主录库使者,六

23.道都判使者,本命神宿,土地灵祇,龙王之属,

24.南北斗属,司命使者,地府诸司一切眷属, 天曹司

25.判使者,地狱狱卒一切使者。(15)录文参照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13-314页,略有改动。

文中施水陆与冥道斋法是不同的概念,施水陆是施净食于陆上(野外、狱囚)和水里(河流)的生灵等。冥道斋法是以地轮灯法运用于诸种冥道中,包括饿鬼道,其功用主要是免遭横死、使殃厄消散,怨敌自殃,蝗虫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等被消除,雨阳应时等。其后是斋会施主所启请的诸神,都是天曹地府中的神祇及眷属。

2.燃灯、转经时启请饿鬼

P.3269《燃灯文》记载:

(前略)

8.伏惟我司徒

9.千年降质,神受英奇。定河州而万里烟消。押六審(蕃)而兆民有庆。

10.弓开堰(偃)月,矢间百步千杨;仗剑轮枪,韩白岂侔于此日□。加以

11.倾城金觉,稽首王(玉)豪;奯阐真乘,广舒坛会。于是咒开

12.梵句,随句诵而消殃;经转华音,随音听而障灭。食弃香积,

13.散施而焰口升霞;财舍坚牢,献佛而怨家解释……

(中略)

18.……结胜坛以殄千殃,舍珍财祇(祈)延万福。以斯舍施燃

19.灯功德。散施回向福因,尽用庄严上界天仙,下方龙鬼。伏愿威

20.棱肃物,降福祯祥;(16)录文参照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525页,略有改动。

(后略)

文中斋会是“燃灯转经功德会”,文中“散施而焰口升霞”就是指饿鬼因燃灯、转诵经文而得到救度,从而保佑国土永泰、风调雨顺,江山社稷、府主之位永固等。

P.3149《新岁年旬上首于四城角结坛文》记载:

1.厥今旧年将末,新岁初迎,结坛□(遍)四门四隅,课念满七晨七夜。

2.心传密印,散净食于十方;灯朗神光,照昏冥于三界。

3.香焚百味,起雾遍于娑婆;礼忏六时,焚响吼于

4.鹫岭者。有谁所作……

(中略)

13.于是咒开梵句,随句而消殃;经转华音,随音听

14.而瘴灭。食来香积,散施而焰口升霞。(17)录文参照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602页,略有改动。

(后略)

文中斋会举行的时间是新年岁首,斋会为期七天,内容包括念经、诵咒、礼佛、燃灯、供养等。其中“散食于十方”“食来香积,散施而焰口升霞”是指救度饿鬼。救度饿鬼的功用是护佑国土永泰、风调雨顺、君主延寿、社稷永固等。

3.救度亡灵、饿鬼

敦煌文献中救度饿鬼的经轨,虽以救度亡灵解脱苦难,超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主,但其仪轨的主题思想还是与现实利益、功德有关。

P.3913《金刚峻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仪则》(简称四十二种坛法仪则)和BD02074《金刚峻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仪则》(简称四十九种坛法仪则)(18)《四十二种坛法仪则》在敦煌文献中存有多个卷子,如P.3913、BD15147、敦博 015 等,《四十九种坛法仪则》只存有BD02074一个卷子。是密教文献,内容涉及多种密教道场坛法,其中有提到“散食饮食,度脱众生”的坛法有:部第一、部第四、部第九、部第十、部十一、部第十二、部第十四、部第十五、部第十七、部第十八、部第二十、部第二十五、部第二十六、部第二十八、部第二十九等共十五部。其中有关散食饿鬼的记载有:

部第四《佛说护国水陆灯坛》:日日三时,散施饮食,修罗、饿鬼,水陆有情,尽令得足。四生六道,遇此水陆道场,尽得生天,离其恶趣。(19)录文参照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部第九《佛说水陆灯坛功德》:每日三时,散施四生六类一切有情,尽得生天,四生六类,尽令得足,一切饿鬼,总得生天。(20)录文参照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42页。

部第二十五《佛说须弥卢修行坛法》:日日三时,散施饮食,修罗、饿鬼,尽令得足,四生六类,总得生天。身自修行,直趣无上菩提。(21)录文参照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75-76页。

部第二十六《佛说启请修行坛法》:日日三时,散施饮食,度化水陆有情,总然生天。修罗、饿鬼,尽令得足。(22)录文参照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77页。

文中将“水陆有情”“修罗、饿鬼”并列列出,说明敦煌文献中的“水陆”与后来的水陆法会(23)水陆法会是一种设斋诵经,奉请佛神,追荐超度亡灵众鬼的大法会。无涉,文中的“水陆有情”是指陆地、水中一切有生命的大众,是水陆生灵、水陆大众、水陆神仙等,不等同于冥界的亡魂,它只是散食施食对象中的一类。

文中所提的“散食饮食,修罗、饿鬼,尽令得足”是指通过散食救度饿鬼,可使其远离地狱之苦,超升西方极乐世界,从而实现施主散食的现实功德。

P.3861b《散食法》记载:

(前略)

47.右肩上放一道乳光,照一切诸天,悉皆离苦

48.解脱。左肩上放一道乳光,照十方世界一切人。右肋下

49.放一道乳光,照一切畜生,尽得生天。左肋下放一道乳光,

50.照一切饿鬼。右膝下放一道乳光,照清净凉冷,照破

51.一切八热地狱受苦众生,悉皆生天。左膝下放一道温暖

52.乳光,照八寒地狱受苦众生,皆得生天,无有一个受苦之

53.者。想我身即是诸佛,诸佛即是我身,余外更无别物。(24)图版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页,录文略有改动。

(后略)

S.0522b《大乘四无量安心入道法要略》记载:

(前略)

18.清凉宝珠力故,

19.乳变清令(冷),即起大悲与乐拔苦之心。其乳下流兼从宝珠出,

20.霜雪共乳俱下,犹如大云流注不绝。直至八地狱四门尽开,凉风

21.来入,霜雪冷乳,灌注罪人,罪人各各仰面口张,注之饱足。一切苦其悉

22.皆隐没……

(中略)

27.……火珠力故,乳变成熟,热乳灌

28.注八寒地狱。日光照触,冰山尽消。热乳灌注罪人口中,光放化佛,一一

29.好前,即乳道放饿鬼中,面向鬼趣,不可知所,恒沙乳道灌注口中。诵四

30.佛名刍陀罗尼,饿鬼道中一切罪人悉皆饱满,放化佛一如前说。即此乳

31.道,放畜生道中,师子、虎狼、驼驴、象马乃至蚊蚁皆悉满足。”(25)录文参照郝春文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卷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74-575页,略有改动。

(后略)

上述两则文献中行者起慈悲心,用身体流出甘露,救度饿鬼。饿鬼受此甘露,即得饱满,不受饥渴之苦,罪业尽灭,得生善道。通过救度饿鬼,可实现施主的现实利益与功德。

三、敦煌密教饿鬼观念与信仰的独特性

(一)敦煌密教饿鬼类型的范畴广。敦煌密教经轨中的饿鬼种类较多,除焰口饿鬼之外还有以下几类:一是负命鬼、犯官鬼、怨家鬼、债主鬼、战死鬼、冤死鬼和横死鬼等;二是水溺而死鬼、冬寒冻死鬼、无粮饿死鬼、猛兽所杀鬼、大火烧死鬼等;三是在野外害人的饿鬼,如擅行魉魍、恶疮毒主、走火邪魂、吸人精气、行病鬼王等饿鬼类;四是客死他乡鬼、断亲绝嗣鬼、尸体未葬鬼、久远先亡鬼等。上述饿鬼都是无人济度的亡魂,是孤魂野鬼。敦煌密教饿鬼的种类较多,除因社会原因、自然原因而堕饿鬼道的鬼类之外,还有客死他乡鬼、断亲绝嗣鬼等中国化的饿鬼种类。总之,敦煌密教的饿鬼种类吸收融合了中国本土化的鬼神分类,同时也体现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二)敦煌密教饿鬼有“回祸为福”的功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厉鬼和鬼魂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鬼类。这些无人祭拜、供食的鬼类,会给人门带来灾难和霉运。敦煌的密教饿鬼不同于传统的饿鬼,他们不仅不会害人,而且还有十分广泛的功德:一从国家层面来讲,饿鬼可以护佑国土清平,无刀兵之乱,无疾疫之灾,风调雨顺、君主延寿,社稷永固等。二从个人层面来讲,饿鬼护佑家宅安宁、除灾除殃、去病延寿、身体安康、合族安乐、子孙兴旺、家畜满栏、五谷丰登,怨家债主不扰其身等。三从饿鬼自身层面来讲,饿鬼功用可以救度亡灵,解脱苦难,使死者超生西方极乐世界,禳灾渡厄,从而实现施主的现实利益与功德。

(三)敦煌文献中关于散食、启请饿鬼类的斋愿文大多数都属于归义军时期,许多散食文中的施主都直接标明“敦煌府主”“太傅”等。说明敦煌地区的密教饿鬼信仰不仅被普通大众所信奉,敦煌的官府、官员及世家大族为保家护国同样信奉密教饿鬼。因此,敦煌地区的密教饿鬼信仰与敦煌政治、军事、安全、文化等密切相关。启请、散食饿鬼的目的也以求取敦煌安全、社稷永固、无刀兵之灾为主。

(四)密教饿鬼信仰的本土化和社会化。饿鬼信仰与人死后自身的处境及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启请、散食饿鬼也与敦煌民众的生存状态及情感世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P.2058《发愿文》载:“时即有合坊押衙、信等见俦中灾疠;掩殁恒时,人心怆切……冤家债主,舍结济生;行病鬼王,摄心罢怒。”(26)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336页。敦煌密教饿鬼信仰除了救度亡灵,还与疾病、瘟疫、战争、庆赞等息息相关。人们通过斋会启请、散食饿鬼,可保自身安乐,获得内心的宁静,也可以使战争、疾病、瘟疫等远离民众。人们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使得密教饿鬼信仰更符合民众的需要及现实利益,这也是密教饿鬼信仰本土化、社会化的进一步体现。

结论

通过对传统经藏与敦煌文献中饿鬼的记载,分析了佛教饿鬼与密教饿鬼范畴及功用的不同。说明密教饿鬼信仰更具实际功用,他与荐亡追福、丧葬习俗、护国护民、灾害疾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唐宋政治、军事、民生和社会文化的映射。敦煌的密教饿鬼信仰与传统的饿鬼信仰相比有较大的发展,就其饿鬼功用而言,它以平等观和慈悲观为前提,以尊重亡灵、救度亡灵为目标,同时“回祸为福”:守护境土,保护民众,消除灾害、疾病等;就其饿鬼范畴而言,敦煌密教饿鬼吸收中国本土文化,以社会现实中的苦难为背景,世俗大众多因社会压迫、自然压迫堕入饿鬼道,而形成饿死鬼、冻死鬼、战死鬼、负债鬼等,同时还有中国本土化的断亲绝嗣鬼、客死他乡鬼等。此外,在唐宋敦煌地区的大众认知中,疾病、战争、灾害等的发生;财富、食禄等的不足以及家庭的不幸,或多或少都与受饿鬼道的惩罚有关,因而这也是饿鬼观念得以进入敦煌民众信仰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其本质而言,敦煌地区的密教饿鬼信仰是中国本土化的映射,是佛教饿鬼信仰与中国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同时敦煌密教饿鬼信仰也体现了佛教进一步社会化、本土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目连敦煌佛教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岁月有大爱
试论御伽草子《目连草子》对汉文学的接受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佛教艺术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寻迹哑目连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