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洁
【摘 要】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巧借与文本人物对话、与文本编者对话、与自我内在体验对话等策略,引发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關键词】阅读教学 对话 思辨能力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呢?笔者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话,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深度链接,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
一、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将相和》,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事例鲜明,突显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为国着想、宽容大度。而课文中的另一位历史人物——廉颇,给学生的印象是“知错能改”。学生们这样理解是基于文本中对这个人物所述不多的文字,以及他们自身认知理解能力的真实状态。这样理解没有错,但对于“廉颇”这一历史人物的客观认识,则“浅”了些。
在课堂教学中,为帮助学生们深入思考,进一步探索、理解人物,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采访廉颇:“您听闻蔺相如躲避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为赵国着想后,您是怎么想的?您为什么非要‘负荆请罪不可呢?”围绕这一话题,学生们与廉颇展开了一场“对话”。在对话中,笔者提醒学生要注意廉颇的身份——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赵国老将,秦王因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而不敢来犯,并且补充了与人物相关的一些小故事。学生们不断揣摩人物心理,联系前后文,联系所知的背景资料,渐渐地推测出廉颇负荆请罪这个行为可能存在的深层原因:(1)廉颇想用这种“不顾及颜面”的方式真诚地道歉,诚心诚意化解与蔺相如的矛盾;(2)廉颇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昭告天下,他愿与蔺相如同为赵国出生入死,此心不渝,这一行为还会让蠢蠢欲动的秦王暂时打消对赵国不利的念头;(3)廉颇为自己自私狭隘的行为而感到懊悔,为自己这样的行为可能会毁掉赵国深感愧疚,所以愿用这样的方式道歉,也让自己将此次教训铭记于心。读着、想着、揣摩着、领悟着,渐渐地,廉颇这一人物,在学生们的心中逐渐丰满起来。他不再仅仅是“知错能改”这么一个单薄的形象了,而是一个敢作敢当、爱国之情丝毫不逊于蔺相如的铮铮铁汉。此时此刻,学生再次阅读课题《将相和》,对课题中“和”字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这里的“和”不仅仅指和好,这里的“和”指的是为国家大义牺牲小我的爱国精神。“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它能产生巨大而惊人的力量,甚至能创造奇迹。
在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们个个精神振奋,他们为每一个新的发现、新的领悟兴奋不已。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被激活的他们不断地如同寻找宝藏一般,发掘人物被深藏的光辉;对“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秦王不敢来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中华文化中的“和”,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二、与文本编者“对话”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相矛盾》一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寓言,改编自《韩非子·难一》。寓言,就是借故事讲道理,从而达到振聋发聩的目的。《自相矛盾》的故事短小、精辟,卖矛之人张口结舌的窘态,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从卖矛者和路人两个角度进行了思考,分析人物的思维过程:卖矛者是单向思维,介绍矛时就说矛能戳穿所有的盾,卖盾时则说所有的矛都戳不穿自己的盾;路人则能对比分析卖矛者的话,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得出“讲话和行动不能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和“听人言、观其行时要留心有没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以免上当”的道理。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学生运用表格排列,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发现孙膑观察仔细,能找出对策,敢于取舍,避开齐王的锋芒,保存实力,获得胜利。在教学《跳水》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假设的方法,罗列除了跳水之外的可以想到的救援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在危急关头,船长用枪“命令”站在桅杆上、命垂一线的儿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的最佳方法。通过探寻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单元回顾时,笔者追问:“同学们,本单元教材的编者,教会我们通过揣摩人物思维过程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那么,编者仅仅就是希望我们知道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们思考后恍然大悟,说道:“编者肯定希望我们在遇见这类事情时,也运用这样的思维方法。”随后,大家开始联系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方法。如在考试时遇到不会写的难题,先放下,抓紧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而不是在这个难题上反复琢磨,浪费时间;当看到广告中吹嘘一些保健品能让生病的人快速康复时,只要想一想根本就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药,就不会盲目相信了;等等。一步一步地探索,一步一步地发现,学生们在交流中收获,体会着发现生活“真相”的快乐。通过对话,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抽象的概念和人生道理变身为生活中的一幕幕真实情景,使学生有了新的领悟和发现。
可见,编者在本单元提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这一学习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揣摩文本人物的思维过程中,自身也获得思维的锤炼与提升。正如《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们通过‘模仿学习向导——他人的文化,在混沌的世界中‘创造自己的轮廓,又以自己的‘创造为基础,使得他者文化的‘模仿得以扩大和发展。在模仿中创造,在创造中模仿。可以说,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正是我们谓之‘学习的活动。”
三、与自我“对话”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还指出:“学习的第二种对话实践,是跟自己的对话。学习者建构客体的意义,构筑同世界的关系,同时通过自我内心的对话,改正自己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课文《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先生的《务虚笔记》的第四章《童年之门》,入选课文时有改动。文本以细腻而惆怅的笔调,描述一个小男孩在星期天等母亲带他出门玩的经过,将从兴奋期待,到焦急万分,再到委屈难过的情绪变化,点点滴滴地通过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显得颇为含蓄。
文中的第六自然段,作者以第一人称写道,自己在焦急地等着母亲洗好衣服,三次提到了“我一声不吭”。为什么这么着急了,都在内心不断下定决心地表示这次不再拖延了,还“一声不吭”呢?如何理解作者此时的情绪?在课堂上,笔者让同学们深入文本,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思考: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当时是什么心情、什么想法?同学们默默地读着、琢磨着。以下是部分教学片段:
生1:我觉得很难过,妈妈明明答应好的,却在这里不停歇地洗衣服。
生2:我很着急,但是我不敢说,所以一声不吭。
师:为什么不敢说?妈妈会打你、骂你吗?
生1:不会,因为下个自然段里写了,妈妈看见我流泪了还慌张地安慰我,向我道歉,她不会骂我、打我的。
生2(恍然大悟):我在生气,但是不想说出来,这是在生闷气!
师(追问):你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生闷气,不说话呢?
生:在被冤枉,感到委屈的时候。
师:看来此时此刻,文中的我也感到了——
生(齐):委屈。
就这样,在将“自我”带入文本,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点一滴地感受到了文中“我”的内心满怀着的委屈和失望,这份强烈的情感体验,一直牢牢地盘踞在記忆的深处,久久不能忘怀。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懂得了将自己带入文本学习,去理解、感知作者的内心体验。同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又再次审视了自己,感受到了自身的情绪、情感,有了新的感悟。
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中指出:“教育意义的实现不在于被认识,而在于被理解。只有在理解中,即在对话中,教育才能走向学生,学生才能走向教育。在双方的互相‘走向中,生成一个新的教育图式。它既不是原来的教育预设,也不是学生的原先图式。它是双方对话后的新的教育视野,是双方的共享意义。”笔者通过创设一次次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走入文本深处,获得思想启迪,感受情感熏陶,又将收获与自身经验进行结合,使学生将思辨能力带入纷繁的生活情景之中,进一步去提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