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 王丽芳
【摘 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港区小学秉持“求真”文化理念,开发了“蕴真”课程、“行知”课程、“慧编”课程等三大德育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学习中培育求真向善、尚美务实的优良品格,成为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品格培育 “蕴真”课程 “行知”课程 “慧编”课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多年来,张家港市港区小學坚持以“真”为校训,大力实施“求真”德育课程,培育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务实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民族气质且素质全面的“真真好少年”,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求真”德育课程范式见下图。
“求真”德育课程范式图
一、建设蕴真课程,润物无声沐“求真”文化
为营造学校求真德育氛围,学校积极建设洁净、优美、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打造书香氤氲的人文环境,让师生在和谐、美好的校园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一)净美校园含“真”味
1.校园“真”干净
学校加强卫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师生每天对教室、校园进行全面打扫,保证窗明几净,校园干净整洁。“真真小当家”每天对学生仪表、班级和包管区卫生、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常规落实检查,每天公布检查情况,每周进行评比。学生每天对照好习惯标准进行自省,在好习惯银行存折上加分或减分,积分兑换、好习惯之星评比等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校园“真”美丽
学校地处农村,校园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如画,生机盎然。枇杷园、石榴园、橘子园、蔬菜园等不仅是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更是他们收获、分享劳动果实和快乐的童真乐园。
(二)人文场域飘“真”韵
1.彰显求真魂
学校以大厅里陶行知先生名言板块为引领,“擎天大树”和大幅的“笑脸墙”寓意“立德树人”。学生形象代言人“真小帅”“真小美”的图片被摆放在醒目位置,以最纯真的笑容欢迎着每一位师生。学校里的教育圣人先贤铜像和“求真”文化石,既美化了校园,又时刻提醒教师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实施本真教育。
2.厚植爱国情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墙壁、楼道、连廊、橱窗等,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还利用大课间、午间、放学等时段,在校园播放经典优秀歌曲和学生朗诵的美文,真正实现耳濡目染,传播正能量。
3.氤氲书香气
学校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积极开展“打开一本书”阅读活动,开辟读写墙、诚信书架、班级图书角、阅读之星宣传栏等,让学生感受浓浓的读书氛围。
二、建设行知课程,体验感悟促道德成长
学校的行知课程倡导知行合一,采用适合儿童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触动心灵,培养求真、向善、尚美、务实的“真真好少年”。
(一)“童真衔接”课程
每年开学季,学校都会迎来一年级新生,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学的第一周我们都会开展“童真衔接”课程,如“我上一年级”“学习真快乐”“劳动最光荣”“活动好精彩”“请为我点赞”等主题活动,让初入校门的学生快乐地开始小学阶段的生活,消除他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而且,经过一周的洗礼,学生都更加讲文明、守规则,为养成“好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5+X好习惯”课程
学校一直将好习惯教育作为学校品格提升工程的重点,聚力三大平台积极开展养成教育。
1.好习惯养成课堂
学校积极利用晨会、班会、道德与法治等德育阵地,运用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开展好习惯专项教育,加强行为训练。同时,全体教师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好习惯教育,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将“5+X好习惯”点点滴滴、实实在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经常性的渗透,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好习惯储蓄银行
我校每个学生都有一本特殊的存折——5+X好习惯银行存折。存折里记录的都是学生们的好习惯养成“足迹”。每天,学生们会诚信自评、记载,随后由小组长核实后存入或扣除相应积分。每周五,班主任认真汇总,并在班级储蓄榜上公示汇总结果。每月,根据积分储蓄情况,学生们可以获得相应的“美丽币”。学生们用这些来之不易的“美丽币”,可以到学校“好习惯超市”兑换心仪的奖品。
3.好习惯家庭训练营
我们将好习惯的培养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开展“好习惯家庭训练营”活动。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自选两项好习惯目标进行挑战,有的学生挑战每天自己整理床铺,有的学生挑战每天练习跳绳,还有的学生挑战每天帮妈妈扫地……家长与孩子签订家庭契约书。在每天的挑战记录里,家长见证着孩子好习惯养成的点点滴滴。
(三)“四仪四节”课程
为充分发挥仪式、活动的教育作用,学校设计了系列成长四仪课程:新生入学仪式,开启求真之路,点亮稚纯童心;一年级入队仪式,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党的嘱托;四年级成长仪式,知孝感恩,铭记责任;六年级毕业典礼,放飞梦想,扬帆远航……在各种仪式教育中,让学生知礼明理。此外,学校还落实了“真真四节”课程:“真真读书节”,学生们徜徉在书的海洋,尽情与书为友;“真真艺术节”,学生们将最美的风采尽情展现;“真真体育节”,学生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运动场上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真真科技节”,学生们团结合作,实践创新……每一个“港小真娃”都努力展示最好的自己。
(四)“三小劳动”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三小劳动”实践课程。
1.小主人项目
围绕“学会洒扫,自我服务”的劳动小目标:在学校,学生学会整理书包、整理书桌、打扫教室、清洁校园;在家里,学生学会叠衣叠被、洗碗拖地、整理房间……学生们在自我服务中逐渐懂得劳动的意义,感知劳动的乐趣,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劳动的意识。
2.小农夫项目
圍绕“种植体验,服务他人”的劳动小目标,学校将闲置的空间开辟成“一米园子”,并承包给各个班级,还聘请种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家长志愿者指导学生们识蔬果、种蔬果。从选种、播种,到最后的采摘、分享,学生们体验整个过程,学习劳动的技能,感知劳动的艰辛,体会劳动的光荣。此外,学校每年都会举办采摘节,如红红火火石榴节、橙光暖心橘子节、酸酸甜甜枇杷节、浓情蜜意红薯节……学生们在热热闹闹的采摘节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3.小博士项目
围绕“开展研究、服务社会”的劳动小目标,我校开展校外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最美中国星”寻访活动,近距离、多角度感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此外,学校还结合“童心慧编”校本特色课程和“长风科研院”少先队特色活动,引领学生们开展主题小研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五)“亲子家育”课程
作为“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优秀项目学校”,我校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开设“真妈乐爸”课堂,家长们自愿报名,进入课堂给学生们上课。他们利用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帮助学生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各年级还分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亲子活动:一年级的“打开一本书”亲子阅读行动;二年级的“三色花开”亲子快乐行动;三年级的“与日月同行”亲子诚信行动;四年级的“交通安全行”亲子成长行动;五年级的“伴你共成长”亲子志愿行动;六年级的“寻梦环游记”亲子立志行动。“亲子家育”课程沟通了亲子情感,促进了亲子关系,和谐了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做事、学会做人、懂得责任、知晓感恩。
三、建设“慧编”课程,实践创新育品格提升
我校南邻香山,北依长江,香山竹海绿,江边芦花白,利用丰富的地域资源,学校开发了“童心慧编”特色课程,以“趣味绳结”“缤纷缠绕”“邂逅经纬”“香山竹韵”“浓情草编”“绳彩飞扬”六大项目,贯穿一至六年级整个小学阶段。学打结、编挂毯、打草鞋、做竹扇等,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绳线等材料编织各种创意小作品,在每一个统整项目的学习中,了解编织起源,传承民间工艺,利用身边的一切去创造美、感受美,不仅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劳动的喜悦,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结合作实践创新的意识,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一)推进项目化学习
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各年级围绕项目主题,制订实施方案,分成几个子项目组开展统整学习。如一年级的“趣味绳结”就从绳结的历史、绳结的运用、节庆绳结几个子项目开展学习,让一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编织的起源、绳结的来历,学习几种简单的绳结,学会自己系红领巾、系鞋带等。我们还在学习过程渗透中国结的文化意蕴,引导学生学做简单的中国结。学生们在项目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之情。
(二)开展“一班一品”建设
学校各班围绕年级主题,积极开展“一班一品”建设。如五年级围绕“香山竹韵”开展“班品”活动,有的班从港城名山香山入手,开展“爱香山爱家乡”活动;有的班以竹入手,开展“竹之节”活动;有的班以竹编入手,开展“竹趣”活动……各班品牌建设有抓手、有成效,潜移默化地润泽着学生们的心灵。
(三)加强美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我校以“慧编”课程为载体,大力推进美育工作,在作品创作中积极彰显自然之美、道德之美、精神之美、文化之美,充分发扬以美立德、以美树人、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以美导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传承红色基因
我校“慧编”课程蕴含了大量的红色教育元素:编织的悠久文化历史,竹编非遗项目的工匠技艺,红军穿草鞋走长征的革命精神,宁折不屈、虚怀若谷的竹之气节,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受、体悟、传承,种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努力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丰富的德育课程,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实践中提升品格,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