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MRI 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1-25 05:22王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预测值敏感度股骨头

王洋

临床也将股骨头坏死称之为“股骨头骨软骨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该病症是骨科中常见的且具有较高发生几率的病症[1]。该病症的多发群体为30~60 岁群体,通常在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股骨头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和骨骼组织血供缺损,病症会使患者出现骨小梁断裂、死骨吸收、骨髓细胞失活、股骨头塌陷后被新骨修复、肉芽组织替换等,该病症具有复杂的病理过程,而且治愈难度较大,所以大部分患者发病后都有致残的风险。有研究认为[2],多种因素可以使该病症发病,其中包括不合理使用激素药物、过量酗酒、骨骼受创等。股骨头坏死发病后患者会存在肢体不能正常活动的表现,髋关节难以完全伸展,并有剧烈的疼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坚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的原则尤为必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常常通过CT 和MRI 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1 年1 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6 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中男35 例,女31 例;年龄35~69 岁,平均年龄(48.37±11.36)岁;病程2~15 个月,平均病程(7.64±2.46)个月;发病到入院间隔时间1~5 h,平均间隔时间(2.55±1.12)h。所有患者均在本院的《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临床资料经验证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中的标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具有股骨头坏死的症状表现;②存在CT 诊断和MRI 诊断的适应证[3];③具备手术获取病理组织的适应证;④有完整的资料,并且具有较高的配合度和治疗依从性。

1.2.2 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基础性病症;②对应用的放射线或造影剂等不耐受;③精神障碍、沟通交流障碍;④手术禁忌。

1.3 诊断方法

1.3.1 CT 诊断 所有患者应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BrightSpeed16 排螺旋CT 扫描仪进行扫描,首先对各个扫描参数进行设置(层厚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200 mAs),借助估算法进行重建操作,设置相关参数(层厚1.25 mm,间隔1.25 mm),使患者的双膝伸直,足先进入,进床的速度大约为8.70~8.75 mm/rot,并且将焦距的中心对准股骨头,由近到远进行扫描,扫描的层厚5 mm,在扫描结束后将实验所得的数据录入到AW4.3-08 数据系统中进行处理,同时选择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将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参照。

1.3.2 MRI 诊断 患者均利用西门子SkyraMR 3.0TMRI 诊断仪进行诊断,协助患者选择髋关节体位,应用体线圈。为患者进行横断面的定位,之后为患者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诊断。轴位的PDWI 序列参数:TR/TE=2000 ms/140 ms,FOV=18,层厚4 mm,层距0.4 mm;冠状位PDWI 序列参数:TR/TE=2000 ms/75 ms,FOV=19,层厚4 mm,层距0.4 mm;矢状位PDWI 序列参数:TR/TE=2000 ms/72 ms,FOV=20,层厚4 mm,层距0.5 mm,T1WI:TR/TE=350 ms/40 ms。

1.3.3 病理诊断 以最终的手术结果作为病理诊断结果。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CT、MRI 与病理诊断检出情况,并比较CT、MRI 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注: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假阴性+真阴性)×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 与病理诊断检出情况比较 66 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经病理诊断检出64 例,CT 检出58 例,MRI 检出63 例,CT、MRI 与病理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MRI 与病理诊断检出情况比较[n(%)]

2.2 CT、MRI 的诊断情况分析与诊断效能比较 CT与MRI 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为100.00%,且MRI 诊断阴性预测值66.67%、敏感度98.44%、准确度98.48%、约登指数98.44%均略高于CT 诊断的25.00%、90.63%、90.91%、90.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CT、MRI 的诊断情况分析(n)

表3 CT、MRI 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病症,该病症多发生在髋关节、大腿近侧,一少部分患者会累及膝盖[4]。这种病症大部分患者发病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股骨头坏死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从临床治疗角度而言,本着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的原则,可以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对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MRI 和CT 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均可以用于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分析可得,CT 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这种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实现连续性多层面的扫描,当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就可能导致骨小梁增粗,这是CT 的特异性表现。而且临床实践认为[5],观察骨小梁增粗的特征能进一步明确股骨头是否存在增生或被破坏的状况,这也能进一步明确患者关节是否存在脱位。MRI 可实现对股骨头坏死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其主要优势体现在:MRI 诊断不会产生较严重的辐射性,因此在对患者诊断时不会产生严重的损伤。这种技术可在诊断过程中进一步获取更加准确详细和有效的信息,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显示病变的状况。而且通过MRI 诊断也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生化和病理实际状况进行掌握,这种诊断方法具有更强的早期检测能力,主要是利用多样信号变化来实质性反映病理组织的病变情况和代谢表现,也能从侧面证实MRI 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通过CT 和MRI 都可以实现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也都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但MRI 诊断效果相对CT 而言更高,可以在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检验方法。

猜你喜欢
预测值敏感度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