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与身体行动高峰论坛”综述

2021-11-25 18:15:49吴诗琪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舒斯特历险记范式

吴诗琪

(复旦大学中文系)

由复旦大学生活美学研究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中心、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身心文化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及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生活美学与身体行动”高峰论坛暨《通过身体来思考》《金衣人历险记》译书出版发布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专家出席本次论坛,为探索当代美学的范式转型,围绕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及舒斯特曼《金衣人历险记》《通过身体来思考》等主要议题展开研讨,对当代中国生活美学及身体美学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值得参考的角度和意见。

一、生活美学与身体美学的新向度

20世纪以来,美学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试图构筑新的审美范式。1992年,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率先提出“身体美学”概念,试图构建一种“扩展的美学学科”范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身体、从教育到训练来构建作为跨学科门类的身体美学。这种想法在《通过身体来思考》《金衣人历险记》中得到系统化表述和实践展示。

高建平、杜卫教授从身体与感性之间的关系来谈身体美学。高建平教授认为,身体美学实践不应局限于理论的壁垒,而应将理论视为一种桥梁,来打通身体美学和生活实践之间的鸿沟。杜卫教授探讨了审美与心理、审美和生理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身体美学在“娱乐至死”的当代所面临的困境及愿景,同时从年轻一代的个性化“肉身”上,发现了身体美学的突围与曙光。姚文放教授分别从身体、情感和行动三个角度论述了身体美学作为一种跨学科范式的具体表现,并表示身体美学传达的是“发乎情,止乎行动”的实用主义精神。王峰教授从后人类的文化语境下思考了身体的从属问题,他表示在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问题下,身体与意识面临着一元整体的不可能性。

夏锦乾、刘成纪教授分别从中国古代巫术文化及中国古代车舆文化的视角,对身体美学进行了讨论。夏锦乾从人类起源学出发,阐释了巫术发展与人类身体之间的关系。他表示,人类个体的意志铸就了群体巫术、部落巫术的形成。刘成纪教授则表示,车舆作为古代的交通器物,实现了人与宇宙、社会及人际交往之间的互动经验。

王琦从让-吕克·南希的身体书写理论中得到启示,认为身体本身就是一种书写,书写实际上具有生存论层面上的身体性含义,身体只有在触感中,才会实现身体的“实体化”。对于阅读、书写和身体的看法,王琦表示,书写实际上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种行为的表达媒介。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观照

经典美学的先验性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日渐式微,美学如何走向生活,成为学者们论争的对象。王晓华教授就李泽厚和舒斯特曼的美学理论进行互释,并思考了当下中国语境下的美学境况,他表明当代中国的生活美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美学。宋伟教授则表明,生活美学融入到生活世界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去理论化倾向。

关于生活美学的具体实践性问题,范圣玺教授、庄志民教授和张宝贵教授分别从设计领域、旅游美学和整形美学等视角提供了建设性的看法。

王德胜教授认为,对于现实生活而言,美学总是同其自身的功能定位相联系,并有效地介入、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学不仅从当下生活的“可感肌理”中汲取养分,同时还作为一种价值认知范式,成为人们体验日常生活意义的重要依据,这种美学源自于生活的“可感肌理”,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同时构筑了人们的直观性感受及其感知内容。美学总是联系着日常生活中的当下问题,恰如法国哲学家奥利维耶·阿苏利所指出的,当下的审美作为一种品味与鉴赏的生活形式,对促进消费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审美与生活已然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美学作为一种生活的介入形式,正有效地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认知模式。

三、“金衣人事件”与当代审美议题

舒斯特曼的行为艺术作品《金衣人历险记》完美搭建了美学、艺术和生活之间的桥梁。陆扬教授对其最新译介的《金衣人历险记》进行了内容介绍,并从审美范式跨界的角度考察了“金衣人”形象,以及当代美学所面临的跨学科范式转型的问题。王曦从剧场理论的思路出发,深入探讨了“金衣人”行为艺术的创造性内涵及其审美局限。

关于审美时间性与审美生活之关系的探讨,刘彦顺教授从许茨现象学美学入手,探讨审美意识的冲动性意义,质疑身体美学概念的合法性,认为审美生活应被置入到一种域状形态中来思考,审美生活是一种感官、感受的源发性状态,无法用理性来衡量界定。

从文化间性来审视审美生活是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议题,王嘉军教授从列维纳斯的三种差异,即不同、他异和陌异来分析学界盛行的三种对文化间性的看法,并从他异的角度融合列维纳斯和朱利安对文化间性的思考,强调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差异与融合,且要尊重不同文化间的风格及伦理问题,从审美、身体修炼和政治等三重纬度来思考跨文化生活。

猜你喜欢
舒斯特历险记范式
冰河时代历险记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地心历险记
十字路口的西蒙与舒斯特
出版人(2020年10期)2020-10-26 06:26:42
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联与呼应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寻影历险记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经验与语言
——以罗蒂和舒斯特曼为中心对实用主义美学的一个考察*
思想与文化(2018年2期)2018-04-01 21: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