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综述

2021-11-25 18:15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虹口区上海疫情

杜 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20年12月8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在上海市虹口区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由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虹口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承办。论坛以“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城市文化建构新趋势”为主题,讨论内容涉及后疫情时代世界城市文化交流传播新趋势、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新走向新机遇、后疫情时代供应链调整、城市重建与文化认同等。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瑞士、保加利亚、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文化官员、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与会,面向后疫情时期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环境、新趋势展开了热烈讨论。

论坛开幕式环节,上海市虹口区政协主席石宝珍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虹口区的地域文化特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徐威强调,后疫情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加强人际、城际以及国际信任与协作。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指出新冠疫情并不能阻止不同城市之间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他还以克罗地亚的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案例,阐释了新技术在驱动城市更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进行在线致辞,他认为中国和阿联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深刻主题的理解存在很多共通点,两国将继续通过商业合作尤其是智慧经济建设,共享繁荣发展局面。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指出,上海文化行业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推动了新兴数字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借力互联网以及文化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在线致辞,他简要介绍了英国48家集团在中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中国运用科学方法规划城市发展的做法具备一定的示范价值。埃及最高文委秘书长希沙姆·阿兹米的线上发言以埃及为例,提议旅游行业通过信息技术升级、内容创新、提升文化多样性等手段,适应后疫情时期新的产业环境。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韵斐指出,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上海发展放到全球的坐标系中思考谋划,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上海正在积极探索促进城市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良策,以求创新推动上海经济和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主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学者通过在场和在线两种形式,分享了他们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城市文化建构新走向、新问题和新内涵的观察、思考和建议。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研究员陈圣来探讨了后疫情时期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网络音乐、网络文学和电子游戏等新兴的艺术形式,将与主流文化形成更多交流与互动。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黄昌勇谈及后疫情时期演艺行业的发展走向:演艺行业需要思考如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今后城市文化空间尤其是演艺场馆建设的重点,或将从大型空间转向微型空间。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衔文化参赞项晓炜讨论了后疫情时代对外文旅合作新趋势。他认为,我国对外文化和旅游领域需要重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际旅游吸引力,持续提升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国际认同感,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构建文化命运共同体。

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胡恩威在线参会,阐述了他对疫情影响下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交流形式发生种种变化的思考。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教授卡洛斯的线上发言视角独特,他选取了1936—1939年间中国和西班牙城市反侵略的典型案例,以史为镜,尝试从中寻找应对疫情挑战的有效经验:一是城市封锁或者被包围之时往往危机与机遇并存,二是国际合作可以视为对抗城市危机的重要路径。

塞尔维亚政府顾问、研究员桑亚·阿乐知纳进行在线发言,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中国与欧洲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的议题。她归纳总结了近期这类国际合作项目遇到的新问题,文化外交虽然难以解决全部问题,但是文化多样性表达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进一步促成对话和相互理解。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远程连线现场,他提出上海具备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和未来主义代表的象征价值。上海如同纽约和伦敦一样,是一座充满活力、动态和动感,向未来前进的城市。上海城市的未来性,体现在城市历史、国际交通、金融贸易、人口流动性、产业转型等多个方面。

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参赞、教授罗伯特·帕加尼具体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下城市弹性的变化。智慧城市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技术应用,并进行优化排列组合,形成对个体或集体有利的方案。后疫情时期,智慧城市需要在教育、工作、生活、交通等多个领域重新进行资源的优化分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分享了他对全球转型进程中国际都市文化形态演进趋势的看法。都市文化受到商品社会逻辑、移民潮、新兴大众文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面临趋同/多样、集中/分散、高雅/普及、超越/务实的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戏剧导演卢逸凡基于个体观察和经验,对上海文化艺术传承问题进行了阐释。他建议未来上海的演艺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专业剧场和小剧场建设,推动行业交流与学术研究,展示中国特色文化。

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校长萨拉·拉德隆·德·格瓦拉·冈萨雷斯与会议现场进行了远程连线,具体介绍了维拉克鲁斯大学下属哈拉巴人类学博物馆的文化属性与线上展览经验。

猜你喜欢
虹口区上海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是我,是我,还是我?
欢乐上海迪士尼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关系研究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