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专题讨论

2021-11-25 17:10:30
哲学分析 2021年3期
关键词:唯识佛学院中观

编者按:由东方唯识学研究会联合峨眉山佛学院、杭州佛学院共同举办的“东方唯识学会第四届年会——法相唯识学与佛教量论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1月13日—16日在峨眉山佛学院召开。本期专题选刊的是这次会议上的三篇论文,讨论的重点集中于思想史上唯识与中观的关系问题。就总体而言,中观派与唯识宗的差异和争论可以归结为:究竟是主张“万法皆空”,还是主张“万法唯识”。中观的要义在于“真空”,唯识的核心所在是“妙有”;前者重破执,后者重显真;中观出现在前,瑜伽行派出现在后。后者的各种理论,起步于“辨空有”,落定于“成唯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已将中观的问题思考纳入自身之中,并给出了反思性的结论与判定。对“唯识见”与“中观见”的评判在思想史上不断地引起讨论,其影响至今依然存在,由此也引发了对佛学基本思想的种种再理解。这组讨论所展示的内容可以说是经典释义学的一个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唯识佛学院中观
遍计·依他·圆成——唯识典籍中的音乐审美文献探赜
中国音乐学(2021年2期)2021-10-14 08:07:56
藏传宗教建筑细部艺术初探——以夏河佛学院搬迁项目为例
“《智取生辰纲》:于‘智’的角逐中观情节之妙”教学设计
材料界面之超微观表征:“镜”中观乾坤——材料界面、微纳分论坛侧记
弯腰的哲学
弯腰的哲学
万法皆空
读者(2019年3期)2019-01-28 03:21:04
新时代粮食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维度思考
菲林唯识 神凡两忘
上海制造(2013年10期)2014-03-31 03:26:40
欧阳竟无与“唯识古、今学”
——20世纪汉语唯识学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