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祝兰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青年马克思的重要作品,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内涵丰富,反映了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思想水平和理论高度。异化劳动理论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的批判为前提,通过分析工资、资本和地租,由人本、辩证和现实逻辑构成异化劳动的内在逻辑,推动了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孕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雏形。
“异化”理论非马克思首创,它首先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出现的,而后又被作为政治学、哲学概念使用。首先,霍布斯率先使用“异化”一词,随后经过卢梭、费希特的不断深入研究,异化概念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呈现出哲学意义,异化主体为绝对精神。其次,费尔巴哈则提出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最后,马克思在《手稿》中,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出发,批判性地吸取和改造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赫斯等众多思想家的思想成果,分析和批判私有制条件下存在的劳动异化现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而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然而,资本主义下的劳动却恰恰相反,非但不能实现人的本质,反而成为人的一种异己力量,把本该是主体的人当成了被控制的客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马克思在《手稿》中便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及批判。
首先,劳动者和其劳动产品相异化。按常理而言,劳动者生产出的产品应该是受自己控制的,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生产出的产品不是自己的所有物。“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1]马克思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看到了劳动者和其劳动产品间异化现象,劳动者同自己的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物控制了人。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生产出越多的财富,工人自身反而越加贫穷,越加廉价;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归自己所有的就越少,控制自己的异己力量就越强。为了维持生存,人只能拼命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让劳动者的主体性也逐渐消逝。
其次,劳动者和其劳动过程相异化。劳动者和其产品相异化的本质在于劳动者和其劳动过程相异化,前者是容易发现的经济事实,后者则是相对隐蔽的原因。劳动对于人来说,应该是人实现自己的目的,是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主动进行的活动,如今一切变得本末倒置,劳动沦为了强制性的谋生手段,是一种满足目的的手段,成为消极的活动。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不觉得快乐。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强迫行为,在劳动过程感受到的是否定,只有不劳动的时候,人才会觉得自己的属于自己的。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指出,人们如果不被逼迫就会逃离劳动。
再次,人和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这第三个规定性是从前两个规定性出发所得出来的,其中“类”的概念借用于费尔巴哈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被人简单地误读为费尔巴哈派人本主义的原因。费尔巴哈的人是自然的人,他批判宗教却建立爱的宗教,说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爱。马克思则将人看作现实的具体的人,指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也就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之所在。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无意识活动,是出于本能而不是它的选择和思考的行为。而人的生产活动却相反,是主动选择的有自由意识的活动。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类的存在的原因。异化劳动无情地将人自由的活动贬低为维持人的肉身存在而不得不实行的手段,不劳动人就会消亡。人不得已被迫劳动,沦落为动物,所以人同人的劳动类本质也相互异化了。
最后,人和人之间关系相异化。前三个规定性属于人与自身的关系,最终结果是第四个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人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实现和表现人对自身的关系。人与自身发生了异化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没有生产资料而受雇于资本家,其生产出的产品是剥削自身的异己存在物,在劳动过程中感到痛苦和自我丧失。劳动是为了生存而被支配着进行的强制劳动。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剥夺了劳动者作为人的本质。因此,异化劳动的结果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关系。马克思看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不是平等的,而是一方被另一方控制。此外,异化劳动导致的不是特定的两个阶级对抗,而是所有人之间出现了对立关系,当统一性丧失,即是异化的全面升级。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出发,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积极思想吸收进自己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内在逻辑即现实逻辑,用以揭示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马克思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即生产劳动,从对经济事实和劳动本质的批判出发,深入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其研究从批判社会政治领域转向批判经济事实领域,从对金钱异化的具体批判走向对经济异化的系统性批判,以现实逻辑对社会关系中的异化劳动做了深入的剖析和考察。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探索,是对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一次突破,但其现实逻辑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马克思虽然看到了劳动的力量,但却没有真正科学客观地认识劳动价值论。他从哲学的角度肯定了劳动价值论,但其赞成的仍是一种古典的劳动价值论。其二,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定量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无法准确计量资本的剥削程度,也未能明确经济剩余在各资产阶级之间的分配数额。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劳动和地租之间简单的论述,用“越”字来说明“贫穷”“财富多”“产品数量大”之间的关系,这是远远不够的。[2]
辩证逻辑贯穿在整个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中,是其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撑。马克思将共产主义学说与异化劳动理论结合阐述,他肯定了黑格尔“否定性”的进步意义,批判性地分析了无产阶级是如何在异化劳动现象中逐步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索了共产主义运动,辩证逻辑由此形成。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悲惨事实开始研究,辩证逻辑集中体现在异化劳动自我异化与自我异化的扬弃道路中,最终通过共产主义的方法异化劳动才会消失。
辩证逻辑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理论中。虽然承继和超越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蕴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萌芽,但是没有进一步系统探寻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仍具有局限性。首先,在《手稿》中,马克的共产主义仍停留在哲学范畴,更像是一个哲学批判家,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次,削弱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意义,具有本体论和目的论的性质。最后,马克思在《手稿》中从辩证逻辑出发,否定了私有制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和意义。简单否定私有制使马克思最终站在了空想的边缘。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手稿》中的主导逻辑是以人本学理论为前提的人本逻辑,主要是受到了费尔巴哈人本异化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延续了对宗教和专制的批判,也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劳动是现实世界的根本力量。在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性的阐述都反映了人的本质、地位和生存现实。马克思的人本逻辑建立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上,从人类的类本质是劳动出发,强调了劳动的意义,设定了明确的价值原则。
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在很多层面上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思想,用异化劳动来阐释劳动与私有制之间的本质联系,却并没有从费尔巴哈的影响中获得解放。例如,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的概念时,他的研究对象即现实的人并没有从“类本质”“类生活”等费尔巴哈的观念中走出,他的劳动仍是没有详细说明的一般性劳动。马克思更多的是出于厌恶资产阶级的残酷贪婪和同情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才形成了对异化劳动的认识和批判。显然,是受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影响,还是一种道德立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第一,马克思将经济学和哲学两个领域结合起来研究,产生了异化劳动思想。从哲学出发,马克思分别批判吸收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异化观,用辩证的人本逻辑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其类本质是劳动,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除此之外,马克思又在经济领域批判了国民经济学,从经济事实出发分析了劳动与分工、商品等的关系,我们看到马克思后期重要经济思想的萌芽。第二,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简单否定。马克思指出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社会主义,并阐述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最初设想。由此,通过分析异化劳动,马克思使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了整体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创立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其理论体系的开端。他将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作为异化劳动理论的切入点,阐述和批判私有制条件下存在的“经济事实”,揭露国民经济学先验论的不合理性。如果无视异化劳动理论的存在和地位,马克思便无法超越劳动价值论,过渡到剩余价值论,那么马克思理论也就不成体系。
异化劳动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都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的对抗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从对经济现象的批判入手,把异化劳动当作核心和对象,探究了私有制的起源以及异化劳动的基本内容等。在对异化劳动思想的进一步研究中,马克思觉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肯定了现实的人的社会主体地位。通过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完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的扬弃和超越,开始转向剩余价值学说。
首先,异化劳动理论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论证,指出其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为唯物史观做了铺垫。异化劳动理论充分展示了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的是不幸和痛苦的事实。因此,劳动是人和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和社会。马克思在《手稿》中用异化理论说明推动着社会的动因是人类的活动,实现了历史观唯物主义的飞跃。
其次,马克思对四种规定性的分析,初步揭示了唯物史观中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论述《手稿》中的观点时,就对“生产力”是人和劳动资料的结合、决定人们行动和社会发展的是物质力量而非精神力量等内容有了初步认识。马克思在《手稿》中探讨了“人”“机器”等要素,特别强调了人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手稿》中基本形成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尽管其并未出现“生产力”“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的具体概念。[3]
最后,马克思分析了劳动、资本和地租之间关系,阐述了社会发展存在的规律。在《手稿》中,他指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异化劳动。异化是人们改造自然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并不会一直存在,而是会被扬弃。因此,人类社会必然经历“非异化—异化—异化的扬弃”的过程。马克思从劳动和资本的对立中,批判了以往的共产主义,看到了科学共产主义必然产生,为唯物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异化劳动理论作为马克思早期阶段提出的一个概念,不可与马克思后期的思想理论相媲美。异化劳动理论的创立,对唯物史观的创立起了必要作用。因此,我们不可囿于其存在的局限性,简单地把它同马克思后期的理论对立比较,得出其并不重要的粗糙结论,而是要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给予其科学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