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剑 胡慧妮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民族院校是我国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在整个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民族院校逐渐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学科结构也逐渐适应时代要求做出合理调整和布局,这样才能更加坚定自觉地遵循“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民族工作服务”的办学思想。民族院校因其特殊的办学定位和立足于多元民族文化环境的优势,在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发展方面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典型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探索地方美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为构筑适应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美育生态壁龛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和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1]我国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为民族院校美育教学提供了自然美育资源,各民族地区独有的风俗人情等传统民族文化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资源。[2]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员,民族院校在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从美育师资的配备,还是美育学科专业的发展,抑或是美育协同创新研究方面,民族院校都能以独特的积淀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教育教学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增强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地方美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传承与创新支持。
区域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导着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地方高等教育也可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和科技进步环境,两者之间是一种具有高适配性的共生关系。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如果大学拥有充分为社会服务的知识,却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和责任感,那么公众就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大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据”[3]。从创办于1848年的威斯康星大学与州政府进行长期密切的合作,并首次将社会服务定义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开始,大学就改变了“象牙塔”形象,衍生出了社会服务职能。民族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员,更要坚持在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将大学的人才资源、创新资源、成果资源向社会输送。在做好社会服务的同时,充分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开发地方美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传承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丰富多彩的美育资源助力地方美育教育,体现高度的“融合性”和“融合力”,与地方社会文化事业达到共生的高适配性发展。
在我国,美育的对象主体是国家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生。从相对宽泛的美感教育来看,学校教育体系的每门课程都蕴含着美育潜能,对于提升美感素质而言,艺术课程更具外显性、丰富性和集中性,因此,音乐、美术课程应承担起提升青少年美育素质的主体责任。学校音乐、美术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就要紧密围绕这一主体责任而实施。实际上,当前地方美育发展还受制于理论、师资等条件限制,尤其是一些学院在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学校美育工作,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是三个关键要素。当前美育课程标准和美育教材都由教育部审定,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在美育师资方面,存在着很多可变性和不可控性。一方面,美育师资短缺,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提出了破解现阶段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的途径,美育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进一步追溯美育师资质量,就会发现每所学校外显化的艺术教育成效不平衡,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美育师资水平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美育设施也是开展美育教育的必要条件,是美育教育得以实施的有效保证,而现实情况是区域内美育设施配备不平衡、不完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当前地方美育教育中就呈现出优质美育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美育师资质量有待提升问题、美育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地方中小学教育中,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由于资源供给不均衡,出现了“择校热”“学区房”等等一系列衍生问题。美育教育中,实际上也存在美育公平机制的缺失问题,这一问题会阻碍美育公平性的实现,导致产生由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将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美育的权利。[4]公平不仅是规则的公平,更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公平。比如,应该让美育教育惠及全体青少年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了解美、欣赏美,让每所学校都能达到美育最基本的所需条件,具备最基本的美育设施。当前,区域内存在城乡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美育公平性缺失,致使这些孩子无法享受到公平的美育教育资源,针对此问题,北京市已先行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主要通过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学,即“高参小”项目,将优质的美育资源融入中小学美育教学,为中小学美育特色发展提供新动能,以期补偿区域内优质美育体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公平性缺失问题。
自教师资格认定实行国家统考以来,教师资格认定不再与本科教育阶段所学专业挂钩,教师教育就不再是师范类院校的专利。这一政策一方面为因错选专业而有志于从事教育职业的广大学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未来职业发展道路,表明未来教师更看重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无形中也降低了某些专业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此时,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能力之间的落差只会由学生来买单。面对这种窘境,高校更应该在职前教育方面下足功夫,尤其是为该类学生和艺术类专业学生拓展职业见习、实践空间,使学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强化专业学习和实践,真正具备一专多能特长,满足当前学校、学生和家庭对美育师资的期待,为日后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是艺术化民族特性的生成劳动方式,是活态的民族历史革新与审美习性的显现。[5]挖掘与整合这些传统美育资源意味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多元和谐的民族文化既是我们的文化根基,也是本土审美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6]83民族院校处在文化艺术发展的前沿,是整个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地,是引领地方美育文化发展方向、服务美育文化发展等重要主体,弘扬、引领、传承和普及地方民族文化,民族院校责无旁贷。因此,地方美育文化的建构不能脱离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孤立存在。在传承与再造本土文化的同时,既要深省自身文化的欠缺,更要采取主动学习与积极交流的姿态,主动接受冲击和碰撞,经过系列的互动、磨合,实现对本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6]85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传承、汲取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推动民族院校美育和地方美育文化的共同发展。
教师是美育课堂的主导,是美育质量的关键。于中小学而言,可以说中小学美育的主渠道依然在于课堂,美育仍然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民族院校在美育学科专业发展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美育师资自身的学习经历决定了他们日后从事美育实践的基本水平,影响青少年学生接受的美育教育的质量,以及由此养成的艺术素养的高下。民族院校的学生本身生活在多民族文化交融互生的环境中,校园内美育活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多样,且于艺术专业学生而言,美育实践活动中需要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这就为美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经历,使他们能在校园内外广泛实践,包括像北京市和兰州市城关区正在开展的“高参小”“援教联盟”项目,这些平台为美育师资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高校与中小学美育课堂衔接机会,使美育未来教师能在职前接受职业训练,有助其成为优秀的美育教育工作者,由此可以说地方美育文化建设有赖于美育师资队伍建设职前教育状况。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应从建设一支合格的美育教师队伍入手。职后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美育教师的养成,既有赖于职前教育的丰富学习和实践经历,也需要在职后实践中的不断的感悟和磨砺,而开展针对性的美育师资培训则是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建设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民族院校可深化培训内容和形式,通过组织多维度的综合类或专业类培训、开展学术研讨、举办教学汇报会等,或通过开展师徒结对、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加快一线美育师资专业发展和眼界拓展,助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自身素质和美育专业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做好学生价值引导、审美提升、心灵塑造的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常做常新的动力。
如果说艺术活动更注重校园内部的艺术呈现,那么艺术服务就更强调与社会的对接。[7]内容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多元化、优质化的美育实践活动是促进地方美育文化发展最直观、最高效的方式,也是平衡区域间优质美育资源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以地处甘肃省兰州市的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该校艺术教育领域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省域内活跃度较高。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不仅参与常规的省内外各项展演,而且助力脱贫攻坚,加强社会服务,通过“推普送教”下乡、“送经典下基层”和“高参小”项目实现先行先试,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弘扬传承以及美育教育方面创造条件、打造平台,形成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建设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策略,让师生广泛参与,不仅服务了地方美育发展需求,尤其是“三区三州”地区迫切需求,而且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形成了高校实践育人与“高参小”项目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成为其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
民族院校在服务地方美育发展方面更应该增强使命感、主动性和有效性,通过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挖掘整理和研究地方美育文化资源,寻求美育文化资源开发和创新上的新突破,助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建设的“嵌入型”,从研究、破解地方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入手,通过培养适应地方美育发展实际的优秀师资、对地方美育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服务,传承地域民族文化,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组织师生以支教、援教、送教等方式参与多样化的美育实践活动,补偿区域内美育教育公平,最终形成校地资源要素的互通互促和人才培养的高适配性的共生关系,构筑适应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美育生态壁龛,助力地方美育教育和美育文化发展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