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姗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重庆 400031)
在当今话语分析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通过单一语言方式的研究不能满足人们对话语深入和全面的探索,因为它的意义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其他模态形式体现,这其中包括伴语言特征和非身体特征因素。(张德禄,2009)在现如今媒体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也越来越依赖通过多种符号资源共同呈现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尤其电影行业在影片的宣传过程中,通过海报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吸引观众。可以说,电影海报是一部电影的“名片”,因为它除了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效果外,还向人们传递电影的故事情节。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讲,电影海报的创作既融合图像、色彩,又结合语言文字,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因此,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视角,将视觉语法作为理论基础,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方面分析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中文海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意识到单一模态构建意义的局限性,为此更加追求对多种模态意义构建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通过分析各领域中的素材,探索适合用于多模态的研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总结相应的研究启发。因此,相关学术流派在此期间大量涌现。其中,社会符号学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最倾向于语篇分析的多模态研究方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是O'Toole和Kress。二者都受到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影响,是最早应用社会符号分析方法对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的学者。(辛志英,2008)他们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将符号资源看作人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相应的历史条件下响应特定的社会、文化或经济需要而创造的意义表达系统。同时,他们将语言视为社会符号的一种,认为分析语言符号得出的结论对于其他符号模式同样适用。(胡壮麟等,2017:347)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多模态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它的核心理论的应用和扩展。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符号学主要研究如何把功能语言学理论扩展至视觉模态以及其他空间物体在内的多模态语篇的分析中。它的主要研究途径是以意义的符号特征作为基础、建立非语言模态的符号语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西方学者Kress和Van Leeuwen通过借鉴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所构建的视觉语法。在该语法中,他们将多模态意义系统分为再现、互动和构图三种,它们又分别对应语言的概念、人际和组篇意义。(李战子,陆丹云,2012)由此,本文将通过视觉语法的三种意义对电影海报这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进行解读,使读者加深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应用。
《摔跤吧!爸爸》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为生济被迫放弃自己喜爱的体育事业。但他想在世界比赛中获得金牌的愿望并未被困窘的生活所磨灭,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后代,并期望是个男孩能为他完成梦想。但命运捉弄,他有四个女儿,本以为希望就此破灭,他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潜质。为了不让女儿们良好的摔跤天赋浪费,也为不让她们和传统的印度女性一样,洗衣做饭度过一生,他和妻子再三考虑决定教两个女儿学摔跤。在严父的培养下,经过重重磨炼,女孩子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成为万千女性学习的榜样。该影片海报中的图像、色彩和文字以其富有创意的设计,向人们传递了大量有关电影的信息,吸引大批观众前来观影。为此,我们将以再现、互动和构图三种意义对其进行解读。
再现意义是指克瑞斯和勒文主要根据图像的特点分为叙事和概念两大类。叙事又可分为三种过程:行动的、反应的,以及言语和心理的。在叙事图像中,矢量是其标志,而在概念图像中不存在矢量。在图像中,当参与者被矢量连接起来时,他们被再现为相互做某件事。(李战子,2003)因此,在行动过程中,矢量的发出者是动作者,或者动作者本身是一种矢量。而在反应过程中,矢量是指图像中参与者的眼光方向。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海报中主要有五个人构成,分别是父亲,两个青年时期的女儿和两个少年时期的女儿。父亲位于最前排,后排依次站着两个青年期的女儿和两个少年期的女儿。整幅海报被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占据了大部分的位置,而父亲的人物像在海报中的位置是最显著的。这一方面表明他在整部电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即是两个女儿的主要教育者和影响者,另一方面为影片中深沉的父爱主题情感传递发挥宣传作用。海报中父亲胸前双手交叉,青年期和少年期的大女儿也是一样的动作状态,而青年期和少年期的小女儿双手插兜。从中看出,这五个人物在海报中都是动作的参与者,他们本身构成一种矢量。除此之外,他们在海报中的动作状态也是一种矢量的表现,这表明影片中的父亲是一位严厉、不服输的人,大女儿也是一个自小坚强、自信、强势的女孩,而同大女儿相比,小女儿的能力稍逊一些。在该电影海报中,五个人物的眼神都十分坚定,呈平视状态,这种目光的投射正是反应过程中矢量的体现。
互动意义指的是图像所表征的事物同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并提示观看者对所再现的事物应持的态度,要有四个要素实现这种互动意义,分别是接触、距离、视点和情态。(袁艳艳,张德禄,2012)
1.接触分析
接触指参与者和接触者通过目光交流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中的人际关系。它主要分为两类图像,分别是索取类和提供类图像。所谓索取类图像是指图像中的参与者的目光似乎在向观众索取什么东西。(李战子,2003)
在《摔跤吧!爸爸》的电影海报中,人物与观众之间产生眼神交流,尤其是父亲那犀利、不服输的眼神好像在向观众传递着一种必胜的信念。海报中的女儿们留着短头发,眼睛与观看者平视,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与自信。不难看出,图中人物向观众索取的是女性独立和自由的权利,以及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这种设计很好地拉近观众同海报中人物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同图像中的人物以及所传递出的情感态度产生共鸣,充分地调动了观看者的观影兴趣。
2.社会距离分析
在日常的交流中,社会关系通常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图像中的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亲疏关系主要通过取景框架尺寸来体现,主要有六种类型:亲近距离,只能得到脸部或头部;个人近距离,头部和肩部;个人远距离,腰部以上;社会近距离,整个人;社会远距离,整个人并包括周围空间;公共距离,至少有四到五个人的躯干。(李战子,2003)
此部电影的海报中父亲和女儿们呈现的都是全身像,所以属于公共距离。这种距离感让观众意识到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世界的其他国家,男女权利存在偏差,男女之间不平等的问题依然存在。而这部电影的上映旨在引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同时呼吁人们对女性权利和地位,以及女性解放问题的重视。这对于全球共存的男女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视点
视点指的是观看者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某物,所获得的象征权利是不同的,仰视表明有权势的是拍摄对象,俯视表明观看者存在权势,平视表示观看者和拍摄对象是平等的关系。
《摔跤吧!爸爸》电影海报中的人物都是成正面视角出现,表现出同观众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拉近海报中的人物同观看者之间的距离,使观看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海报所要表达的影视讯息,并与其所传递出的影片内容和主旨以及海报设计者的思想发生共鸣。
4.情态
克瑞斯和范罗文对于图像中情态研究主要是以感官的编码倾向为出发点,并将色彩的饱和程度作为基础分为高、中、低三类代表情态的表达。高感官情态指图像自然主义地使用了高饱和度的色彩;中感官情态指图像色彩不太饱和,“水洗”的或飘逸的水粉;低感官情态指图像只是黑白的。(李战子,2003)
电影《摔跤吧!爸爸》的海报颜色整体呈浅棕色,图像色彩是不饱和的,所以它所传递的是中感官情态。在该海报中,主要人物站在一条小巷中,一缕余晖斜射在小巷的墙上,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这种浅浅的暖色调传达出该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是既励志又温馨的。同时,海报中父亲的白颜色服装,也向观看者传递出他的严肃和严厉的人物性格。总之,海报中的色彩饱和程度很好地将整部电影的情节氛围、感情基调以及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
克瑞斯和范洛文根据功能语法的语篇意义,提出构图意义的三种资源分别是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1.信息值
信息值是通过图像中的元素所在位置实现的。任何特定的元素在图像整体元素中的角色取决于它被创作者安排的位置。
电影《摔跤吧!爸爸》的海报信息值是以上、下方的方式呈现的。图片最上方是一排小字,主要用来介绍主要演员,以及相关影视作品。这一信息特别的显著,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中间部分是海报的主要人物图像,对整部电影的主要内容起到概括作用。下方是电影名称,和上映时间,以及宣传语。同上映时间和宣传语的字号相比,电影名称的比较大,并用偏红色字体标注。整体排版设计特别醒目,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下方是最实际的信息,即电影的出品公司、主演、制片人和导演的名字。从上述内容看,这部电影海报的整体设计是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充分发挥多模态的特点为人们提供电影讯息。
2.显著性
显著性指的是图像中的元素对观看者产生吸引力的不同程度。图像元素可以通过所在的前景或者背景、呈现的相对尺寸、色调值之间的对比(或色彩)、鲜明度的差异等来实现。(李战子,2003)
在本部电影的海报中,电影人物和名称以及特殊的色调是最显著的。海报中的父亲和女儿们的人物像占据了整个海报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其中父亲站在女儿们的最前排,同观众之间的距离最近,所以是五个人物中最突出的一位。这就很好地表现出电影所反映的主题,并同电影名称做到契合。电影名称以突出的字体和字号,以及创意的排版,成为该海报中除人物之外最显著的标志,这很好地发挥了为电影宣传的目的。除上述内容外,海报中左侧墙上的阳光,也是整幅海报突出的地方。阳光的浅黄色同整个海报的浅棕色形成对比,表明本部电影剧情是既励志又温馨的。
3.取景
取景主要指的是利用框架的方式,将图像中的元素切割或连接,表明它们在某种意义上的所属性。
本部电影海报没有强烈的色调差异,主要是以浅棕色为主,其中阳光照射的地方呈现浅黄色。这体现出该部作品既是一部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励志电影,同时也是一部表达浓浓父爱的影片。此外,该海报中父亲的白色衣服与女儿的衣服颜色形成对比,这样更加烘托出他严肃、严厉的性格特点。
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并将多模态作为视角,以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再现、互动和构图三种意义对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中文海报进行解析。这样做旨在帮助读者从语言学角度更好地理解电影海报所传递出的影视信息,并且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识读和理论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