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丛然
(河北向宸机电设备贸易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现代服务业中,商贸流通业属于最关键的构成内容,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直观地体现出来。商品贸易则是以商品为关键对象开展的一系列买卖交易活动。对这项交易活动进行分析,还有许多种类的交易模式,如拍卖、批发、零售等。商品贸易主要促进消费与生产的联系与沟通,生产活动越来越丰富,可以从一个交易主体变化为另一个交易主体。完成了正常的交易后,会产生流通的成本。就实际情况分析,流通成本属于商品贸易的关键构成部分,甚至高出企业的成本总支出。所以,企业需要对流通成本进行把控,并且投入适当的资金,优化管理体制,以尽快适应经济改革与升级的市场环境。
产品从生产企业到另一个企业,可以加快流通速度,还可以形成商贸关系。这两个企业是上下游关系,分别负责销售和采购。产品从A企业转入B企业,需要采用物流运输的形式。A、B两个企业都有物流配送体系,存在运输成本、装卸成本。而生产企业比较复杂,大都包括销售部门、物流部门、采购部门等。许多企业都不会参与全部流程,所以对外服务应运而生,主要由流通企业提供帮助[1]。若做好了物流、销售、仓储等外包工作,企业要开展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层面的工作,就可以将流通部分交给流通外包企业。如果两个企业都采用这种方式开展运营活动,流通成本则相对较为简单。商贸流通成本主要就是A企业的外销外包成本、B企业的采购部分外包成本。所以,流通成本不仅包括货物出库前的仓储成本,而且包括货物进入后的仓储成本、促销成本。若没有开展外包业务,则需要执行外包出去的职能,外包出去的成本也是两者的商贸流通成本。由此得知,流通成本的仓储费用、销售费用关系较为复杂,流通成本由不同的部分构成,涉及仓储环节、销售环节、采购环节等。
生产企业以及中间商交易固定,所以在市场开发以后,可以与中间商建立相应的利益关系。不管是终端零售商还是一级中间商,关系都是一致的。企业主要负责生产产品,中间商则负责进行产品销售,这是一种良好的贸易关系。在此过程中,企业贸易成本更加稳定,并且以中间商代理的方式运营。结合企业的交易,企业与中间商的交易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企业可以将运输、配送、采购等部分外包出去,也可以自己开展活动。不管企业如何选择,在销售、采购、运输阶段,都存在一定的成本。而中间商不是自己生产产品,成本构成相对简单,没有体现在流通成本层面。流通成本仅仅包括产品输出、中间商产品、进入库存阶段的成本[2]。由此不难得知,产品运输、装卸、配送阶段的产品损耗都能成为流通成本,企业还有中间商,也可能蒙受库存导致的经济损失,但该成本不属于流通成本。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库存损失是广告宣传能力不足、销售策略不当等导致的,即使货物在中间商处存在滞销变质的情况,滞销的原因也不是市场饱和,而是受到了市场需求变化、销售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间商及消费者实现产品价值与实际使用价值的转换会产生流通成本。若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不需要配送,那么中间商与消费者现场交易,因此流通成本可能是现场交易产生的销售费用。在某些情况下,虽然采用现场交易的方式,但产品可能无法随身带走,并且需要采用专业的方式安装,所以会产生其他的交易成本。对于这一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中间商配送并安装的全部成本,还包括人工耗费、物资使用成本等[3]。如果消费者不是采用现场购买的方式,而是利用电话、网络与中间商交易,由中间商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就会产生物流配送费用、销售费用等,这些都属于流通成本。
采用直销模式的企业比较少,但是也存在。生产企业不管是开专营店,还是采用上门销售、网络销售等销售方式,与消费者达成交易,都会产生流通成本。如果采用人员直销的方式,那么运输配送费用、安装费用等都属于流通成本。如果企业设立了中间销售渠道,自己组织中间商开展销售活动,那么从消费者到企业销售渠道产生的成本都在流通成本范围当中。而生产企业向销售渠道配送货物,再将货物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所产生的成本,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费用。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控制流通成本对改善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内部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笔者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商贸流通企业成本优化路径,旨在为企业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更加关注做好生产成本控制工作,忽视了对流通成本的管控。大部分企业认为去掉流通环节,就不会产生更多的流通成本。但实际上,产品进入消费市场以后,不得不进入流通环节,所以只能降低流通成本,无法彻底消除流通成本。在降低流通成本的时候,企业不能直接考虑流通成本,而是要对产品价值链进行分析,需要科学化制定上下游企业、消费者的产品供应模式,并且细化运营流程,形成稳定的合作体系,不断优化供应链,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成本,同时达到服务预期。
21世纪初期,我国引入了外包服务,部分企业顺利开展了外包业务。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整体发展水平具有滞后性的特点,究其根本,是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外包意识,第三方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水平有待提升,与市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所以,要想促进外包服务的发展,就需要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政策,加快外包服务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要发挥自身的集中优势,将重心放在核心业务层面上,践行外包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物流费用属于流通成本的关键构成部分,会对整体的流通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统计局数据可知,在行业总成本中,物流成本占比大约为20%,与发达国家相比,高出了大约八九个百分点,部分物流成本产品的销售价格占比也超过了50%。物流产业属于关键的发展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可以显著提升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十三五”规划关注如何提升信息服务水平,解决我国传统物流设施建设的问题,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流通成本的支出[5]。
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与研究者都意识到了管控流通成本的重要意义,但是还存在缺乏实践研究的情况,存在不清楚流通成本概念的情况。基于此,企业需要结合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规律,开展实践探究的工作,探索出全新的流通模式,并且贯彻先进的理论。通过做好商贸流通成本的研究工作,提升相关人员对流通成本的认知,消除无效的环节,并且减少整体成本投入。
在经济环境持续变化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业逐渐成为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发挥着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效用。如果企业仍然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成本优势,就无法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不断完善流通产业结构,注重发展流通环节外包服务,以此促进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整体的流通效率。